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荷不匹配的六分量大力矩天平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洞气动力测量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载荷不匹配的六分量大力矩天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风洞测力试验中普遍采用内式六分量杆式天平,该类天平的测量元件对称布置在天平校准中心前后,其共同特点是:天平校准中心与模型压心重合或者距离较小,天平各分量载荷的匹配性较好,力大于力矩载荷,力与力矩载荷的比值从几到几十不等。对于天平校准中心距模型压心较远的情况,这类天平承受很大的力矩载荷,但这类天平的力载荷通常较小,这使得天平的力矩与力载荷比值较大。对于力矩载荷很大且力矩与力载荷比值较大情况的风洞试验而言,内式六分量杆式天平无法满足力载荷小力而力矩载荷大的测量要求,造成风洞试验中模型力矩载荷大而力载荷小的测量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载荷不匹配的六分量大力矩天平,解决了风洞试验中模型力矩载荷大而力载荷小的测量困难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荷不匹配的六分量大力矩天平,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荷不匹配的六分量大力矩天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模型连接件(1)、测量元件组件(11)和固定连接件(6);所述测量元件组件(11)设置在模型连接件(1)和固定连接件(6)之间;所述测量元件组件(11)包括:力矩测量元件、第一力测量元件、第二力测量元件、第一过渡段(8)、第二过渡段(9)和第三过渡段(10);第一过渡段(8)的末尾端、第二过渡段(9)的起始端、第二过渡段(9)的末尾端、第三过渡段(10)的起始端彼此首尾相连设置,形成串联式结构;力矩测量元件设置在第一过渡段(8)的起始端,第一力测量元件设置在第二过渡段(9)的起始端和末尾端,第二力测量元件设置在第三过渡段(10)的末尾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不匹配的六分量大力矩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测量元件包括:俯仰与滚转测量元件(2)和偏航测量元件(3);所述第一力测量元件包括侧向力Z分量测量元件(4)和轴向力X分量测量元件(5);第二力测量元件包括法向力Y分量测量元件(7);第一过渡段(8)的起始端通过在其上设置的俯仰与滚转测量元件(2)和偏航测量元件(3),并与模型连接件(1)相连接,且俯仰与滚转测量元件(2)和偏航测量元件(3)呈圆周分布设置;第二过渡段(9)的起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侧向力Z分量测量元件(4);第二过渡段(9)的末尾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轴向力X分量测量元件(5);第三过渡段(10)上套装至少一个多组超静定梁,且二者套设在固定连接件(6)内,形成一体式不可拆卸的轮辐式结构,且该至少一个多组超静定梁靠近固定连接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荷不匹配的六分量大力矩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与滚转测量元件(2)进一步包括:第一测量元件(21)和第二测量元件(22);其中,第一测量元件(21)和第二测量元件(22)共同测量气动载荷的俯仰力矩Mz分量载荷和滚转力矩Mx分量载荷;所述偏航测量元件(3)进一步包括:第三测量元件(31)和第四测量元件(32);其中,第三测量元件(31)和第四测量元件(32)共同测量气动载荷的偏航力矩My分量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磊,李浩,赵忠良,徐志伟,徐扬帆,尹敏,周米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