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38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8
本申请公开一种除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行进机构,机器人本体具有紫外灯组件、吸尘组件和若干个阻挡部:行进机构用于驱动、引导机器人本体移动;行进机构具有至少一对行进轮,至少一对行进轮能够被驱动旋转地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各个行进轮包括在轴线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对轮体以及位于一对轮体之间的环形凹槽;阻挡部插入到行进轮的环形凹槽中,阻挡部与环形凹槽的槽壁面之间具有一间隙。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插入行进轮的环形凹槽中的阻挡部,使阻挡部与环形凹槽形成对插结构,减小机器人本体与行进轮之间的距离,并对随行进轮移动的织物有推挤作用,有效减少织物卷入行进轮的概率。进轮的概率。进轮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螨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表面清洁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除螨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1 世纪过敏性疾病将成为人类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是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众多过敏原中,螨虫过敏原是最普遍、危害最大的一种,是引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皮炎以及过敏性结膜炎的罪魁祸首。因此,室内除螨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除螨仪的消费需求日趋增加。
[0003]目前市面上清理床面的带轮子清洁设备,在行进过程中往往会将被单卷入行进的轮子中,从而阻断设备前进,特别是自动智能床上清洁设备,一旦卡住会使清洁设备停止工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清洁需求,并且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清洁设备在软表面行进时织物易卡入轮子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螨机器人,包括具有紫外灯组件和吸尘组件的机器人本体,所述的除螨机器人还包括:
[0006]行进机构,用于驱动、引导所述机器人本体移动;所述行进机构具有至少一对行进轮,所述至少一对行进轮能够被驱动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各个所述的行进轮包括在轴线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对轮体以及位于所述一对轮体之间的环形凹槽;和
[0007]若干个阻挡部,设置在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所述阻挡部插入到所述行进轮的环形凹槽中,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面之间具有一间隙。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行进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至少一对行进轮的前侧,所述万向轮被配置为配合所述至少一对行进轮支撑所述机器人本体,以使得所述机器人本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各个所述轮体的外周边部包括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凸起,所述一对轮体上的多个凸起在位于垂直于所述轴线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在圆周方向上相互交错布置。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机器人本体包括一壳体,所述的阻挡部与所述的壳体形成为一体件。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壳体包括一底面,所述的阻挡部与所述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吸尘组件包括吸嘴、集尘盒以及抽吸电机,所述的吸嘴相对于所述的底面向下方凸出。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示吸尘组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的底面上的
若干个洁净空气排出口,所述的洁净空气排出口与所述抽吸电机相连通。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紫外灯组件位于所述吸嘴的前侧,所述的吸嘴位于所述至少一对行进轮的前方。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间隙为1~3mm。
[0016]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申请通过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插入行进轮的环形凹槽中的阻挡部,使阻挡部与环形凹槽形成对插结构,减小机器人本体与行进轮之间的距离,并对随行进轮移动的织物有推挤作用,有效减少织物卷入行进轮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的主视图;
[0019]图2为图1的B

B截面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1]图4为图3中行进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的仰视图;
[0023]图6为图5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详细说明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然而,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6]此外,本申请中,诸如“在
……
下”、“下”、“上”、“在
……
上”、“前”、“后”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其它)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
[0027]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0028]如图1~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除螨机器人,该除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00和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00底部的行进机构200,行进机构200用于驱动和引导机器人本体100移动。
[0029]如图1~3所示,机器人本体100包括壳体11、紫外灯组件6和吸尘组件9。紫外灯组件6和吸尘组件9均设置在壳体11上;壳体11包括一底面111,底面11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光口1110。
[0030]紫外灯组件6包括用于放射杀菌紫外线的紫外灯,紫外灯安装在出光口1110处,紫
外灯发射的紫外光透过出光口1110向壳体11的下侧照射。
[0031]吸尘组件9包括设置在壳体11上集尘盒91、抽吸电机92、连接集尘盒91的吸嘴93以及洁净空气排出口94;吸嘴93相对于底面111向下凸出,且位于紫外灯组件6的后侧,吸嘴93还包括面向待清洁面的含尘空气入口930;洁净空气排出口94开设在壳体11的底面111上,且靠近含尘空气入口930,含尘空气入口930、集尘盒91、抽吸电机92以及洁净空气排出口94依次流体连通。
[0032]抽吸电机92产生的洁净空气从洁净空气排出口94吹向待清洁面,含尘空气入口930周围的灰尘被从洁净空气排出口94吹出的空气吹起,从含尘空气入口930被抽吸电机92吸入集尘盒91内,集尘盒91上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将含尘空气中的灰尘阻拦在集尘盒91内,过滤后的洁净空气被抽吸电机92抽走,再从洁净空气排出口94吹出,形成风力循环。
[0033]如图3、4所示,行进机构200包括设置在壳体11底部的一对行进轮3和一对万向轮2,一对万向轮2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对行进轮3之间的距离,一对万向轮2位于一对行进轮3的前方,一对行进轮3位于吸嘴93的后方。
[0034]如图4、5所示,一对行进轮3通过驱动马达(图中未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螨机器人,包括具有紫外灯组件(6)和吸尘组件(9)的机器人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螨机器人还包括:行进机构(200),用于驱动、引导所述机器人本体(100)移动;所述行进机构(200)具有至少一对行进轮(3),所述至少一对行进轮(3)能够被驱动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00)的底部,各个所述的行进轮(3)包括在轴线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对轮体(31)以及位于所述一对轮体(31)之间的环形凹槽(30);和若干个阻挡部(5),设置在所述的机器人本体(100)上,所述阻挡部(5)插入到所述行进轮(3)的环形凹槽(30)中,所述阻挡部(5)与所述环形凹槽(30)的槽壁面之间具有一间隙(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进机构(200)还包括至少一个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位于所述至少一对行进轮(3)的前侧,所述万向轮(2)被配置为配合所述至少一对行进轮(3)支撑所述机器人本体(100),以使得所述机器人本体(100)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轮体(31)的外周边部包括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凸起(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