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91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灯具有一个管状的外壳(1),其中沿轴向容纳一个灯泡(10),灯泡(10)由第一电极引线(5)和长的第二电极引线(6)支撑。第二电极引线(6)具有一个纵向部分(61),该纵向部分在第一弯曲(611)处并入第一Z形支撑部分(62),该支撑部分(62)具有抵靠外壳(1)的支撑点(621,622)。第一支撑部分(62)连接到一个横向部分(63),灯泡(10)的一个电导体(12)固定到该横向部分(63),并且该横向部分(63)连接到第二支撑部分(64),该支撑部分(64)沿着灯泡(10)在一个轴平面中延伸并具有抵靠外壳(1)的支撑点(641)。第二电极引线(6)有效地支撑灯泡(10)并维持其位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灯,它具有一个透光外壳,它具有一个轴以及第一管状端部和第二管状端部,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在第一端部进入灯中;一个透光的充气灯泡,它以真空密闭方式封闭在外壳中并且轴向设置,第一电导体和第二电导体在相对的位置进入灯泡中,这些电导体连接到灯泡中的一个电元件并在灯泡外部分别固定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具有一个纵向部分,它沿着灯泡向外壳的第二端部延伸,并且一个Z形的第一支撑部分在第一弯曲位置处并入到该纵向部分中,第一支撑部分具有邻接纵向部分的第一支撑位置、第二支撑位置以及在所述支撑位置之间的中央部分,并且第一支撑部分连接到一个横向部分,横向部分横贯外壳,第二电导体固定到该横向部分,并且通过该横向部分,沿着灯泡与第一支撑部分反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分被连接到一个支撑位置,所述支撑部分抵靠在外壳的第二端部上。这种电灯从EP-B-0476461中可得知。这种已知灯的第二支撑部分具有与第一支撑部分相同的形状,或者是它的镜像。第一弯曲位置用于在与轴垂直的方向上按一定的相互距离保持第一和第二支撑位置。两个支撑部分都具有位于它们的支撑位置之间的中央部分,中央部分在垂直于外壳的轴的方向上延伸。结果是,在两个支撑部分的每一个上,支撑位置在轴向上也是相互分开的。两个中央部分相互平行。电极引线的用途不只是给灯泡提供电流,而且还将灯泡支承和维持在外壳中的一个预定位置中,如果灯受到冲撞或震动的话。第一电极引线具有较短的长度,并且因此具有足够大的机械硬度。第二电极引线沿着灯泡延伸并且比第一电极引线长,结果是,对于同样给定的横向尺寸它具有较低的硬度。如果用第二电极引线来保持灯泡固定在外壳中,第二电极引线必须在第二端部由外壳来支撑。由于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同种类型的一批灯的外壳的内部尺寸会有变化。这批灯的第二电极引线的尺寸同样会有变化,另外,电极引线的的形状也可能有变化,这会造成尺寸不相称。已经发现,这些因素会导致第二电极引线在不超过三个的支撑位置或者甚至在不超过两个的支撑位置处抵靠在外壳上,由于第二电极引线的几何形状,三个支撑位置不是围绕灯泡来分布。从而灯泡就不会被足够精确地定位和支撑。当被摇晃时这种灯就会发出响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开头段落中所述类型的电灯,它具有简单和有效的结构,由此灯泡可被适当地支撑。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第二支撑部分大致在一个穿过轴的平面中延伸到其抵靠外壳的支撑位置。第二电极引线具有三个支撑位置,这种位置根据它的形状分布于灯泡的周围。该电极引线从而对灯泡提供了可靠和有效的支撑和定位。第二电极引线和外壳的尺寸和形状的误差可很容易地补偿,这样就避免了发出响声。电极引线可容易地制成一体件,从而可避免电极引线上的焊点。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分的中央部分以一个锐角穿过轴并且在返回纵向部分的方向上从第一支撑位置延伸到第二支撑位置。这样所具有的优点是,与已知的灯中第一支撑部分是垂直于外壳的轴的情况相比,第一支撑部分硬度更小而且更具弹性。第一和第二支撑位置在灯受到横向撞击时可以彼此相对移动。另外由于第三支撑位置,即第二支撑部分的支撑位置,因这个支撑位置的形状也会有弹性,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支撑位置相互之间都是有弹性的。灯泡围绕着轴被有弹性地支撑。结果是,灯就具有高的抗震性。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是,与已知的灯中不同,第一支撑部分的两个支撑位置可以处在与轴大致垂直的一个平面中的相同水平位置上。这就增强了结构的对称性。当纵向部分具有一个第二弯曲位置,在此第二电极引线朝向轴弯曲时,就会很有益。该实施例一方面使得纵向部分沿着外壳大致直线地延伸,同时给第一支撑部分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并使其第一支撑位置与轴横向相互分开,因为第二弯曲位置使第一支撑部分更靠近轴。邻近外壳的纵向部分的倾斜走向使得到灯泡的距离可以较大,例如对于以下情况局部凸起的灯泡;给定了一定可选横向尺寸;或者比较窄的外壳。在一种有益的变换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弯曲位置重合。这种变换方式就限制了电极引线生产中弯曲操作的次数。有益的是,第二支撑部分的支撑位置大致处在一个穿过轴并穿过第一支撑部分的支撑位置之间的中点的平面中。这种措施提高了灯泡支撑的对称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横向部分具有一个直的固定部分和一个弯曲部分,第二电导体固定到该固定部分,弯曲部分用来保持第二支撑部分大致处在穿过轴并穿过第一支撑部分的支撑位置之间的中点的平面中。该实施例的优点是,它使得在外壳中沿轴向安装灯泡变得更容易。一个特别有益的实施例是,其中第一支撑部分的支撑位置和第二支撑部分的支撑位置大致处在一个与轴垂直的平面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外壳内的安装过程中支撑位置至少基本上同时与外壳接触。这就防止了不经意弄弯的危险,并且如果第二电极引线由于误差而相对于外壳有过大尺寸,支撑部分将能至少基本上同时自行调整来适应外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灯可以是白炽灯,例如卤素白炽灯。电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是白炽体,并且灯泡中填充含有卤素的气体,例如填充氙和溴化氢。然而,该灯也可以是放电灯,在这种情况下电元件是一对电极并且灯泡中的气体是可电离的。白炽灯或放电灯的灯泡通常由石英玻璃制成,但也可选择由陶瓷材料,例如多晶氧化铝制成。放电灯具有可离子化的填充物,比如汞、钠、金属卤化物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并且以稀有气体作为启动气体。灯泡可以是管状的,或者可包含一个圆形的空间,比如球形的或椭圆形的空间。外壳可以是管状的或在它的端部之间是圆形的。外壳通常是由石英玻璃或硬玻璃制成的。外壳可以按真空密闭方式封闭,例如采用在第一端部的一个压封来封闭。外壳可以填充气体或被抽空。外壳可以在第一端部支撑一个灯帽,灯帽例如由陶瓷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与电极引线电连接的接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灯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予以显示,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显示出一个放电灯的透视图;图2显示出在图1中的平面Ⅱ中所视的图1中的第二电极引线;图3显示出在图2中线Ⅲ上获取的第二电极引线的一部分;图4显示出在图2中线Ⅳ上获取的第二电极引线。在图1中,该电灯具有一个透光外壳1,此图中透光外壳1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它具有一个轴2以及第一管状端部3和第二管状端部4。此图中由钼制成的第一电极引线5和第二电极引线6在第一端部3处进入灯中。所示灯在该位置具有一个压封(pinch seal)7,电极引线5和6的末端嵌入其中并连接到金属薄片8上,金属薄片8将电极引线5和6连接到一个陶瓷灯帽9的接触引脚9’上,压封7被固位在陶瓷灯帽9中。此图中由石英玻璃制成的一个透光的充气灯泡10以真空密闭方式封装在外壳1中并且轴向定位。此图中由钼制成的第一电导体11和第二电导体12在相对侧进入所述灯泡。所述导体连接到灯泡10中的一个电元件14,并且分别在灯泡10的外面连接到第一电极引线5和第二电极引线6,此图中电元件14是一对钨电极。灯泡10在中央区域具有一个球状放电空间。一个吸气器15靠近灯泡10安装。第二电极引线6具有一个纵向部分61,它沿着灯泡10向外壳1的第二端部4处延伸,并且在第一弯曲位置611处并入一个Z形的第一支撑部分62。第一支撑部分62具有第一支撑位置621和第二支撑位置622以及在支撑位置621和622之间的中央部分623,第一支撑位置621在邻近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灯,包括:一个透光外壳(1),它具有一个轴(2)以及第一管状端部(3)和第二管状端部(4),第一电极引线(5)和第二电极引线(6)在第一端部(3)进入灯中;一个透光的充气灯泡(10),它以真空密闭方式封闭在外壳(1)中并且轴向 设置,第一电导体(11)和第二电导体(12)在相对的位置进入灯泡中,这些电导体连接到灯泡(10)中的一个电元件(14)并在灯泡(10)外部分别固定到第一电极引线(5)和第二电极引线(6),第二电极引线(6)具有一个纵向部分(61),它沿 着灯泡(10)向外壳(1)的第二端部(4)延伸,并且一个Z形的第一支撑部分(62)在第一弯曲位置(611)处并入到该纵向部分中,第一支撑部分(62)具有邻接纵向部分(61)的第一支撑位置(621)、第二支撑位置(622)以及在所述支撑位 置(621,622)之间的中央部分(623),并且第一支撑部分(62)连接到一个横向部分(63),横向部分(63)横贯外壳(1),第二电导体(12)固定到该横向部分,并且通过该横向部分,沿着灯泡(10)与第一支撑部分(62)反向延伸的第 二支撑部分(64)被连接到一个支撑位置(641),所述支撑部分(62,64)抵靠在外壳(1)的第二端部(4)上,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部分(64)大致在一个穿过轴(2)的平面中延伸到抵靠外壳(1)的其支撑位置(641)。...

【技术特征摘要】
EP 1999-7-27 99202461.21.一种电灯,包括一个透光外壳(1),它具有一个轴(2)以及第一管状端部(3)和第二管状端部(4),第一电极引线(5)和第二电极引线(6)在第一端部(3)进入灯中;一个透光的充气灯泡(10),它以真空密闭方式封闭在外壳(1)中并且轴向设置,第一电导体(11)和第二电导体(12)在相对的位置进入灯泡中,这些电导体连接到灯泡(10)中的一个电元件(14)并在灯泡(10)外部分别固定到第一电极引线(5)和第二电极引线(6),第二电极引线(6)具有一个纵向部分(61),它沿着灯泡(10)向外壳(1)的第二端部(4)延伸,并且一个Z形的第一支撑部分(62)在第一弯曲位置(611)处并入到该纵向部分中,第一支撑部分(62)具有邻接纵向部分(61)的第一支撑位置(621)、第二支撑位置(622)以及在所述支撑位置(621,622)之间的中央部分(623),并且第一支撑部分(62)连接到一个横向部分(63),横向部分(63)横贯外壳(1),第二电导体(12)固定到该横向部分,并且通过该横向部分,沿着灯泡(10)与第一支撑部分(62)反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分(64)被连接到一个支撑位置(641),所述支撑部分(62,64)抵靠在外壳(1)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拉默斯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