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81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反应罐、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及光催化装置,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包括多个网板、多个布气管、微电解填料、多个阴电极及一阳电极,光催化装置设置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光触媒材料层、第一紫外灯、第二光触媒材料层及第二紫外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利用微电解过程、电极的氧化还原过程、芬顿反应及光催化氧化反应之间存在的耦合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现现有一般工艺难以达到的降解效果,在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也优化了处理设备结构,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室经常产生污染环境的废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各大城市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的化学科研实验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从实验室中排放的实验室废水也相应增多,实验室废水的水质相当复杂,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之一。现有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其处理废水的效果较差,并且实验室废水通常都含有毒性和稳定性较强的污染物,对于这样的废水难以用单一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开发一款能够实现高效处理、净化实验室废水的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反应罐、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及光催化装置,反应罐上设有废水进水管及废水出水管,一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将反应罐内的空腔分隔成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内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第一反应室分隔为阴极室和阳极室,第二隔板密集开设多个通孔,第二隔板朝向阳极室的一侧贴设有隔膜,隔膜用于供离子穿透并分隔电解产生的气体;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包括设于阴极室内的多个网板、多个布气管、微电解填料和多个阴电极以及设于阳极室内的一阳电极,所述多个网板相互间隔,且网板的外边缘与反应罐内壁及第二隔板连接,微电解填料从上到下分为多层布置在阴极室内,每个网板上方对应设有一层微电解填料及一个阴电极,每个阴电极对应埋入一层微电解填料内,每个网板下方对应设有一个布气管,布气管上设有用于排气的布气孔;光催化装置设置在第二反应室内,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环形第三隔板、环形第一光触媒材料层、环形第一紫外灯、环形第四隔板、环形第二光触媒材料层及环形第二紫外灯。
[0005]优选地,所述废水进水管位于反应罐顶部,废水出水管位于反应罐底部中央,第一隔板底部靠近反应罐内壁处设有一排水管。
[0006]优选地,所述排水管及废水出水管上均设有由PLC控制的电磁阀。
[0007]优选地,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均为板状,阳电极使用钛基金属氧化物电极,阴电极使用石墨毡电极。
[0008]优选地,所述布气管通过气管与位于反应罐外侧的鼓风机相连接。
[0009]优选地,每个网板密集开设多个通孔,网板上的通孔直径小于微电解填料颗粒的大小,微电解填料为铁碳填料。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光触媒材料层和第二光触媒材料层均为固载TiO
2 光催化剂的不锈钢丝网层,第三隔板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第四隔板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孔。
[0011]本技术提供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利用微电解过程、电极的氧化还原过程、芬顿反应及光催化氧化反应之间存在的耦合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现现有一般工艺难以达到的降解效果,在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也优化了处理设备结构,减小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0015]图中:10、反应罐;11、废水进水管;12、废水出水管;13、第一隔板;14、第一反应室;141、第二隔板;142、阴极室;143、阳极室;144、隔膜;15、第二反应室;16、排水管;21、网板;22、布气管;221、布气孔;222、鼓风机;23、微电解填料;24、阴电极;25、阳电极;26、电源一;31、第三隔板;311、第一过水孔;32、第一光触媒材料层;33、第一紫外灯;34、第四隔板;341、第二过水孔;35、第二光触媒材料层;36、第二紫外灯;37、电源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反应罐10、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及光催化装置。
[0019]反应罐10上设有废水进水管11及废水出水管12,废水进水管11位于反应罐10顶部,废水出水管12位于反应罐10底部中央,一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13将反应罐10内的空腔分隔成第一反应室14和第二反应室15。第一反应室14内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141,第二隔板141将第一反应室14分隔为阴极室142和阳极室143。第二隔板141密集开设多个通孔,使废水能够穿过第二隔板141,第二隔板141朝向阳极室143的一侧贴设有隔膜144,隔膜144用于供离子穿透并分隔电解产生的气体,该隔膜144采用含有优异化学耐性的聚偏氟乙
烯(PolyVinylidene DiFuoride:PVDF)与氧化钛的多孔质隔膜。第一隔板13底部靠近反应罐10内壁处设有一排水管16,第一反应室14内经净化的废水从排水管16流出进入第二反应室15。排水管16及废水出水管12上均设有由PLC控制的电磁阀。
[0020]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包括设于阴极室142内的多个网板21、多个布气管22、微电解填料23和多个阴电极24以及设于阳极室143内的一阳电极25,多个阴电极24及阳电极25通过导线与电源一26连接。阳电极25和阴电极24均为板状,阳电极25使用钛基金属氧化物电极,阴电极24使用石墨毡电极。
[0021]所述多个网板21相互间隔,且网板21的外边缘与反应罐10内壁及第二隔板141连接。微电解填料23从上到下分为多层布置在阴极室142内,每个网板21上方对应设有一层微电解填料23及一个阴电极24,每个阴电极24对应埋入一层微电解填料23内,每个网板21下方对应设有一个布气管22,布气管22上设有用于排气的布气孔221,布气管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及光催化装置,反应罐上设有废水进水管及废水出水管,一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将反应罐内的空腔分隔成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内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第一反应室分隔为阴极室和阳极室,第二隔板密集开设多个通孔,第二隔板朝向阳极室的一侧贴设有隔膜;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包括设于阴极室内的多个网板、多个布气管、微电解填料和多个阴电极以及设于阳极室内的一阳电极,所述网板相互间隔,且网板的外边缘与反应罐内壁及第二隔板连接,微电解填料从上到下分为多层布置在阴极室内,每个网板上方对应设有一层微电解填料及一个阴电极,每个阴电极对应埋入一层微电解填料内,每个网板下方对应设有一个布气管,布气管上设有用于排气的布气孔;光催化装置设置在第二反应室内,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环形第三隔板、环形第一光触媒材料层、环形第一紫外灯、环形第四隔板、环形第二光触媒材料层及环形第二紫外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化学及微电解耦合装置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利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