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77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和反馈刺激前端,反馈刺激前端包括采样电极和外置电源,且采样电极内设置有储电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以及电流刺激模块,治疗仪包括控制箱、设置在控制箱内且集成有PWM控制桥电路的单片机以及控制开关,且在箱体上还设置有IC卡感应区,IC卡感应区与电磁锁电性连接实现信号的开锁和闭合控制,单片机包括信号接收器、采样电阻、运算放大器、三极管、调压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该设备无输出导线,体积较小,进而在PWM控制桥电路的作用下,保持恒定电流直接刺激舌下神经及肌肉,刺激颏舌肌收缩解除上气道阻塞,同时锻炼颏舌肌,从而大大提高了鼾症治疗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鼾症治疗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鼾症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


[0001]本技术属于呼吸内科、鼾症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患者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为鼾症,5%的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现严重打鼾、憋气、夜间呼吸暂停、梦游、遗尿和白昼嗜睡,还可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继发症,如高血压、心脏肥大、心律不齐,30%患者肺功能检查有不同程度慢性肺损伤,此外尚有情绪压抑及健忘等,人体中,舌下神经支配舌内肌和舌外肌以及颏舌骨肌的活动。在受舌下神经支配的这些肌肉中,颏舌肌和颏舌骨肌是膨胀上气道所涉及的主要肌肉,颏舌肌的收缩使舌伸出,因此,膨胀气道;通常已知的是,通过刺激舌下神经的主分支,使得吸入的空气流量加倍;刺激内侧支几乎具有同样有效,并且优于刺激其他分支。已经试图经由直接电刺激舌下神经而提高人体在睡眠期间的上气道开放性。
[0003]而传统的鼾症治疗装置都是需要连接有导线,通过线路进行电流的刺激调节控制,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不方便,翻身或者移动极易造成线路断开;而且传统的鼾症治疗设备无法实现恒定电流的输出和恒定电压的输出,而由于不同患者的皮肤阻抗不一致,造成治疗设备的输出电流也不一致,这就导致患者在鼾症治疗的过程中,效果不一,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鼾症治疗体验,进一步讲,传统的鼾症治疗装置用的是变压器输出电路,这种电路结构治疗装置结构体积较大,患者使用非常不便,而且限制了鼾症治疗装置结构的空间缩小合理性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该设备无输出导线,直接将感应电极贴附在患者舌下,进而通过贴在患者颏下的外置电源一直恒流供电,内部感应电极无线接收到感应电流,进而在PWM控制桥电路的作用下,保持恒定电流直接刺激舌下神经及肌肉,刺激颏舌肌收缩解除上气道阻塞,同时锻炼颏舌肌,从而大大提高了鼾症治疗的效果。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和反馈刺激前端,所述反馈刺激前端包括采样电极以及与所述采样电极相连的外置电源,且所述采样电极内设置有用于储能的储电模块、用于采集感应信号和接收治疗仪信号反馈的信号传输模块以及用于接收反馈信号数据并进行实时调整的电流刺激模块,所述治疗仪包括控制箱、设置在控制箱内且集成有PWM控制桥电路的单片机以及与所述单片机电性相连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箱包括箱盖和箱体,且所述箱盖与箱体通过电磁锁连接固定,且在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IC卡感应区,所述IC卡感应区与所述电磁锁电性连接实现信号的开锁和闭合控制,所述单片机
包括用于接收采样电极采样用户皮下组织信号的信号接收器、用于识别处理采样信号的采样电阻、用于对采样电极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运算放大器、用于对电极采样信号的电流进行放大处理的三极管、用于调节输出恒定且稳定电流大小的调压模块以及用于对用户使用电极组织采样和调节恒流刺激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的数据存储模块。
[0007]优选的,所述外置电源为柔性无线充电电源板,且所述柔性无线充电电源板对采样电极进行无线充电。
[0008]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柔性无线充电电源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粘贴片。
[0009]优选的,所述采样电极与所述治疗仪通过5G网络传输协议或者蓝牙传输协议实现信号的双向传输。
[0010]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内还包括PWM1电路控制模块和PWM2电路控制模块,所述PWM1电路控制模块包括PWM1

1电路端和PWM1

2电路端;所述PWM2电路控制模块包括PWM2

1电路端和PWM2

2电路端。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极管包括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和Q5三极管;单片机的电路控制原理:正向控制桥电路的信号控制流程包括:PWM1

1电路端和PWM1

2电路端的两路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控制,且Q2三极管和Q5三极管导通;PWM2

1电路端和PWM2

2电路端的两路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控制,且Q3三极管和Q4三极管关闭;负向控制桥电路的信号控制流程包括:PWM1

1电路端和PWM1

2电路端的两路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控制,且Q2三极管和Q5三极管关闭;PWM2

1电路端和PWM2

2电路端的两路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控制,且Q3三极管和Q4三极管导通。
[0012]优选的,在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IC卡感应区电性相连的用户ID识别模块,且所述用户ID识别模块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为SD存储卡。
[0014]优选的,在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微型锂电源。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采样电极无线充电的方式,无输出导线,直接将采样电极贴附在患者舌下,进而通过贴在患者颏下的外置电源一直恒流供电,内部采样电极无线接收到感应电流,反馈刺激前端包括采样电极和外置无线充电电源,外置电源为柔性无线充电电源板,且柔性无线充电电源板对采样电极进行无线充电,并通过粘贴片贴附在颏下,柔性无线充电电源板自身重量较轻,体积较小,能够保持较强的稳定性,采样电极内的储电模块用于储能接收无线充电的电能,信号传输模块,用于电极采集感应信号和接收治疗仪信号反馈,电流刺激模块用于接收反馈信号数据并对用户进行实时的电流刺激调整,进而达到治疗鼾症的目的;
[0017]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治疗仪包括控制箱、单片机和控制开关,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控制箱的箱盖与箱体通过电磁锁连接固定,且在箱体上还设置有IC卡感应区,用户通过等级个人信息授权权限的IC卡、IC卡感应区与电磁锁电性连接实现电磁锁信号的开锁和闭合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设置控制箱内且集成有PWM控制桥电路的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电性相连的控制开关,用户通过IC卡在ID识别模块与IC卡感应区的配合作用下,打开控制箱的同时实现用户数据的记录存储,进而在控制开关的启动作用下,实现整体的鼾症治疗进程,防止误操作,同时更换原有变压器输出电路为PWM控
制桥输出电路,体积更小,给治疗设备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待使用,也做到了治疗设备的尽可能方便和便携;
[0018]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集成有PWM控制桥电路的单片机,实现了该鼾症治疗设备通过PWM控制桥电路中的四个三极管模拟输出交流复合波信号的治疗效果,复合波在治疗鼾症方面具有不易耐受、更舒适、刺激深度更深等优质特点,设置信号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1)和反馈刺激前端(2),所述反馈刺激前端(2)包括采样电极(3)以及与所述采样电极(3)相连的外置电源(4),且所述采样电极(3)内设置有用于储能的储电模块(31)、用于采集感应信号和接收治疗仪(1)信号反馈的信号传输模块(32)以及用于接收反馈用于信号数据并进行实时电流刺激调整的电流刺激模块(33),所述治疗仪(1)包括控制箱(5)、设置在控制箱(5)内且集成有PWM控制桥电路的单片机(6)以及与所述单片机(6)电性相连的控制开关(7),所述控制箱(5)包括箱盖(51)和箱体(52),且所述箱盖(51)与箱体(52)通过电磁锁(53)连接固定,且在所述箱体(52)上还设置有IC卡感应区(54),所述IC卡感应区(54)与所述电磁锁(53)电性连接实现信号的开锁和闭合控制,所述单片机(6)包括用于接收采样电极(3)采样用户皮下组织信号的信号接收器(61)、用于识别处理采样信号的采样电阻(62)、用于对采样电极(3)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运算放大器(63)、用于对电极采样信号的电流进行放大处理的三极管(64)、用于调节输出恒定且稳定电流大小的调压模块(65)以及用于对用户使用电极组织采样和调节恒流刺激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的数据存储模块(6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皮下植入型鼾症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电源(4)为柔性无线充电电源板(41),且所述柔性无线充电电源板(41)对采样电极(3)进行无线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瑾汪薛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现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