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降低能耗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89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降低能耗供热装置,包括近端供水环路、远端供水环路、第一回水环路和第二回水环路,近端供水环路通过第一变频泵将热源的水送至热用户,远端供水环路通过第二变频泵将热源的水送至热用户,第一回水环路通过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将热用户的水回送至热源内,第二回水环路通过第二电动智能调节阀组将热用户的水回送至热源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供热系统中增加了分解式变频泵和智能控制调节阀,根据采暖建筑到换热站的距离,分区分环设置管网,采用远近分环路设置分解变频泵技术,节约循环泵电耗,同时有利于管网水利平衡,保证按需、平稳供热。平稳供热。平稳供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降低能耗供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供热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冬季采暖增加热负荷,建筑夏季制冷增加冷负荷,居民需要生活热水,多源联网三联供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冷热源系统,其中热源主要为中深层干热型地热井与浅层地热的开采与利用,冷源主要将浅层地热与冷却塔多种能源的配比利用,以达到多能互补的效果;第二部分为输送、分配系统,它是通过水源热泵机组将地热水或被地热加热(制冷)的水引入末端建筑物。
[0003]供热系统的二次管网水力失调现象极为普遍,由此造成的无效供热是目前能耗过高的最大问题,损失量约占供热量的20%左右。现有供热系统的二次网的水力失调主要表现为各环路的流量输配不均衡,致使用户的室温冷热不均,近端用户室温偏高,供热过度,企业运营成本高;远端用户因室温偏低经常投诉,企业社会压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供热系统,解决了二次管网水力失调、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降低能耗供热装置,包括近端供水环路、远端供水环路、第一回水环路和第二回水环路。
[0006]近端供水环路包括第一变频泵,第一变频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一蝶阀的一端相连通,第一蝶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热源相连通,第一蝶阀与第一变频泵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表,通过第一蝶阀控制第一变频泵的进水端,第一压力表用于监测第一变频泵进水端的压力数据,第一压力传感器将第一变频泵进水端的压力数据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传输至主系统中。
[0007]第一变频泵的出水端与第二蝶阀的进水端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二蝶阀控制第二变频泵出水端的通闭。
[0008]第二蝶阀的出水端与第三蝶阀的进水端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三蝶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热用户相连通,通过第三蝶阀控制近端供水环路与是否向热用户供水。
[0009]第一变频泵的出水端与第二蝶阀之间的管道上装有第二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用于监测第一变频泵的管道压力。
[0010]第二蝶阀的出水端与第三蝶阀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将管道内的温度数据与压力数据传输至主系统中。
[0011]远端供水环路包括第二变频泵,第二变频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第四蝶阀的一端相连通,第四蝶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热源相连通,通过第四蝶阀控制热源与第二变频泵之间的通闭。
[0012]第四蝶阀与第二变频泵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表,第
三压力表用于监测管道内的压力,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将管道内的压力传输至主系统中。
[0013]第二变频泵的出水端与第五蝶阀的进水端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五蝶阀控制第二变频泵出水端的通闭。
[0014]第五蝶阀的出水端与第六蝶阀的进水端通过管道相连通,第六蝶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热用户相连通,第六蝶阀控制远端供水环路与热用户之间的通闭。
[0015]第二变频泵的出水端与第五蝶阀之间的管道上装有第四压力表,第四压力表用于监测管道内的压力。
[0016]第五蝶阀的出水端与第六蝶阀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将管道内的温度数据上传至主系统中,第四压力传感器用于将管道内的压力数据上传至主系统中。
[0017]第一回水环路包括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热用户相连通,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内的各个电动智能调节阀分别与对应的热用户相连,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七蝶阀的进水端相连通,第七蝶阀控制管道的通闭。
[0018]第七蝶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八蝶阀的进水端相连通,第八蝶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手动调节阀的进水端相连通,第一手动调节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九蝶阀的进水端相连通,第一手动调节阀增加了系统中的手动控制,增加运行的安全性。
[0019]第九蝶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热源相连通,第七蝶阀与第八蝶阀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和第五压力表,第三温度传感器将第一回水环路中的温度数据上传至主系统中,第五压力传感器将第一回水环路中的压力数据上传至主系统,第五压力表用于检测第一回水环路中的压力。
[0020]第九蝶阀的出水端与热源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六压力表,第六压力表用于检测第一回水环路中的压力。
[0021]第二回水环路包括第二电动智能调节阀组,第二电动智能调节阀组内的各个电动智能调节阀分别与对应的热用户相连,第二电动智能调节阀组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热用户相连通,第二电动智能调节阀组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十蝶阀的进水端相连通,第十蝶阀控制第二回水环路的通闭。
[0022]第十蝶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十一蝶阀的进水端相连通,第十一蝶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手动调节阀的进水端相连通,第二手动调节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十二蝶阀的进水端相连通,第二手动调节阀增加了系统中的手动控制,增加运行的安全性。
[0023]第十二蝶阀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热源相连通,第十蝶阀与第十一蝶阀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六压力传感器和第七压力表,第四温度传感器将第二回水环路中的温度数据上传至主系统中,第六压力传感器将第二回水环路中的温度数据上传至主系统中,第七压力表用于监测第二回水环路中的压力值。
[0024]第十二蝶阀的出水端与热源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八压力表,通过第八压力表监测第二回水环路中的压力值。
[0025]近端供热环路与远端供热环路之间通过供水球阀相连通,通过供水球阀、第三蝶阀、第六蝶阀的配合,以实现单通路供水、双通路供水或组合式供水。
[0026]第三蝶阀与热用户之间通过第一球阀组相连通,第一球阀组控制置于末端热用户
的供水管道通闭。
[0027]第六蝶阀与热用户之间通过第二球阀组相连通,第二球阀组控制置于末端热用户的供水管道通闭。
[0028]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与热用户之间通过第三球阀组相连通,第三球阀组控制置于末端热用户回水管道的通闭。
[0029]第二电动智能调节阀组与热用户之间通过第四球阀组相连通,第四球阀组控制置于末端热用户回水管道的通闭。
[0030]第一手动调节阀上连有第一泄压阀,当管道系统需要管道泄压时,通过控制第一手动调节阀、第一泄压阀,以控制第一回水环路的压力,保证运行的安全。
[0031]第二手动调节阀上连有第二泄压阀,当管道系统需要管道泄压时,通过控制第二手动调节阀、第二泄压阀,以控制第二回水环路的压力,保证运行的安全。
[0032]本技术在传统的供热系统中增加了分解式变频泵和智能控制调节阀,根据采暖建筑到换热站的距离,分区分环设置管网,采用远近分环路设置分解变频泵技术,节约循环泵电耗,同时有利于管网水利平衡;本技术在热用户回水系统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降低能耗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供水环路(1)、远端供水环路(2)、第一回水环路(3)和第二回水环路(4);所述近端供水环路(1)包括第一变频泵(101),第一变频泵(10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一蝶阀(102)的一端相连通,第一蝶阀(10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热源(5)相连通,所述第一蝶阀(102)与第一变频泵(101)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3)和第一压力表(104),所述第一变频泵(101)的出水端与第二蝶阀(105)的进水端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二蝶阀(105)的出水端与第三蝶阀(106)的进水端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三蝶阀(106)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热用户(6)相连通,所述第一变频泵(101)的出水端与第二蝶阀(105)之间的管道上装有第二压力表(107),所述第二蝶阀(105)的出水端与第三蝶阀(106)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09);所述远端供水环路(2)包括第二变频泵(201),第二变频泵(20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第四蝶阀(202)的一端相连通,第四蝶阀(20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热源(5)相连通,所述第四蝶阀(202)与第二变频泵(201)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三压力传感器(203)和第三压力表(204),所述第二变频泵(201)的出水端与第五蝶阀(205)的进水端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五蝶阀(205)的出水端与第六蝶阀(206)的进水端通过管道相连通,第六蝶阀(206)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热用户(6)相连通,所述第二变频泵(201)的出水端与第五蝶阀(205)之间的管道上装有第四压力表(207),所述第五蝶阀(205)的出水端与第六蝶阀(206)之间相连的管道上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8)和第四压力传感器(209);所述第一回水环路(3)包括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301),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30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热用户(6)相连通,第一电动智能调节阀组(30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七蝶阀(302)的进水端相连通,第七蝶阀(30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八蝶阀(303)的进水端相连通,第八蝶阀(303)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手动调节阀(304)的进水端相连通,第一手动调节阀(304)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九蝶阀(305)的进水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芬武瑞朋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供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