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塔维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768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塔维修方法,涉及电力设备维护技术领域。包括依次拆除待维修塔的间隔棒,为待维修塔的中层横担主材及下横担底主材处和待维修塔的相邻塔设置临时补强拉线;在相邻塔上挂设滑车,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滑车的滑槽内,安装相邻塔的过轮临锚;通过待维修塔的主材和滑车,将导地线分相依次降至最低点,并固定在待维修塔的塔身主材上,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为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组立新的塔材,完成维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不更换导地线,快速更换输电塔的塔材,保证了线路供电可靠性,避免了线路停电过长带来的各种巨大损失,只更换部分塔材,避免了整体更换输电塔成本过高、时间过长等问题,便于及时消缺安全隐患。患。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塔维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输电塔维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输电塔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角钢组焊成的四棱锥形的塔状结构构成。由于地质条件和铁塔地基的变化,会造成输电塔的倾斜,给输电线路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输电塔塔材变形,会造成铁塔受力不均产生倾斜,存在倒塔、断线、电网瘫痪等高风险,严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但同时输电塔的重量较大,且塔上连接有高压输电线,这就给输电线铁塔的倾斜修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如何快速地对输电塔形变的塔材进行维修,成为消除输电线路安全的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塔维修方法,实现不更换导地线,快速更换输电塔的塔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塔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依次拆除待维修塔小号侧至大号侧的间隔棒,为所述待维修塔的中层横担主材及下横担底主材处和所述待维修塔的相邻塔设置临时补强拉线;
[0006]在所述相邻塔上挂设滑车,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所述滑车的滑槽内,安装相邻塔的过轮临锚;
[0007]通过所述待维修塔的主材和所述滑车,将导地线分相依次降至最低点,并固定在待维修塔的塔身主材上,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
[0008]为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组立新的塔材,完成维修。
[0009]优选地,所述在所述相邻塔上挂设滑车,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所述滑车的滑槽内,安装相邻塔的过轮临锚,还包括:
[0010]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所述滑车的滑槽内前,卸导地线负荷;
[0011]按照甲线下相、甲线中相、乙线下相、甲线上相、乙线中相、乙线上相、光缆、地线的顺序进行松线;
[0012]将导地线的间隔棒和防震锤拆除后将导地线提升放入所述滑车的滑槽内。
[0013]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待维修塔的主材和所述滑车,将导地线分相依次降至最低点,并固定在待维修塔的塔身主材上,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还包括:
[0014]拆除挂点后将导地线缓慢放松,直至完全没有张力;
[0015]将导地线固定在待维修塔的主材上,拆除导地线金具及绝缘子串;
[0016]对所述维修塔的根开范围的三相导线进行包胶封口。
[0017]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维修塔的根开范围的三相导线进行包胶封口,还包括:
[0018]采用内径大于等于30mm,厚度大于等于2.5mm,长度1.5m至2.5m的水管剖口对所述三相导线进行包胶;
[0019]用胶布螺旋型缠绕包胶后的所述三相导线进行封口。
[0020]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待维修塔的主材和所述滑车,将导地线分相依次降至最低点,并固定在待维修塔的塔身主材上,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还包括:
[0021]采用抱杆分解逐条拆塔技术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
[0022]将所述抱杆升至所述待维修塔的塔头处,固定抱杆临时拉线;
[0023]对地线支架及导线横担进行分片或分段拆除。
[0024]优选地,所述对地线支架及导线横担进行分片或分段拆除,还包括:抱杆顶挂起重滑车,用钢丝绳进行起吊,使所正拆除的角铁受力,松出角铁上的螺栓,松拖钢丝绳使角铁放至地面。
[0025]优选地,所述对地线支架及导线横担进行分片或分段拆除,还包括:采用绞磨做为动力来拆除重量超过300公斤的主材。
[0026]优选地,所述对地线支架及导线横担进行分片或分段拆除,还包括:自上而下进行塔材的拆卸工作。
[0027]优选地,所述为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组立新的塔材,完成维修,还包括:将需要维修段分为上段和下段;自下往上组立所述上段的塔材,自上而下组立下段的塔材。
[0028]优选地,所述为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组立新的塔材,完成维修,还包括:在组立新的塔材的过程中,保持导地线安装位置,调整导地线的弧垂。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塔维修方法,包括依次拆除待维修塔小号侧至大号侧的间隔棒,为所述待维修塔的中层横担主材及下横担底主材处和所述待维修塔的相邻塔设置临时补强拉线;在所述相邻塔上挂设滑车,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所述滑车的滑槽内,安装相邻塔的过轮临锚;通过所述待维修塔的主材和所述滑车,将导地线分相依次降至最低点,并固定在待维修塔的塔身主材上,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为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组立新的塔材,完成维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不更换导地线,快速更换输电塔的塔材,保证了线路供电可靠性,避免了线路停电过长带来的各种巨大损失,只更换部分塔材,避免了整体更换输电塔成本过高、时间过长等问题,便于及时消缺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某一实施例提供的输电线路双回路终端塔维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某一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塔维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塔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10,依次拆除待维修塔小号侧至大号侧的间隔棒,为待维修塔的中层横担主材及下横担底主材处和待维修塔的相邻塔设置临时补强拉线。一般从电源端开始编号1、2、3一直到受电端。大号侧就是指杆塔面向受电端的那档,小号侧则相反。临时补强拉线主要作用是平衡导线单边挂线后架空线的张力,使耐张杆在紧线时保持平衡和稳定,如果在紧线时不打临时拉就有可能会发生倒断杆事故。
[0035]S120,在相邻塔上挂设滑车,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滑车的滑槽内,安装相邻塔的过轮临锚。
[0036]步骤S120还包括: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滑车的滑槽内前,卸导地线负荷;按照甲线下相、甲线中相、乙线下相、甲线上相、乙线中相、乙线上相、光缆、地线的顺序进行松线;将导地线的间隔棒和防震锤拆除后将导地线提升放入滑车的滑槽内。
[0037]S130,通过待维修塔的主材和滑车,将导地线分相依次降至最低点,并固定在待维修塔的塔身主材上,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
[0038]步骤S130还包括:拆除挂点后将导地线缓慢放松,直至完全没有张力;将导地线固定在待维修塔的主材上,拆除导地线金具及绝缘子串;对维修塔的根开范围的三相导线进行包胶封口。为了达到更好的包胶封口效果,采用内径大于等于30mm,厚度大于等于2.5mm,长度1.5m至2.5m的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塔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依次拆除待维修塔小号侧至大号侧的间隔棒,为所述待维修塔的中层横担主材及下横担底主材处和所述待维修塔的相邻塔设置临时补强拉线;在所述相邻塔上挂设滑车,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所述滑车的滑槽内,安装相邻塔的过轮临锚;通过所述待维修塔的主材和所述滑车,将导地线分相依次降至最低点,并固定在待维修塔的塔身主材上,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为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组立新的塔材,完成维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相邻塔上挂设滑车,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所述滑车的滑槽内,安装相邻塔的过轮临锚,还包括:将导地线分别归于所述滑车的滑槽内前,卸导地线负荷;按照甲线下相、甲线中相、乙线下相、甲线上相、乙线中相、乙线上相、光缆、地线的顺序进行松线;将导地线的间隔棒和防震锤拆除后将导地线提升放入所述滑车的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待维修塔的主材和所述滑车,将导地线分相依次降至最低点,并固定在待维修塔的塔身主材上,拆除待维修塔需要维修段的塔材,还包括:拆除挂点后将导地线缓慢放松,直至完全没有张力;将导地线固定在待维修塔的主材上,拆除导地线金具及绝缘子串;对所述维修塔的根开范围的三相导线进行包胶封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塔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维修塔的根开范围的三相导线进行包胶封口,还包括:采用内径大于等于30mm,厚度大于等于2.5mm,长度1.5m至2.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衍庆罗楚楠丘丹谢争云王明新谭嗣廖子毅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