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764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属于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其包括:道路本体,设置在所述道路本体两侧的路沿,以及设置在两侧所述路沿的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设置有清扫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及施工方法,能够通过安装在道路本体两侧雨水收集装置的清扫机构对雨水收集装置上的过滤板进行清理,从而在无需撬开雨水收集装置上雨水篦子的情况下对过滤板进行清理,以保证过滤板的正常进水。正常进水。正常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排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需要考虑道路的排水功能,目前常在道路的两侧地下挖设与城市排水管路连通的下水道,并在路面预留与下水道垂直通的收集槽。为减少雨水携带的树叶、石块等杂物堵塞收集槽和下水道的情况,同时防止行人失足掉入收集槽,在收集槽的顶部通常盖有雨水篦子,道路雨水通过雨水篦子上的孔洞流入收集槽,同时大体积树叶和石块被阻拦在雨水篦子上表面。
[0003]在部分城市中,为对雨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在雨水篦子下方还安装有过滤板,通过过滤板的二次过滤能够进一步减少落入收集槽和下水道的杂物,同时便于雨水的后续回收利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雨水中所携带的大体积的树叶等杂物虽大部分被雨水篦子所阻挡,但是部分小体积的树叶等杂物依旧能够经雨水篦子掉落至过滤板并在过滤板表面堆积,随着堆积杂物的增多,过滤板的进水效率也逐渐降低,从而影响过滤板的正常使用和收集槽的排水功能,且由于清理过滤板需要撬开上方的雨水篦子,从而给过滤板的清理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清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及施工方法,能够通过安装在道路本体两侧雨水收集装置的清扫机构对雨水收集装置上的过滤板进行清理,从而在无需撬开雨水收集装置上雨水篦子的情况下对过滤板进行清理,以保证过滤板的正常进水。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及施工方法,包括道路本体,设置在所述道路本体两侧的路沿,以及设置在两侧所述路沿的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设置有清扫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本体顶面承接的雨水流至两侧的路沿后,通过路沿的雨水收集装置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在雨水收集装置因雨水中携带的杂物而进水效率降低时,通过清扫机构能够便于对雨水收集装置进行清理。
[0008]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路沿顶部的收集槽,设置在所述收集槽底壁的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收集槽顶部的雨水篦子,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雨水篦子下方、且与所述收集槽内侧壁相抵接的过滤板,其中,所述雨水篦子上开设有多个粗滤孔,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精滤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本体顶面所承接的雨水留至两侧路沿后,通过路沿的雨水篦子雨水能够下流至收集槽中,并通过开设在雨水篦子上的粗滤孔对雨水所携带的杂物进行初步过滤,随后流至过滤板的雨水经开设在过滤板的精滤孔进行二次过滤,最
后雨水汇集在收集槽的底壁,并通过排水管排出,从而对雨水进行过滤收集。
[0010]优选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槽内侧壁的转动杆,开设在所述收集槽远离所述道路本体一侧的活动腔,以及开设在所述活动腔与所述收集槽间、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其中,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下方,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滑槽相适配且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道路本体的一端通过所述滑槽伸入所述活动腔,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活动腔的一端铰接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套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底部与所述活动腔底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杆的顶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朝向所述收集槽方向延伸,所述收集槽靠近所述活动腔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所述推板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槽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上方。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水较为丰沛时,经雨水篦子和过滤板过滤后的雨水能够对位于过滤板下方的转动杆进行冲击,从而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在转动杆转动时,转动杆带动端部的滑套沿导杆滑动,同时,导杆在滑套的驱动下在活动腔的底壁滑动,推板跟随导杆横向运动。由于插槽与推板配合,因此推板能够通过插槽进入收集槽,并将过滤板顶面的杂物推至过滤板的一侧,从而减少过滤板表面堆积的杂物,维持过滤板的正常进水。
[0012]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顶部与所述过滤板的底部相抵接,所述收集斗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道路本体一侧的上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上的电磁阀关闭时,收集斗能够存储经雨水篦子和过滤板过滤的雨水,在电磁阀打开后,收集斗内的雨水从出水口流出,并冲击转动杆靠近道路本体的一侧,通过蓄水再排水的方式能够提高雨水收集装置所收集的雨水对转动杆的瞬时驱动力,从而提高对清扫机构整体的驱动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道路本体包括防渗层,铺设在所述防渗层顶部的透水底层,以及铺设在所述透水底层顶部的透水面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面层顶部的雨水能够下渗至透水底层,同时由于透水底层的底部铺设有防渗层,因此能够将下渗至透水底层的雨水存储在透水底层中。
[0016]优选的,所述透水底层埋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外壁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槽相连通,且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道路本体的一侧位于所述导流管输出端的下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通过进水孔能够收集透水面层下渗至透水底层内的雨水,并将雨水引导至转动杆靠近道路本体一侧的上方,从而利用导流管输送的雨水辅助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清扫机构整体运作。
[0018]优选的,所述粗滤孔与所述精滤孔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粗滤孔与精滤孔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因此能够减少雨水所携带的杂物通过粗滤孔直接覆盖在精滤孔上,从而造成精滤孔被杂物覆盖,导致进水效率降低的情况。
[002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收集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用于所述转动杆复位的扭簧。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通过转轴能够在收集槽的内侧壁转动,同时,转动杆通过转轴上套设的扭簧能够自动复位,从而使得清扫机构在清扫完毕后能够自动复位,
以便清扫机构的再次使用。
[0022]优选的,所述透水面层的顶面设置有中部隆起的凸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面层顶面接收的雨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凸面流向道路本体两侧的雨水篦子,从而提高雨水收集装置的雨水收集效率,并加快透水面层的排水。
[002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道路本体;S2.在道路本体的两侧筑造沿道路本体延伸方向延伸的路沿;S3.在两侧路沿建造雨水收集装置;S4.在雨水收集装置内安装用于清理雨水收集装置的清扫机构。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道路本体两侧筑造带有雨水收集装置的路沿,同时通过安装在雨水收集装置的清扫机构能够对雨水收集装置进行清理,从而减少雨水收集装置因杂物覆盖而进水效率降低的情况。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设置在所述道路本体(1)两侧的路沿(14),以及设置在两侧所述路沿(14)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设置有清扫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路沿(14)顶部的收集槽(3),设置在所述收集槽(3)底壁的排水管(33),设置在所述收集槽(3)顶部的雨水篦子(31),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雨水篦子(31)下方、且与所述收集槽(3)内侧壁相抵接的过滤板(32),其中,所述雨水篦子(31)上开设有多个粗滤孔(311),所述过滤板(32)上开设有多个精滤孔(3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槽(3)内侧壁的转动杆(4),开设在所述收集槽(3)远离所述道路本体(1)一侧的活动腔(9),以及开设在所述活动腔(9)与所述收集槽(3)间、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91),其中,所述转动杆(4)位于所述过滤板(32)的下方,所述转动杆(4)与所述滑槽(91)相适配且所述转动杆(4)远离所述道路本体(1)的一端通过所述滑槽(91)伸入所述活动腔(9),所述转动杆(4)靠近所述活动腔(9)的一端铰接有滑套(5),所述滑套(5)滑动套设有导杆(6),所述导杆(6)的底部与所述活动腔(9)底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杆(6)的顶部设置有推板(7),所述推板(7)朝向所述收集槽(3)方向延伸,所述收集槽(3)靠近所述活动腔(9)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所述推板(7)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槽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过滤板(32)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3)的内侧壁设置有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建达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