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45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底部设有多个滚轮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一侧的配重砂箱;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上部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背离所述配重砂箱一侧悬挑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节约工期,无需搭设落地式脚手架,无需组装体型庞大的移动桁,该结构体积较小、自重较轻、组装及吊装方便快捷,移动周转效率高,施工效率高;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临边结构工程施工;安全可靠,通过配重砂箱实现力矩平衡,保证其不倾覆且增加自重稳定性好;经济适用,该操作平台体积较小,耗材少、组装及吊运方便快捷,移动方便快捷可在场内高效周转大大降低施工平台搭设成本,场地占用面积小可实现多专业穿插施工降低施工成本。用面积小可实现多专业穿插施工降低施工成本。用面积小可实现多专业穿插施工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光顶楼层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常规采光顶楼层内临边结构施工,传统做法是通过搭设落地式脚手架及采用移动桁车作为施工平台进行施工。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若大于24m为危大工程,施工危险性大,并且搭拆周期长、质量管控难度大、对场地要求较高;移动桁车,桁车必须跨越采光顶,结构体量大,耗材多,制作焊接工作量大。这样导致施工效率被降低,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了解决采光顶楼层内临边结构施工通过搭设落地式脚手架及采用移动桁车作为施工平台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包括:
[0005]底部设有多个滚轮的支架;
[0006]设置于所述支架一侧的配重砂箱;
[0007]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上部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背离所述配重砂箱一侧悬挑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底板及环绕所述底板边缘设置的防护栏,所述底板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砂箱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设有爬梯。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靠近所述爬梯上端设有可开关的防护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的底部设有挡脚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砂箱的宽度与所述支架的宽度相同。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一侧设有箱框,所述配重砂箱置于所述箱框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由方钢焊接形的矩形框架。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高度为1.8m,所述操作平台长度为3m且悬挑部分的长度为1.2m。
[001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节约工期,无需搭设落地式脚手架,无需组装体型庞大的移动桁,该结构体积较小、自重较轻、组装及吊装方便快捷,移动周转效率高,施工效率高;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临边结构工程施工;安全可靠,通过配重砂箱实现力矩平衡,保证其不倾覆且增加自重稳定性好,其万向轮带有锁止装置防止其滑;经济适用,该操作平台体积较小,耗材少、组装及吊运方便快捷,移动方便快捷可在场内高效周转大大降低施工平台搭设成本,场地占用面积小可实现多专业穿插施工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的右视图。
[0020]图中:1

支架、2

配重砂箱、3

底板、4

防护栏、5

滚轮、6

爬梯、7

防护门、8

挡脚板、9

箱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2]请参考图1、2和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包括支架1、配重砂箱2和操作平台。
[0023]具体的,所述支架1为由方钢焊接形的矩形框架,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5,以使所述支架1可以移动。这里所述滚轮5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的四角处。所述滚轮5选择带有锁止功能的万向轮,具有转向灵活、稳定锁止的优点。
[0024]所述配重砂箱2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这里所述支架1一侧设有箱框9,所述配重砂箱2置于所述箱框9内。所述配重砂箱2内可填充建筑工地上的黄沙,配重重量为750kg左右。优选的,所述配重砂箱2的宽度与所述支架1的宽度相同,这样所述配重砂箱2的重力分布均匀,防止所述支架1发生侧翻。
[0025]所述操作平台固定于所述支架1上部的,所述操作平台背离所述配重砂箱2一侧悬挑设置。具体的,所述操作平台一侧与所述支架1上部重合并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另一侧悬空设置形成悬挑结构。
[0026]所述操作平台具体包括底板3及环绕所述底板3边缘设置的防护栏4,所述底板3为木模板,其铺设于所述支架1上并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栏4由角铁焊接而成,且所述防护栏4的下部与所述支架1上部焊接连接。另外所述防护栏4的底部设有挡脚板8,所述挡脚板8安装于所述防护栏4的底部,围绕所述底板3的边缘设置,防止所述操作平台上的施工工具掉落。
[0027]由于所述配重砂箱2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为了方便施工人员上下所述操作平台,所述配重砂箱2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设有爬梯6。所述爬梯6为钢爬梯,上端与所述支架1上部焊接连接、下端与所述箱框9焊接连接,施工人员通过所述爬梯6上下所述操作平台。另外所述防护栏4靠近所述爬梯6上端设有可开关的防护门7。所述防护门7与所述防护栏4通过铰链连接,以使所述防护门7可打开或关闭。
[0028]上述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的尺寸可根据楼层的具体结构确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的长宽高为1.8m*2m*1.8m;所述配重砂箱2的长宽高为0.8m*2m*0.8m,其内部填充黄沙750kg;所述防护栏4的长宽高为3m*2m*1.2m,所述操作平台长宽为3m*2m且悬挑部分的长度为1.2m。上述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的结构能够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
[0029]上述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应用于采光顶楼层施工时,所述支架1在楼层上移动,使所述操作平台的悬挑部分位于采光井内,施工人员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进行施工。
[0030]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
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0031]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多个滚轮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一侧的配重砂箱;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上部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背离所述配重砂箱一侧悬挑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底板及环绕所述底板边缘设置的防护栏,所述底板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砂箱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设有爬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靠近所述爬梯上端设有可开关的防护门。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文虎涛李应全郭建伟郭家红苗建苟德鹏杨红兵张世双柏林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