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82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0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其包括筒体,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爬梯,筒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顶端设置有传输管,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柜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的顶端设置有蓄电池,柜体的底壁上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柜体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柜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架,太阳能架内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设置于筒体顶壁的外表面,柜体内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槽的侧壁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内设置有散热管,散热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水管,散热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水管,本申请具有快速且节能的对控制柜进行散热的效果。进行散热的效果。进行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


[0001]本申请涉及预制泵站
,具体为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体化预制泵站是提升污水,雨水,饮用水,废水的提升装备,由工厂统一生产组装后运至现场安装的泵站。由顶盖、玻璃钢(GRP)筒体、底座、潜水泵、服务平台、管道、控制柜等部分组成,以满足增压提升排水要求的设备。
[0003]现有预制泵站控制柜散热还是利用传统的风扇散热,效率低下,且控制柜长期使用浪费资源。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散热效率低且浪费资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壁内设置有顶盖与通气管,所述筒体的侧壁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爬梯,所述筒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顶端设置有传输管,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柜体的底壁上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柜体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柜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架,所述太阳能架内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设置于筒体顶壁的外表面,所述柜体内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侧壁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内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散热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传输管连接,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有水阀,所述第二水管与水阀连接,所述水阀的顶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端部设置于筒体的外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盖用来通过爬梯进入工作台对控制柜进行检修,方便通过控制柜来控制整个泵站,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泵站,潜水泵将污水通过传输管传输到第一水管内,第一水管将水传输进散热管内,柜体通过冷却槽内的冷却板将控制柜内的热量传输进散热管内,散热管内的水吸收热量后通过第二水管、水阀与出水管排出泵站,有效利用了污水传输的过程对控制柜进行散热,减少了传统散热风扇使用的能耗,太阳能发电装置将电量存储到蓄电池内,有效供应照明灯的照明。
[0009]优选的,所述隔板内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方便了控制柜的散热。
[0011]优选的,所述柜体侧壁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的侧壁设置有把手。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柜门方便保护控制柜。
[0013]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水阀设置于固定架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架固定了水阀的位置。
[0015]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管稳定架,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设置于水管稳定架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架稳定了一水管与第二水管的传输。
[0017]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架内设置有除湿管,所述除湿管的端部设置有除湿装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湿装置通过除湿管对控制柜进行除湿。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潜水泵将污水通过传输管传输到第一水管内,第一水管将水传输进散热管内,柜体通过冷却槽内的冷却板将控制柜内的热量传输进散热管内,散热管内的水吸收热量后通过第二水管、水阀与出水管排出泵站,有效利用了污水传输的过程对控制柜进行散热,减少了传统散热风扇使用的能耗;
[0021]2.本技术通过顶盖用来提高爬梯进入工作台对控制柜进行检修,方便通过控制柜来控制整个泵站,太阳能发电装置将电量存储到蓄电池内,有效供应照明灯的照明,方便了在工作台时对控制柜的检修使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散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筒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进水管;12、顶盖;13、通气管;14、爬梯;15、出水管;16、工作台;2、柜体;21、照明灯;22、蓄电池;23、隔板;24、控制装置;25、柜门;26、通气孔;27、把手;28、散热槽;29、散热板;3、潜水泵;31、传输管;4、太阳能发电装置;41、太阳能架;5、水阀;51、固定架;6、水管稳定架;61、第一水管;62、第二水管;7、除湿装置;71、除湿管;8、散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参照图1

4,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壁内设置有顶盖12与通气管13,通气管13引流方便筒体1内的空气流通,防止积累毒气,筒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进水管11,筒体1的内壁设置有工作台16,工作台16的上表面设置有爬梯14,爬梯14用来进入工作台16对控制柜进行检修,筒体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潜水泵3,潜水泵3用来控制污水的流通,潜水泵3的顶端设置有传输管31,工作台16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2,柜体2内设置有隔板23,隔板23的顶端设置有蓄电池22,蓄电池22用来储存太阳能发电装置4的电量,并供应给照明灯21使用,柜体2的底壁上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24,控制装置24用来控制泵站的运行,柜体2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21,柜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架41,太阳能架41内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4,太阳能发电装置4设置于筒体1顶壁的外表面,柜体2内开设有散热槽28,散热槽28的侧壁设置有散热板29,散热板29用来将柜体2内的热量传输给散热管8,散热板29内设置有散热管
8,散热管8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水管61,散热管8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水管62,第一水管61与传输管31连接,筒体1的内壁设置有水阀5,第二水管62与水阀5连接,水阀5的顶端设置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的端部设置于筒体1的外部。
[0029]参照图2,隔板23内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6,通气孔26用来方便除湿。
[0030]参照图2,柜体2侧壁设置有柜门25,柜门25的侧壁设置有把手27,柜门25用来防止潮气侵入柜体2内。
[0031]参照图1,筒体1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架51,水阀5设置于固定架51上。
[0032]参照图1,工作台16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管稳定架6,第一水管61与第二水管62设置于水管稳定架6上,水管稳定架6用来固定第一水管61与第二水管62。
[0033]参照图2,太阳能架41内设置有除湿管71,除湿管71的端部设置有除湿装置7,除湿装置7用来通过除湿管71对柜体2内进行除湿。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壁内设置有顶盖(12)与通气管(13),所述筒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筒体(1)的内壁设置有工作台(16),所述工作台(16)的上表面设置有爬梯(14),所述筒体(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潜水泵(3),所述潜水泵(3)的顶端设置有传输管(31),所述工作台(16)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2),所述柜体(2)内设置有隔板(23),所述隔板(23)的顶端设置有蓄电池(22),所述柜体(2)的底壁上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24),所述柜体(2)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21),所述柜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架(41),所述太阳能架(41)内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4),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4)设置于筒体(1)顶壁的外表面,所述柜体(2)内开设有散热槽(28),所述散热槽(28)的侧壁设置有散热板(29),所述散热板(29)内设置有散热管(8),所述散热管(8)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水管(61),所述散热管(8)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水管(62),所述第一水管(61)与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振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赛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