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自动卸料和回收的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25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自动卸料和回收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体、支撑底框、卸料滑框和吊装杆,集装袋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卸料滑框和支撑底框的表面固定连接,卸料滑框滑动安装于吊装杆的外侧,吊装杆的底端与支撑底框的顶面活动连接;支撑底框的外周固定安装有集束线孔,支撑底框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杆转耳。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自动卸料结构,利用吊耳和吊装立杆的分离并利用卸料拉绳的牵拉收缩支撑底框和卸料滑框的间距直至支撑底框和卸料滑框完全贴合后即可完成集装袋体内部空间的缩小,进行自动化卸料,避免由人工用锐器或刀具将集装袋底扎破卸料,而导致的集装袋不能回收,被废弃而造成浪费,造成大量白色污染。造成大量白色污染。造成大量白色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自动卸料和回收的集装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袋
,具体为一种便于自动卸料和回收的集装袋。

技术介绍

[0002]集装袋又称柔性吨袋、太空袋,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因单个集装袋所装物料的质量接近一吨,所以又称吨袋;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转场、运输,集装袋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新材料、医药等行业大宗散状粉状、颗粒、块状原料和产品的包装和转运。大容量柔性集装袋的开始广泛地使用,其使用方便、易于整体装卸且牢固耐用,目前已成为通用包装品,然而,现有的包装袋大多存在抗拉伸强度低、物理强度不高不好等问题,同时集装袋在长时摩擦时较易自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制备工艺都比较简单,制造的包装袋不能满足高要求的使用场合。
[0003]现有集装袋的上部一般配有四个或二个软带制吊耳,卸料时用叉车或吊车将集装袋吊起,对准料槽或其它容器的口,需要人工用锐器或刀具多次划破,集装袋底部被划破,如被废弃,不但不环保,还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重新缝补回收利用,则大幅度增加了成本,如被废弃,不但不环保,还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重新缝补回收利用,则大幅度增加了成本,另一种方式是由人工打开袋体底部料口系绳或,物料可自行落下,至完成卸料。这种卸料方式具有以下弊端: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的集装袋,做工复杂,造价高,价格是底部没有卸料口集装袋的二至三倍;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操作失误容易发生人身危险。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自动卸料和回收的集装袋,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集装袋卸料困难且难以回收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自动卸料和回收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体、支撑底框、卸料滑框和吊装杆,所述集装袋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卸料滑框和支撑底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滑框滑动安装于吊装杆的外侧,所述吊装杆的底端与支撑底框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框的外周固定安装有集束线孔,所述支撑底框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杆转耳,所述吊装杆包括吊装立杆和吊耳,所述吊装立杆的底端与立杆转耳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吊装立杆的顶端开设有与吊耳底端相适配的吊耳滑槽,所述卸料滑框的外周固定安装有卸料滑套并通过卸料滑套滑动套接于吊装立杆的外侧;所述卸料滑框的外周固定安装有卸料过孔,所述卸料滑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卸料拉绳,所述卸料拉绳的另一端依次贯穿集束线孔和卸料过孔后与吊耳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装袋体包括内膜层和外针织袋层,所述外针织袋层通过圆织机,将经丝和纬丝交叉编织,形成编织布,其经密度在13根/5cm之间,其纬密度在12根/5cm之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高密度经纬编织形成外针织袋层从而提高集装袋体的结构强度,用于大质量物料的装运,可进行重复使用。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膜层为一次性PET薄膜层结构,且内膜层的顶端与集装袋体的定边内侧粘接贴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一次性PET薄膜进行各种物料与外针织袋层的隔离,避免物料污染外针织袋层,造成各种物料混合污染。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束线孔和卸料过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数量一一对应,所述集束线孔位于支撑底框中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束线孔和卸料过孔进行卸料拉绳的运动导向,卸料拉绳的一端跟随集束线孔的下落牵引卸料滑框沿吊装立杆的表面向下滑动,从而使得卸料滑框和支撑底框进行相互靠近运动卸料,利用物料重力自动卸料,卸料动作迅速。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滑套的内部设有滑动套接于吊装立杆外侧的胶套,且卸料滑套与吊装立杆之间设有滑动阻尼。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卸料滑套与吊装立杆之间的滑动阻尼保持卸料滑框的相对位置稳定并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底框呈全等三角状框架结构,所述集装袋体呈圆柱状集装袋结构,所述卸料滑框呈圆环状结构,且卸料滑框为铝合金材质构件,所述支撑底框和吊装杆为低碳钢材质构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柱状集装袋在装填物料后其重量可通过支撑底框的进行支撑,避免集装袋体和卸料滑框处结构断接,优化集装袋整体承力布局,提高其装运能力。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底框的内侧固定连接刚性拉绳,所述刚性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为数显式拉力计结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集装袋体进行物料的装填后,物料重力下落抵压拉力计,拉力计和刚性拉绳之间的刚性牵拉进行集装袋装填物料质量的测定。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装袋体的底面与拉力计的顶面滑动贴合,减小集装袋体的底面与拉力计的顶面摩擦对测量的误差干扰。
[0019]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自动卸料结构,利用吊耳和吊装立杆的分离并利用卸料拉绳的牵拉收缩支撑底框和卸料滑框的间距直至支撑底框和卸料滑框完全贴合后即可完成集装袋体内部空间的缩小,进行自动化卸料,避免由人工用锐器或刀具将集装袋底扎破卸料,而导致的集装袋不能回收,被废弃而造成浪费,造成大量白色污染。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分离式框架结构和集装袋体结构,利用卸料滑框与袋口的连接进行吊装,利用支撑底框和吊装杆进行主体重量的承受,通过卸料滑框和支撑底框的相对间距的调整即可进行该集装袋容积的调节,且可通过吊装杆的折叠在集装袋卸料后完成集装袋的收纳重复回收利用,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便于大面积推广。
[002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支撑底框的表面设置拉力计和刚性拉绳结构,利用集装袋体进行物料的装填后,物料重力下落抵压拉力计,拉力计和刚性拉绳之间的刚性牵拉进行集装袋装填物料质量的测定,从而自动测量装填料的质量,提高该集装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装袋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卸料折叠展示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吊装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撑底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撑底框底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00、集装袋体;200、支撑底框;210、集束线孔;220、立杆转耳;230、拉力计;240、刚性拉绳;300、卸料滑框;310、卸料过孔;320、卸料滑套;400、吊装杆;410、吊装立杆;420、吊耳;411、吊耳滑槽;500、卸料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自动卸料和回收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袋体(100)、支撑底框(200)、卸料滑框(300)和吊装杆(400),所述集装袋体(10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卸料滑框(300)和支撑底框(20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滑框(300)滑动安装于吊装杆(400)的外侧,所述吊装杆(400)的底端与支撑底框(200)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框(200)的外周固定安装有集束线孔(210),所述支撑底框(20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杆转耳(220),所述吊装杆(400)包括吊装立杆(410)和吊耳(420),所述吊装立杆(410)的底端与立杆转耳(220)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吊装立杆(410)的顶端开设有与吊耳(420)底端相适配的吊耳滑槽(411),所述卸料滑框(300)的外周固定安装有卸料滑套(320)并通过卸料滑套(320)滑动套接于吊装立杆(410)的外侧;所述卸料滑框(300)的外周固定安装有卸料过孔(310),所述卸料滑套(3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卸料拉绳(500),所述卸料拉绳(500)的另一端依次贯穿集束线孔(210)和卸料过孔(310)后与吊耳(420)的底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卸料和回收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袋体(100)包括内膜层和外针织袋层,所述外针织袋层通过圆织机,将经丝和纬丝交叉编织,形成编织布,其经密度在13根/5cm之间,其纬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尧张舒婷王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