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017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包括:聚碳酸酯保护套管,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内中心位置设有光纤,在所述光纤外侧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阻水类纱线层和聚碳酸酯保护套管,在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外绕包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在所述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外侧包覆有聚乙烯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具有结构尺寸小、环境友好、通信容量大,气吹管道利用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接入网引用段。被广泛应用于接入网引用段。被广泛应用于接入网引用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


[0001]本技术涉及光缆
,具体涉及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

技术介绍

[0002]气吹微缆由于具有施工便捷,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目前FTTH及5G的建设如火如荼,接入网引用段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传统层绞式气吹微缆尺寸较大,环保效果更差、气吹距离较小、通信容量较小,与此同时也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迫切的需要一款尺寸更小,环保效果更好、气吹距离更大、通信容量大的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具有结构尺寸小、环境友好、通信容量大,气吹管道利用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接入网引用段。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包括:聚碳酸酯保护套管,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内中心位置设有光纤,在所述光纤外侧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阻水类纱线层和聚碳酸酯保护套管,在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外绕包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在所述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外侧包覆有聚乙烯护套层。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具有结构尺寸小、环境友好、通信容量大,气吹管道利用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接入网引用段。
[000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的直径为2.0~2.8mm,每一根聚碳酸酯保护套管能够容纳2~24芯光纤。
[000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纤的直径为195μm~205μm。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乙烯护套层的壁厚为0.2mm~0.4mm,所述聚乙烯护套层的外径为3~4mm。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包括:中心光纤和外围光纤,所述中心光纤设置于所述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的中心位置,所述外围光纤沿着所述中心光纤外侧呈圆周设置。
[00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水类纱线层包括至少四个阻水类纱线,所述阻水类纱线呈相对设置于所述外围光纤的四角位置。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为全介质非金属结构。
[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为全干式填充结构。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采用全干工艺生产,燃烧时烟密度更低,被广泛应用在接入网段;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常规光纤尺寸为245μm,
本技术使用光纤尺寸优选195μm

205μm,当光纤尺寸优选195μm

205μm,能够做到同等根数时光纤等效直径更小,聚碳酸酯保护套管的结构更小,进一步地,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优选200μm光纤,聚碳酸酯保护套管尺寸仅为2.0~2.8mm,聚碳酸酯保护套管尺寸小,气吹微管空间利用率更大且成本更低;
[0017]3)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中聚碳酸酯保护套管采用PC材料,聚乙烯护套层采用高密度PE材料,产品气吹效果更好。
[0018]4)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满足最多24芯的光纤通信功能,具有敷设简单,通信容量大,阻燃性能优越等特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的结构图。
[0020]其中:1

聚碳酸酯保护套管;2

光纤;21

中心光纤;22

外围光纤;3

阻水类纱线层;31

阻水类纱线;4

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5

聚乙烯护套层;6

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2]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达到本技术的目的。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所述中心光纤21设置于所述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的中心位置,所述外围光纤22沿着所述中心光纤21外侧呈圆周设置组成光纤2;在所述光纤2外侧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阻水类纱线层31和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在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外绕包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在所述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外侧包覆有聚乙烯护套层5。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采用PC(聚碳酸酯)材料,与传统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相比较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硬度更大,产品的气吹性能更优,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外绕包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聚乙烯护套层5采用高密度低收缩聚乙烯材料,使产品具有更好的气吹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具有结构尺寸小、环境友好、通信容量大,气吹管道利用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接入网引用段。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直径为2.0~2.8mm,单根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内能够容纳12或24芯200μm光纤2,光纤2的型号优选G657A1或G657A2,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内余长为0.1%。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聚乙烯护套层5壁厚优选0.3mm,聚乙烯护套层5外径优选3~4mm,仅为传统层绞气吹微缆的1/3,可以大大提高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管道的利用率。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外绕包2根1160dtex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4,能够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解决了传统的中心管产品采用金属钢丝来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但无法满足气吹要求的技术问题。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酸性溶剂浸泡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在非金属增强芳
纶纤维纱层4上包覆有酸性溶剂层,常规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生产使用碱性溶剂浸泡,聚碳酸酯材料与碱性溶剂长期接触会产生腐蚀,影响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的强度,通过在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上包覆有酸性溶剂层,就避免了这个现象的产生,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与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要相容,不发生使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发生脆化的化学反应,提高了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的强度。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水类纱线层3包括至少四个阻水类纱线31,所述阻水类纱线31呈相对设置于所述外围光纤22的四角位置。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6为全介质非金属结构,能够满足最大24芯光纤通信功能。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6为全干式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内中心位置设有光纤(2),在所述光纤(2)外侧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阻水类纱线层(3)、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在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外绕包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在所述非金属增强芳纶纤维纱层(4)外侧包覆有聚乙烯护套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的直径为2.0~2.8mm,每一根聚碳酸酯保护套管(1)能够容纳2~24芯光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2)的直径为195μm~20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网用全干式中心管气吹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护套层(5)的壁厚为0.2mm~0.4mm,所述聚乙烯护套层(5)的外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松施岑琪鞠久军李岱夕何慧淑段宏峰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