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51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包括灌溉装置主体,所述灌溉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输出肥液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固定有与出水管外壁一体成型的喷灌支管,所述喷灌支管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洒水口,所述喷灌支管靠近洒水口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上固定块,所述喷头上通过安装组件设置有与上固定块上表面扣接的L形杆。通过上述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通过L形杆和固定块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喷头固定在喷灌支管上,且便于工作人员将喷头取下,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洒水口进行清洁。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洒水口进行清洁。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洒水口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灌溉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进行灌溉。现有的管道系统在通过管道运输肥液进行灌溉作物时,经过长时间的灌溉后,喷头附近容易堆积凝固的肥料,但现有的喷头大多采用螺纹结构固定在洒水管道上,不便于取下,不利于对喷头的清洁。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076036U的中国技术中公开了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包括混肥罐,所述混肥罐的顶端嵌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铰接有吊环,所述顶盖的底部侧壁螺栓固定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混肥罐的内侧壁螺栓固定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两侧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吸肥管和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位于混肥罐的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输液管远离潜水泵的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远离混肥罐的一端设有灌溉施肥机构。
[0004]但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经过长时间的灌溉后,洒水管末端洒水口附近容易堆积凝固的肥料,但现有的喷头大多采用螺纹结构固定在洒水管道上,不便于取下,不利于工作人员对洒水口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凝固的肥料堆积在喷头附近但喷头不便于取下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包括灌溉装置主体,所述灌溉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输出肥液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固定有与出水管外壁一体成型的喷灌支管,所述喷灌支管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洒水口,所述喷灌支管靠近洒水口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上固定块,所述喷头上通过安装组件设置有与上固定块上表面扣接的L形杆。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灌溉装置主体侧壁并螺纹连接,所述灌溉装置主体与出水管的螺纹连接处缠绕有密封胶带;所述灌溉装置主体内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与出水管内壁螺纹连接的套管以及套设于套管外侧的过滤网袋,所述过滤网袋的袋口位于套管的外螺纹与出水管的外螺纹之间。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L形杆上表面与L形杆靠近喷灌支管轴线一侧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上表面贴合并固定有密封圈。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弧形表面,所述喷灌支管下端面开设有与密封圈顶部配合的弧形凹槽。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块和安装组件均设有两组。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与喷头外壁固定的下固定块以及与L形杆下端固定的圆板体,所述下固定块内开设有与圆板体转动连接的柱形槽,所述下固定块上表面开设有供L形杆下端穿过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柱形槽连通。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柱形槽内底壁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径小于柱形槽的内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安装槽内底壁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下表面固定。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扭簧内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有套杆和套筒组成。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头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硅胶圈,且所述环形槽的内环为正六边形。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申请中,由于灌溉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输出肥液的出水管,且出水管上固定有与出水管外壁一体成型的喷灌支管,喷灌支管的下端设置有喷头,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洒水管末端喷头附近容易堆积凝固的肥料,此时工作人员需握住喷头,随后旋转喷头,以此将喷头从喷灌支管上取下进行清理。当清理结束后,工作人员只需将L形杆的上表面和上固定块的下表面对齐,并向喷头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即可将喷头重新固定到喷灌支管上。相对于传统的螺旋连接的喷头操作更简单并且便于取下,同时耗时更短,能有效的提高灌溉的效率。
[0019]2、本申请中,由于喷头上表面贴合并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阻挡了水流渗漏出喷头和喷灌支管的连接处,降低了水流渗漏的概率,同时由于密封圈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弧形表面,且喷灌支管下端面开设有与密封圈顶部配合的弧形凹槽,当水流通过喷头和喷灌支管的连接处时,水流需通过向上凸起的密封圈才能流向喷头外,更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0020]3、本申请中,由于喷头外壁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安装有硅胶圈,硅胶圈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工作人员需开启喷头时,在工作人员握住硅胶圈的过程中,硅胶圈增大了手部和喷头之间的静摩擦作用力上限,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旋转喷头时打滑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中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喷灌支管和出水管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硅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用于凸显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为:1、灌溉装置主体;11、出水管;111、密封胶带;2、喷灌支管;21、上固定块;3、喷头;31、L形杆;311、倾斜面;32、洒水口;33、密封圈;331、弧形凹槽;4、安装组件;41、
下固定块;42、圆板体;43、柱形槽;44、连通孔;45、安装槽;46、扭簧;5、伸缩杆;51、套杆;52、套筒;6、环形槽;61、硅胶圈;7、过滤组件;71、套管;72、过滤网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
[0028]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包括灌溉装置主体1、出水管11、喷灌支管2、喷头3、上固定块21、L形杆31和安装组件4。喷灌装置主体为附有上盖的罐状结构,且喷灌装置主体的中轴线竖直。出水管11为轴线水平的圆管状结构,出水管11的一端与喷灌装置主体侧壁连通。喷灌支管2为轴线竖直的圆管状结构,喷灌支管2的内径小于出水管11的内径,且喷灌支管2上端与出水管11底部一体成型并连通。
[0029]喷头3位于喷灌支管2底部,其横截面为圆形,喷头3的轴线与喷灌支管2的轴线重合,喷头3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洒水口32,以此便于对蔬果进行灌溉。上固定块21为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包括灌溉装置主体(1),所述灌溉装置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输出肥液的出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1)上固定有与出水管(11)外壁一体成型的喷灌支管(2),所述喷灌支管(2)的下端设置有喷头(3),所述喷头(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洒水口(32),所述喷灌支管(2)靠近洒水口(32)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上固定块(21),所述喷头(3)上通过安装组件(4)设置有与上固定块(21)上表面扣接的L形杆(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1)的一端贯穿灌溉装置主体(1)侧壁并螺纹连接,所述灌溉装置主体(1)与出水管(11)的螺纹连接处缠绕有密封胶带(111);所述灌溉装置主体(1)内安装有过滤组件(7),所述过滤组件(7)包括与出水管(11)内壁螺纹连接的套管(71)以及套设于套管(71)外侧的过滤网袋(72),所述过滤网袋(72)的袋口位于套管(71)的外螺纹与出水管(11)的外螺纹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杆(31)上表面与L形杆(31)靠近喷灌支管(2)轴线一侧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3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上表面贴合并固定有密封圈(3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蔬果无土栽培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研飞魏斌孟颖钱春桃毕研胜倪维晨王志丰唐政辉张戟徐进殷峰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