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70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包括起爆药柱,以及炸药装药机构,所述炸药装药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至少两根靶线,两根所述靶线的一端均径向穿透管体,并固定于管体上,另一端均置于管体外侧并延伸至炮孔外与爆速测试仪相连接;所述管体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炸药装药机构安装于炮孔内,炮孔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起爆药柱通过导爆管延伸至炮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直接利用爆破现场的炮孔进行爆速测定,真实的反映了混装炸药爆速测定,从而提高了爆速测定的真实和准确性。提高了爆速测定的真实和准确性。提高了爆速测定的真实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炸药爆速测定
,尤其涉及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炸药的爆速是衡量炸药爆炸性能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爆速对于指导炸药的科学研究,对高质量生产和合理使用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定爆速的方法有多种,按其原理可分为导爆索法、电测法和高速摄影法三大类。
[0003]其中以电测法的应用最为广泛;电测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设置靶距为 L,利用爆速仪测得炸药爆炸后爆轰波阵面从靶Ⅰ到靶II的时间为

t,则炸药爆速为:L/

t。
[0004]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炸药爆速测定中,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外界环境约束等要求比较高,需要专门的试验场地,模拟的真实性较差,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2)每次爆破单独进行,所需的人员、设备和时间消耗较多;而且获取的爆速数据单一、不稳定,爆速测定值存在较大的误差;3)、炸药装药机构放入炮孔内安装,不便操作容易倾斜,也不能精准的放入炮孔内的预设深度,影响爆速测定值;以及往安装好炸药装药机构的炮孔内注入待测混装炸药时,炸药装药机构容易倾斜、发生位移,影响爆速测定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包括起爆药柱,以及炸药装药机构,所述炸药装药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至少两根靶线,两根所述靶线的一端均径向穿透管体,并固定于管体上,另一端均置于管体外侧并延伸至炮孔外与爆速测试仪相连接;所述管体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炸药装药机构安装于炮孔内,炮孔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起爆药柱通过导爆管延伸至炮孔外。
[0008]所述管体上径向开设有用于安装靶线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包括,距离管体一端100mm和500mm处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靶线包括,安装于第一穿孔内的第一靶线,和安装于第二穿孔内的第二靶线,位于穿线孔内的所述第一靶线和第二靶线均与管体的轴线垂直,位于管体外侧的第一靶线和第二靶线均与管体的轴线平行。
[0009]所述靶线为漆包圆铜线。
[0010]所述管体为PVC塑料管。
[0011]所述起爆药柱位于炮孔的底部,通过导爆管延伸至炮孔外。
[0012]所述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设置有三组,分别安装于三个炮孔内;三组所述起爆药柱均安装于炸药装药机构的管体内底部,且所述起爆药柱通过导爆管与炮孔外的起爆点并联,所述靶线均位于起爆药柱的上方,三组所述靶线均与多段爆速仪相连接。
[0013]所述炸药装药机构,还包括支撑限位件;所述支撑限位件包括,套接于管体外壁的支撑框架、与支撑框架连接并向炮孔端口延伸的第一连杆,以及与支撑框架连接并向炮孔底部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支撑框架与炮孔内壁相配合。
[0014]所述支撑框架的上下两个边框中部均设置有与管体相匹配的环状安装套。
[0015]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刻度值。
[001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可直接利用爆破现场的炮孔进行爆速测定,真实的反映了混装炸药爆速测定,从而提高了爆速测定的真实和准确性,而且炸药爆破测定场地选取方便,操作简单;采用三组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分别安装于三个炮孔内,通过多段爆速仪采集靶位信号,从而一次测定现场混装炸药的多组爆速数据,提高了爆速测定值的稳定性,大大地降低了测定值的误差,克服了爆破工程起爆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人员操作带来的测试误差,能够最真实反映混装炸药的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作时长,提高了测定爆速的工作效率;通过支撑限位件与炮孔内壁相配合,对炸药装药机构进行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限位,克服了炸药装药机构容易倾斜,发生位移的问题,从而确保炸药装药机构竖直、精准的放入炮孔的预设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爆速测定精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是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是本技术装置中炸药装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支撑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起爆药柱;2—炸药装药机构;3—靶线;4—导爆管;5—混合炸药;6—石粉填塞物;7—起爆点;8—炮孔;9—多段爆速仪;2

1—管体; 2

2—支撑限位件;3

1—第一靶线;3

2—第二靶线;2
‑2‑
1—支撑框架; 2
‑2‑
2—第一连杆;2
‑2‑
3—第二连杆;2
‑2‑
4—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包括起爆药柱1,以及炸药装药机构2,所述炸药装药机构2,包括管体2

1,所述管体2

1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至少两根靶线3,两根所述靶线3的一端均径向穿透管体2

1,并固定于管体2

1上,另一端均置于管体2

1外侧并延伸至炮孔8外与爆速测试仪相连接;所述管体2

1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且两端封闭;所述炸药装药机构2安装于炮孔8内,炮孔8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起爆药柱1通过导爆管4延伸至炮孔8外,用于引燃起爆待测混合炸药。
[0025]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2

1上径向开设有穿孔,作为安装靶线3的穿线
孔;所述穿孔设置有两个,并且以上下位置布置于管体2

1上;具体的,距离管体2

1一端的100mm和500mm处,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
[0026]具体的,所述靶线3包括,安装于第一穿孔内的第一靶线3

1,以及安装于第二穿孔内的第二靶线3

2,位于穿线孔内的所述第一靶线3

1和第二靶线3

2均与管体2

1的轴线垂直;位于管体2

1外侧的第一靶线3

1和第二靶线3

2均与管体2

1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靶线3

1的一端穿过第一穿孔,并且通过胶布固定在管体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爆药柱(1),以及炸药装药机构(2),所述炸药装药机构(2)包括管体(2

1),所述管体(2

1)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至少两根靶线(3),两根所述靶线(3)的一端均径向穿透管体(2

1),并固定于管体(2

1)上,另一端均置于管体(2

1)外侧并延伸至炮孔(8)外与爆速测试仪相连接;所述管体(2

1)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炸药装药机构(2)安装于炮孔(8)内,炮孔(8)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起爆药柱(1)通过导爆管(4)延伸至炮孔(8)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

1)上径向开设有用于安装靶线(3)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包括,距离管体(2

1)一端100mm和500mm处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靶线(3)包括,安装于第一穿孔内的第一靶线(3

1),和安装于第二穿孔内的第二靶线(3

2),位于穿线孔内的所述第一靶线(3

1)和第二靶线(3

2)均与管体(2

1)的轴线垂直,位于管体(2

1)外侧的第一靶线(3

1)和第二靶线(3

2)均与管体(2

1)的轴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线(3)为漆包圆铜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奎白龙李军边旭来邹见宾贺军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