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82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0
本申请涉及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涉及下承式网状主系杆拱桥安装装置。其包括主系杆插设在安装座内,限位组件设置在主系杆靠近安装座的一端且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推力组件包括第一受力管和第二受力板,第一受力管与限位组件上端抵接,第二受力板设置在第一受力管的上端且与第一受力管抵接,限位组件用于带动主系杆向下运动,张拉杆贯穿第二受力板且与第二受力板滑动连接,张拉杆下端与安装座连接,张拉杆的轴线与主系杆的轴线平行,驱动缸设置在张拉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且与第二受力板的顶端抵接,驱动缸远离第二受力板一端连接有应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远离驱动缸一端连接有锁紧件。本申请具有提高张拉过程中张拉力的准确性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下承式网状主系杆拱桥安装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拱桥作为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桥梁形式之一,其样式多,数量大,为各桥梁之冠。由于拱桥的结构形势,对于大跨径下承式拱桥施工,主系杆安装施工尤为重要,主系杆预紧后可将梁体与拱进行形成一个整体。
[0003]公告号为CN21012741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主系杆拱桥双吊杆同步张拉的装置,包括穿心式千斤顶、组合张拉杆和调平支座,调平支座支撑在主系杆拱桥的拱肋上,为穿心式千斤顶提供工作平面;穿心式千斤顶通过张拉套筒固定在调平支座的工作平面上,组合张拉杆包括主张拉杆、分张拉杆和连接平板,主张拉杆依次穿过穿心式千斤顶、张拉套筒、调平支座和连接平板,且主张拉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平板连接,主张拉杆的上端和穿心式千斤顶连接,所述分张拉杆设有两根,下端分别和两根吊杆连接,分张拉杆的上端与所述的连接平板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专利中穿心式千斤顶对主张拉杆施加拉力,拉力通过连接平板传递给两个分张拉杆,对主系杆拱桥的双吊杆进行同步张拉,但在施加拉力时的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张拉过程中张拉力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包括安装座、主系杆、限位组件、推力组件和张拉组件,所述主系杆插设在安装座内,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主系杆靠近安装座的一端,所述限位组件位于安装座内,所述限位组件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推力组件包括第一受力管和第二受力板,所述第一受力管与限位组件上端抵接,所述第二受力板设置在第一受力管的上端,所述第一受力管顶端与第二受力板抵接,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带动主系杆向下运动,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张拉杆、驱动缸、应力传感器和锁紧件,所述张拉杆贯穿第二受力板且与第二受力板滑动连接,所述张拉杆下端与安装座连接,所述张拉杆的轴线与主系杆的轴线平行,所述驱动缸设置在张拉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所述驱动缸与第二受力板的顶端抵接,所述驱动缸远离第二受力板一端连接有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远离驱动缸一端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应力传感器和驱动缸抵紧在第二受力板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驱动缸对第二受力板产生下压力,第一受力管在第二受力板的推动下对限位组件进行下压,限位组件带动主系杆向下运动,由于张拉杆与安装座连接,主系杆向下运动的时候第二受力板还会产生反作用力,张拉杆、驱动缸、第一受力管、第二受力板和限位组件形成反力系统,驱动缸加压伸长后,通过应力传感器与穿心
千斤顶泵站的压力值读数,对驱动缸的驱动力能够做出准确的调整,以此提高张拉过程中张拉力的准确性。
[0009]可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锚拉筒和两个锚拉板,两个所述锚拉板与锚拉筒侧壁连接,所述限位组件位于锚拉筒内,所述第一受力管与锚拉筒滑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张拉装置时,将两个锚拉板进行固定,从而固定锚拉筒,两个锚拉板能够提高安装座的稳定性,锚拉筒对限位组件与第一受力管进行导向。
[0011]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上锚管和下锚管,所述上锚管与下锚管固定连接,所述下锚管的外径小于上锚管的外径,所述上锚管的上端与第一受力管的下端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锚管和下锚管一方面对第一受力管进行限位和导向,另一方面对主系杆进行固定,提高张拉装置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张拉组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端与锚拉板连接,所述连接座另一端与张拉杆下端连接,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座与锚拉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张拉组件时,首先将连接管与锚拉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再安装驱动缸、应力传感器和锁紧件,连接座和锚拉板提高了张拉组件安装在张拉装置内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受力管包括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合围形成第一受力管,两个所述弧形板可拆卸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弧形板不仅便于将第一受力管安装在安装座上,在安装推力组件时,先安装一个弧形板,再对限位组件和主系杆进行安装,安装好后再安装另一个弧形板,使得两个弧形板合围形成第一受力管,便于安装张拉装置。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受力板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关于主系杆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上间隔连接有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用于固定两块连接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连接板合围成第二受力板,使用第三固定件固定好两块连接板,便于将第二受力板安装在主系杆周围。
[0019]可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板相向的一侧边的外侧壁连接有第一耳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第一耳板上连接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两个弧形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固定件将贴合的两个第一耳板连接,进而固定两块弧形板,便于安装第一受力管。
[0021]可选的,所述主系杆与上锚管和下锚管之间设置有冷铸材料块,所述冷铸材料块为圆台状,所述上锚管和下锚管内开设有圆台状的空腔,所述冷铸材料块直径较小的一端与主系杆固定连接,所述冷铸材料块与下锚管内壁抵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铸材料块不仅对主系杆起到固定作用,而且提高了主系杆固定在上锚管与下锚管内的稳定性,提高张拉过程中张拉力的准确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限位组件、推力组件和张拉组件,推力组件和张拉组件之间形成反力系统,通过应力传感器与穿心千斤顶泵站的压力值读数,提高张拉过程中张拉力的准确性。
[0025]2.通过设置两块弧形板和两块连接板,两块弧形板合围形成第一受力管,两块连接板合围形成第二受力板,便于安装张拉装置。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00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座;10、锚拉筒;11、锚拉板;12、固定板;2、主系杆;3、限位组件;30、上锚管;31、下锚管;4、推力组件;40、第一受力管;400、弧形板;4001、第一耳板;4002、第二固定件;41、第二受力板;410、连接板;411、第三固定件;5、张拉组件;50、连接座;501、固定板;502、限位板;51、第一固定件;52、张拉杆;53、驱动缸;54、应力传感器;55、锁紧件;6、冷铸材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主系杆(2)、限位组件(3)、推力组件(4)和张拉组件(5),所述主系杆(2)插设在安装座(1)内,所述限位组件(3)设置在主系杆(2)靠近安装座(1)的一端,所述限位组件(3)位于安装座(1)内,所述限位组件(3)与安装座(1)滑动连接,所述推力组件(4)包括第一受力管(40)和第二受力板(41),所述第一受力管(40)与限位组件(3)上端抵接,所述第二受力板(41)设置在第一受力管(40)的上端,所述第一受力管(40)顶端与第二受力板(41)抵接,所述限位组件(3)用于带动主系杆(2)向下运动,所述张拉组件(5)包括张拉杆(52)、驱动缸(53)、应力传感器(54)和锁紧件(55),所述张拉杆(52)贯穿第二受力板(41)且与第二受力板(41)滑动连接,所述张拉杆(52)下端与安装座(1)连接,所述张拉杆(52)的轴线与主系杆(2)的轴线平行,所述驱动缸(53)设置在张拉杆(52)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所述驱动缸(53)与第二受力板(41)的顶端抵接,所述驱动缸(53)远离第二受力板(41)一端连接有应力传感器(54),所述应力传感器(54)远离驱动缸(53)一端连接有锁紧件(55),所述锁紧件(55)用于将应力传感器(54)和驱动缸(53)抵紧在第二受力板(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包括锚拉筒(10)和两个锚拉板(11),两个所述锚拉板(11)与锚拉筒(10)侧壁连接,所述限位组件(3)位于锚拉筒(10)内,所述第一受力管(40)与锚拉筒(10)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系杆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上锚管(30)和下锚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学涛张齐东侯俊李文举秦晓帅潘哲李磊朱镇陈宇星赵宏宇邢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