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的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802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的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兼营船池;所述兼营船池包括若干兼营船;S2.判断兼营船池中的兼营船是否在设定的时间t内执行过外贸,若是,则所述兼营船为外贸活跃船,并进入步骤S3;若否,则所述兼营船为外贸不活跃船;S3.判断所述兼营船当前是否执行外贸,若是,则所述兼营船为现执行外贸船,并进入步骤S4;若否,则所述兼营船为现执行内贸船;S4.确定所述兼营船的出发港以及目的港;其中,所述出发港包括出发港国内以及出发港国外,所述目的港包括目的港国内以及目的港国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识别船舶的内外贸活跃度,为船舶市场的运力以及运价预测提供决策支持。持。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的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信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的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是一种原先应用于船和岸、船和船之间的海事安全与通信的助航系统,在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等海事服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AIS所积累的巨量数据信息反映了全球海上船舶的实时动态,是一种可用于分析港航管理问题的宝贵的大数据资源。这些巨量数据除了用于船舶避碰外,也可以通过挖掘和处理数据等技术将其应用于港航管理领域进行分析和决策,并且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如:港口运营管理、船舶运营管理、船队动态监控、海事管理等多方面。
[0003]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干散货运输市场行情的预判普遍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没有充分利用船舶AIS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有效地分析干散货兼营船舶内外贸的活跃度,更无法对兼营船内外贸的运力进行准确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船舶的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船舶的内外贸活跃度,为船舶市场的运力以及运价预测提供决策支持。
[0005]本专利技术的船舶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构建兼营船池;所述兼营船池包括若干兼营船;
[0007]S2.判断兼营船池中的兼营船是否在设定的时间t内执行过外贸,若是,则所述兼营船为外贸活跃船,并进入步骤S3;若否,则所述兼营船为外贸不活跃船;
[0008]S3.判断所述兼营船当前是否执行外贸,若是,则所述兼营船为现执行外贸船,并进入步骤S4;若否,则所述兼营船为现执行内贸船;
[0009]S4.确定所述兼营船的出发港以及目的港;其中,所述出发港包括出发港国内以及出发港国外,所述目的港包括目的港国内以及目的港国外。
[0010]进一步,构建兼营船池,具体包括:
[0011]S11.判断船舶在设定的时间t1内是否同时存在国内外运营记录,若是,则所述船舶为兼营船,并进入步骤S12;若否,则所述船舶不为兼营船;
[0012]S12.重复步骤S11,筛选出若干兼营船,并将若干兼营船进行汇总,形成兼营船池。
[0013]进一步,所述时间t取值为180天。
[0014]进一步,判断兼营船池中的兼营船是否在设定的时间t内执行过外贸,具体包括:若所述兼营船在设定的时间t内挂靠过国外港,则所述兼营船执行过外贸,否则,所述兼营船没有执行过外贸。
[0015]进一步,判断所述兼营船当前是否执行外贸,具体包括:若所述兼营船当前的出发港和/或目的港为国外,则所述兼营船当前执行外贸,否则,所述兼营船当前不执行外贸。
[0016]进一步,确定所述兼营船的出发港以及目的港,具体包括:
[0017]判断所述兼营船的出发港是否为国内,若是,则兼营船属于出发港国内;若否,则兼营船属于出发港国外;
[0018]判断所述兼营船的目的港是否为国内,若是,则兼营船属于目的港国内;若否,则兼营船属于目的港国外。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船舶的识别方法,通过构建兼营船船舶池,并通过对兼营船的内外贸活跃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进而为市场运力及运价预测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原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展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
[0024]本专利技术的船舶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S1.构建兼营船池;所述兼营船池包括若干兼营船;本实施例中,所述兼营船为干散货兼营船;
[0026]S2.判断兼营船池中的兼营船是否在设定的时间t内执行过外贸,若是,则所述兼营船为外贸活跃船,并进入步骤S3;若否,则所述兼营船为外贸不活跃船;
[0027]S3.判断所述兼营船当前是否执行外贸,若是,则所述兼营船为现执行外贸船,并进入步骤S4;若否,则所述兼营船为现执行内贸船;
[0028]S4.确定所述兼营船的出发港以及目的港;其中,所述出发港包括出发港国内以及出发港国外,所述目的港包括目的港国内以及目的港国外。
[0029]目前对于兼营干散货船的识别和动态分析基本为空白状态,本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满足船东、货主、货代等用户对干散货市场运力和运价预判的实际需求,能够有效地填补空白,并且所用数据为实时的船舶动态与预抵数据,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分析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0030]本实施例中,利用一段时间内所有中国籍干散货船舶的抵离港动态,根据挂靠国家是否同时存在国内外的情况来判断船舶是否为兼营船,并将兼营船加入兼营船池中。构建兼营船池,具体包括:
[0031]S11.实时接收中国沿海干散货船舶的AIS信息,利用船舶及港口资料进行大数据实时处理,分析出船舶的动态(航行、锚泊、靠泊、修理等)、装卸货、以及空满载等船舶数据信息;对所述船舶数据信息进行清洗,去除无用的干扰数据;
[0032]基于清洗后的船舶数据信息,判断船舶在设定的时间t1内是否同时存在国内外运营记录,若是,则所述船舶为兼营船,并进入步骤S12;若否,则所述船舶不为兼营船;所述时间t1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取值为2年或1年等;
[0033]S12.重复步骤S11,筛选出若干兼营船,并将若干兼营船进行汇总,形成兼营船池。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时间t取值为180天。
[0035]本实施例中,判断兼营船池中的兼营船是否在设定的时间t内执行过外贸,具体包括:若所述兼营船在设定的时间t内挂靠过国外港,则所述兼营船执行过外贸,否则,所述兼营船没有执行过外贸。
[0036]本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兼营船当前是否执行外贸,具体包括:若所述兼营船当前的出发港和/或目的港为国外,则所述兼营船当前执行外贸,否则,所述兼营船当前不执行外贸。
[0037]本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兼营船的出发港以及目的港,具体包括:
[0038]判断所述兼营船的出发港是否为国内,若是,则兼营船属于出发港国内;若否,则兼营船属于出发港国外;
[0039]判断所述兼营船的目的港是否为国内,若是,则兼营船属于目的港国内;若否,则兼营船属于目的港国外。
[0040]为了能更好地阐述本专利技术,可设计展示系统来进行说明:
[0041]如图2所示,所述展示系统包括若干分窗口;所述若干分窗口分别显示外贸是否活跃、现执行内外贸、出发港是否国内外、目的港是否国内外的船舶艘数或载重吨变化曲线;
[0042]所述展示系统可指定二级船型显示、可指定二级船型显示、可选定艘数或载重吨、可选定时间范围、可选定日、周、月时间粒度、可显示船舶池所有船舶的详细信息等。
[0043]所述展示系统基于船舶AIS数据、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兼营船池;所述兼营船池包括若干兼营船;S2.判断兼营船池中的兼营船是否在设定的时间t内执行过外贸,若是,则所述兼营船为外贸活跃船,并进入步骤S3;若否,则所述兼营船为外贸不活跃船;S3.判断所述兼营船当前是否执行外贸,若是,则所述兼营船为现执行外贸船,并进入步骤S4;若否,则所述兼营船为现执行内贸船;S4.确定所述兼营船的出发港以及目的港;其中,所述出发港包括出发港国内以及出发港国外,所述目的港包括目的港国内以及目的港国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兼营船池,具体包括:S11.判断船舶在设定的时间t1内是否同时存在国内外运营记录,若是,则所述船舶为兼营船,并进入步骤S12;若否,则所述船舶不为兼营船;S12.重复步骤S11,筛选出若干兼营船,并将若干兼营船进行汇总,形成兼营船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张哲熙
申请(专利权)人: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