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地震灾害的助老避难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74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地震灾害的助老避难床结构,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包括床壳,左右床板。床头和左右床板共同组成的避难区域。所述床板,床板避难区域内设有物资储存空间,为避难者避难时提供应急物资。左右两床板对称分布可以绕着各自的固定轴转动,右床板绕固定轴随电机转动,在由连杆机构组成的传动装置的控制下两床板运动关于床的中心面对称。电机装配在床壳尾部所组成的空间中。助起装置由一块三折床板组成,与丝杆螺母、丝杆配合使得助起板通过遥控或自带的按键上下运动帮助老年人或残疾人起身;其三折板结构可以保证助其装置与防护装置不发生干涉。在床壳一侧开有逃生暗门采用折叠门设计。允许用户主动逃生。同时装置内具有多种感应器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灵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护用户在灾害时减少伤害,延长等待救援时间允许避难者主动逃生同时具有灵活性高反应快质量轻成本低等特点。高反应快质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地震灾害的助老避难床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防地震灾害的助老避难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人类生命安全来讲,地震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威胁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夜间发生的地震,由于人们大都在熟睡,一旦发生地震,由于逃生时间仅有宝贵的15~20s,即使在白天要安全撤出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往往也不太容易。因此,在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就是就地寻求安全的生存空间,等待救援。
[0003]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产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将智能引入“床”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的行为和心理体验,使“智能”与传统床相结合。因此,我们根据用户的体型、睡姿和睡眠状态,借助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检测信息,将床体周围相关的各类信息,如:温度、湿度、睡眠周期、心率变化等,集中反馈,并以数据反馈为基础,为使用者提供更舒适、健康、便捷、高效的服务。
[0004]查阅国内外资料,目前智能床主要集中在几种类型:多功能护理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助老避难床,包括床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壳右侧开有右侧开槽(9),所述暗门是由床壳(1)右边所开的槽(9)、床壳(1)中固定的滑轨(15)和可沿滑轨运动的折叠门(10)组成,折叠门(10)沿着床壳(1)上的滑轨(15)进行开和关的运动,所述的左床板(6)、右床板(2)绕床轴(16)转动和床壳(1)组成地震防护模块旋转组成梯形安全区域,床壳(1)内部空间用于储存紧急物资。所述床壳尾部设有电机箱用于安放电机(20),所述电机底座与床壳(1)固定,通过万向节(18)与床轴(16)相连接转动。所述左床板(2)转动通过床壳(1)中床头位置处安装的传动杆组带动右床板(6)转动。所述传动杆组由长杆(21)、中杆(23)、短杆(25)组成。所述左床板(6)和右床板(2)头部位置带有凹槽用于安放辅助起行装置的三折助起板(4)。所述辅助起行装置是由三折板助起板(4)与丝杆(13)、连杆组(15)、步进电机(11)组成电机旋转带动三折助起板(4)上升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智能助老避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箱内安装有单片机控制系统(22)。所述电机(20)、助起装置的步进电机(11)、感应模块、按键(26)、左床板(2)、右床板(6)中的电加热器均与单片机控制系统(2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智能助老避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壳(1)与电机(20)相固定,电机(20)通过万向节(18)与床板轴(16)连接。床板轴(16)通过长杆(21)、中杆(23)、短杆(25)组成的传动系统。所述床壳(1)右侧开有槽(9)内有滑轨(15),在所述床壳(1)头部位置与助起装置的固定板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智能助老避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装置左床板(2)和右床板(6)与床板轴(16)固定。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尊浩胡懿成程建华黄靖谷伟长王井霞刁炜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