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843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包括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云端APP以及云端系统,所述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与所述云端APP信号连接,所述云端APP与所述云端系统网络连接;其中,所述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扬声放大器模块以及远隔缺血训练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互联网+”控制、精确测量阻断压力及个性化处方制定,同时小巧,携带操作方便,通过云端APP进行整体调控,可实时监测使用者的训练状态,随时记录训练数据,且能及时发现训练中的安全隐患,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同时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心血管疾病损害。心血管疾病损害。心血管疾病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模式下的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我国人群首要死因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持续上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作为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期减少心梗面积、保留心室功能、改善临床结局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患者通过PCI再灌注后可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且PCI治疗后患者仍然可能存在慢性血管病变,因此PCI术后患者仍有再发心梗或死亡的风险。远隔缺血适应训练作为一种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训练方式,通过在肢体进行短暂、反复、无创的缺血性训练,可促进血液中活性物质(缓激肽、腺苷、一氧化氮)的产生,增加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减轻随后较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损伤,同时通过促进心脏侧支血管循环的形成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再灌注损伤,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再发率、死亡率。
[0003]目前已有的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是通过袖带对上肢进行加压实现缺血训练,所应用的加压袖带需通过连接管路与加压主机进行连接后使用,且加压主机多较笨重,因此整个装置无法实现便携。连接管路具有束缚性,增加操作及穿戴的复杂性。训练操作过程中需对主机进行加压压力值、训练次数、训练持续时间等参数进行设置,步骤较繁琐,整体的用户体验较差。训练数据后续无法追踪,且无法实现训练的安全性监测,医生无法随时查看患者训练数据及依从性,无法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训练处方。此外,目前的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主要是通过人为设置加压压力至某一具体数值进行训练,仪器启动后压力数值无法更改,固定压力下的远隔缺血训练可能由于加压数值偏低导致血管夹闭不彻底,从而无法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而加压数值偏高时患者无法耐受高压力下的训练,不利于训练的长期执行,阻碍该治疗的广泛应用。
[0004]因此,一款实现精准加压与个性化训练模式一体的全疾病周期远隔缺血训练装置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包括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云端APP以及云端系统,所述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与所述云端APP信号连接,所述云端APP与所述云端系统网络连接;其中,所述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扬声放大器模块以及远隔缺血训练装置。
[0007]优选地,所述扬声放大器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的脉冲感受模块和噪音放大模块。
[0008]优选地,所述远隔缺血训练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血压测量模块、电源
模块、蓝牙交互模块、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血压测量模块、所述蓝牙交互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测量模块包括气泵、压力传感器、充气阀、泄气阀、三通头以及气囊袖带;所述气囊袖带的进出气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所述充气阀、所述泄气阀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充气阀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囊袖带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反面以及所述第二端的正面分别设置配套粘贴的粗粘贴面。
[0010]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后端电性连接有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调节。
[0011]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后端还设置有滤波电路。
[0012]优选地,所述远隔缺血训练装置还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上设置卡槽,所述第一端的正面上对应设置卡扣,所述卡扣卡装在所述卡槽内;所述下盖上设置充气口,所述气囊袖带的进出气口语所述充气口相对连接,所述充气口通过三通头分别连接所述充气阀、所述泄气阀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
[0013]优选地,所述蓝牙交互模块为主控电路,其上设置有蓝牙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同时还设置有RF天线。
[0014]优选地,所述云端APP搭载在移动终端上,并通过移动终端上的蓝牙芯片与所述蓝牙交互模块实现蓝牙连接;所述云端APP具有同步显示血压测量数据及实时训练数据以及训练时的血压及心率预警的训练状态模块,还具有云服务模块,所述云服务模块包括日常预警评估模块、用药指导模块以及医患沟通模块。
[0015]优选地,所述云端系统包括个性化训练处方制定模块。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主机与袖带一体化连接,通过云端APP及云端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并使用内置的扬声放大器精确测量血流阻断时的压力,并将此压力反馈给云端APP及系统,云端APP及系统接收信号后发出命令,训练仪以此压力进行训练,同时临床医生通过云端系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处方,并将此处方反馈至云端APP,患者可采用此处方进行个性化训练,实现全疾病周期的康复训练;云端系统可发送随访提醒给患者,提醒患者定期门诊复查,临床医生还可通过云端系统与患者实现简单的交流,及时解决患者的相关问题,实现真正的远程居家康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的主机爆炸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内部电路板原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缺血控制原理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血压测量原理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云端APP、云端系统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3]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包括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云端APP以及云端系统,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与云端APP信号连接,云端APP与云端系统网络连接;其中,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扬声放大器模块以及远隔缺血训练装置。
[0024]优选地,扬声放大器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的脉冲感受模块和噪音放大模块。脉冲感受模块可用于感受加压时血流的充盈情况,当血流通过时会出现持续的波形变化,加压压力达到某一数值阻断血流时,脉冲感受器可感受到波形的变化,并记录此时的压力,同时上传至云端APP及云端系统。噪音放大模块可将脉冲感受器感受到的波形变化通过扬声器放大,并将此信号通过训练仪内置蓝牙芯片上传至云端APP及云端系统。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扬声放大器模块通过脉冲感受模块及噪音放大模块精确记录血流阻断时的压力并将此压力进行放大,同时上传至云端系统,后台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后反馈于训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云端APP以及云端系统,所述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与所述云端APP信号连接,所述云端APP与所述云端系统网络连接;其中,所述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扬声放大器模块以及远隔缺血训练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放大器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的脉冲感受模块和噪音放大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隔缺血训练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血压测量模块、电源模块、蓝牙交互模块、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血压测量模块、所述蓝牙交互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包括气泵、压力传感器、充气阀、泄气阀、三通头以及气囊袖带;所述气囊袖带的进出气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所述充气阀、所述泄气阀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充气阀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囊袖带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反面以及所述第二端的正面分别设置配套粘贴的粗粘贴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周期个性化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郑瑜张心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