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悬挂式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悬挂式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对于新能源的重视,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必将成为趋势,现阶段由于电池容量普遍不高,因此停车场内必然会有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存在,尤其在住宅小区、商场地下或立体车库,以及各种智能车库中有大量应用。而现阶段充电桩存在着占地面积、便利程度、易进水、数量有限等多方面缺陷,以至于现有充电桩难以满足现阶段电动汽车激增的充电需求,所以一种新型的充电桩是市场与消费者不可或缺的。
[0003]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地面的充电装置,本专利技术确保占用最少可利用面积的情况下进而实现用户对电动车的充电操作,所设计充电装置能够移动,确保车库中任何位置的电动汽车都能够充电,同时装置的传动部分采用可定制模块化设计,能够根据车库大小和需要充电汽车的台数适时调整装置的尺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悬挂式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桩,包括X向铝型材(4)和Y向铝型材(5),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铝型材(4)和Y向铝型材(5)的上表面均设固定连接有螺钉I(2)和承载柱(1),所述承载柱(1)上设置有螺纹孔(3),所述Y向铝型材(5)的外侧面通过螺钉II(6)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Y向铝型材(5)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固定架(9),所述电机固定架(9)上固定安装有电机I(10)和电机固定架盖板(8),所述X向铝型材(4)的内表面通过螺钉III(29)和螺钉IV(30)固定连接有Y向光轴(12),所述Y向光轴(1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Y向滑块(11),所述Y向滑块(11)通过X向光轴(15)连接有X向滑块(16),所述X向滑块(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外壳(31),所述电机I(10)通过皮带轮分别连接有皮带I(13)和皮带II(14);所述箱体外壳(3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II(17)、电机上齿轮(18)、转向齿轮(19)、线材(20)、轴(21)、轴承架(22)、电路板I(23)、电路板II(24)、电路板III(25)、主控终端(26)和电源开关(27),所述电机II(17)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外壳(31)内部的右侧,所述电机上齿轮(18)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II(17)的输出端,所述转向齿轮(19)啮合在所述电机上齿轮(18)的左侧,所述轴承架(22)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外壳(31)的内部,所述轴(21)活动连接在所述轴承架(22)的内环处,所述线材(20)环绕在所述轴(21)的外表面,所述电路板I(23)、电路板II(24)和电路板III(25)从左向右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梓萌,夏卓旭,梁小明,柏朗,吴神丽,刘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