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办公用防砸烟雾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01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办公用防砸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凸壳、弧形进气网、顶部进气网、侧壁进气网、红外线加热管、安装部、螺杆、防护结构,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安装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中安装有螺杆,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凸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弧形进气网,所述弧形进气网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弧形进气网设置在凸壳的外侧,所述凸壳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进气网,所述凸壳的侧壁设置有侧壁进气网,所述外壳顶部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所述外壳与凸壳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结构;通过在现有的烟雾报警器的整体外侧增加了防护结构,防护结构将外壳、凸壳进行全方位包裹设计,提高了抗砸性能,减缓了撞击力对本申请内部零件损坏的程度。程度。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办公用防砸烟雾报警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烟雾报警器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办公用防砸烟雾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烟雾报警器是一种最常见的消防预警装置,能够在发生火灾后的初期阶段,准确的感应到起火所产生的烟雾,并迅速向人们预警,即使阻止火势蔓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烟雾报警器的正确安装和维护知之甚少,以至于在火灾发生时,烟雾报警器仍处于失灵状态,为此需要将烟雾报警器安装于空旷环境中,如天花板、墙壁上,并保证再次范围内无遮挡,随人人们防火意识的增强,烟雾报警器遍布于家庭、宾馆、智能化办公场所等等;烟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烟雾透过进气网,进入到报警器内部,使光学迷宫里的红外线发生折射或反射产生报警;
[0003]现有的烟雾报警器仅由塑料材质的外壳和凸壳组成,外壳与凸壳为一体结构,凸壳的顶部与侧壁分别开设进气网,外壳左端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其内部的光学迷宫由外壳、凸壳进行包裹防护,整体过于简单,防护性能较差,当批量的烟雾报警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批量的烟雾报警器不免因震动发生位移滑动发生相互碰撞,使得内部光学迷宫由于震动力过大使其发生损坏,而且烟雾报警器壁挂于墙壁上也不免受到外界硬物撞击,外壳受到重击,撞击力传递至红外线发射管上,使其发生损坏无法实现报警,导致烟雾报警器整体的抗砸性能较差,进而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办公用防砸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凸壳、弧形进气网、顶部进气网、侧壁进气网、红外线加热管、安装部、螺杆、防护结构,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安装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中安装有螺杆,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凸壳,所述凸壳的直径小于外壳的直径,所述凸壳与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弧形进气网,所述弧形进气网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弧形进气网设置在凸壳的外侧,所述凸壳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进气网,所述凸壳的侧壁设置有侧壁进气网,所述外壳顶部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所述外壳与凸壳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结构;
[0005]所述防护结构由防护壳、弹簧、减震垫组成,所述外壳与凸壳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截面为倒T型结构,所述防护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设置在凸壳的外侧,下壳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防护壳的内侧壁与外壳、凸壳之间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所述防护壳与外壳、凸壳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防护壳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穿槽,所述安装部穿过穿槽延伸至防护壳的外侧,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分别开设有顶部对接槽和弧形对接槽,所述顶部对接槽的圆心与顶部进气网的圆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弧形对接槽的圆心与弧形进气网的圆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防护壳的侧壁开设有侧壁对接槽,所述侧壁对接槽的圆心与侧壁进气网的圆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防护壳的侧边开设有通
槽,所述红外线发射管的顶端穿过通槽延伸至防护壳的上端。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在现有仅由外壳和凸壳组成的烟雾报警器的整体外侧增加了防护结构,防护结构将外壳、凸壳进行全方位包裹设计,提高了抗砸性能,减缓了撞击力对本申请内部零件损坏的程度,当本申请在运输或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相互碰撞或外界硬物的撞击,首先与防护壳接触,防护壳受到撞击之后向靠近外壳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压缩防护结构与外壳、凸壳之间的弹簧与减震垫,使得弹簧和减震垫产生弹力,形成将防护壳向外推的效果,最大程度上减缓了撞击力、砸击力,能够有效避免外壳和凸壳被撞击和砸击,进一步保护了外壳、凸壳内部的精密零件,不会由于受到撞击力或砸击力出现损坏无法烟雾报警的情况发生;由于弹簧与减震垫围绕外壳和凸壳设置的,弹簧以及减震垫能够对运输过程中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力进行有效缓冲,使得外壳和凸壳不会受到撞击,起到较好的保护功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7]本技术在防护壳上分别设置了顶部对接槽、侧壁对接槽,分别与顶部进气网、侧壁进气网连通,形成进气通道,不会对各个进气网进行遮挡,在防护壳顶部设置通槽,便于红外线发射管延伸至外侧,方便及时报警。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未安装有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0]图3为本技术未安装有防护结构的正视图;
[0011]图4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2]图5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3]图6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4]图7为图4中B处放大图;
[0015]图8为图5中C处放大图。
[0016]如图,1

外壳、2

凸壳、3

弧形进气网、4

顶部进气网、5

侧壁进气网、6

红外线加热管、7

安装部、8

螺杆、9

防护壳、10

弹簧、11

减震垫、12

弧形对接槽、13

顶部对接槽、14

侧壁对接槽、16

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办公用防砸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凸壳2、弧形进气网3、顶部进气网4、侧壁进气网5、红外线加热管6、安装部7、螺杆8、防护结构,外壳1的外侧壁安装有安装部7,安装部7中安装有螺杆8,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凸壳2,凸壳2的直径小于外壳1的直径,凸壳2与外壳1为一体结构,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弧形进气网3,弧形进气网3的数量为四个,弧形进气网3设置在凸壳2的外侧,凸壳2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进气网4,凸壳2的侧壁设置有侧壁进气网5,外壳1顶部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外壳1与凸壳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结构;
[0019]防护结构由防护壳9、弹簧10、减震垫11组成,外壳1与凸壳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9,防护壳9的截面为倒T型结构,防护壳9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设置在凸壳2的外侧,下壳设
置在外壳1的外侧,防护壳9的内侧壁与外壳1、凸壳2之间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减震垫11,防护壳9与外壳1、凸壳2之间连接有弹簧10,防护壳9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穿槽,安装部7穿过穿槽延伸至防护壳9的外侧,防护壳9的顶部分别开设有顶部对接槽13和弧形对接槽12,顶部对接槽13的圆心与顶部进气网4的圆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弧形对接槽12的圆心与弧形进气网3的圆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防护壳9的侧壁开设有侧壁对接槽14,侧壁对接槽14的圆心与侧壁进气网5的圆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防护壳9的侧边开设有通槽16,红外线发射管的顶端穿过通槽16延伸至防护壳9的上端。
[0020]实施例2
[0021]当对批量本申请进行运输时,相邻本申请之间发生撞击,本申请与本申请发生碰撞,首先与防护壳9接触,防护壳9受到撞击之后向靠近外壳1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压缩防护结构与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办公用防砸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凸壳、弧形进气网、顶部进气网、侧壁进气网、红外线加热管、安装部、螺杆、防护结构,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安装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中安装有螺杆,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凸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弧形进气网,所述弧形进气网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弧形进气网设置在凸壳的外侧,所述凸壳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进气网,所述凸壳的侧壁设置有侧壁进气网,所述外壳顶部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所述外壳与凸壳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由防护壳、弹簧、减震垫组成,所述外壳与凸壳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截面为倒T型结构,所述防护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设置在凸壳的外侧,下壳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防护壳的内侧壁与外壳、凸壳之间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所述防护壳与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智津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