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15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通过铰轴活动铰接有箱盖,箱盖与箱体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槽,且卡扣与卡槽相匹配,上固定有把手,箱体的下内壁上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螺纹柱,箱体内设置多组取样机构,且多组取样机构分为两层叠加,每组取样机构包括采样盒,采样盒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柱上,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箱体内整体布局紧凑,功能多样,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医疗工具均可放置并固定,实用性强,且多组取样机构的设置也能提高可采取的数量,多组取样机构与箱体的连接方式使取放都较为便捷,且不会发生侧翻现象。且不会发生侧翻现象。且不会发生侧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源性疾病是普遍存在的常见病,且疾病负担较重,在对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依靠试验室的检测技术从种类繁多的潜在病原中锁定实际病原。而现场采样即信息采集是检测的前置环节,因此确保现场采样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是确保食源性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
[0003]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涉及的样本类别包括病例样本、食物样本、水样、环境涂抹样、从业人员样本等等,而病例样本又包括粪便或肛拭子、血液、咽拭子、皮肤拭子等,并且实际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情况多样,因此需要采集的样本品类较多,需要检测人员携带种类繁多的采样器具。
[0004]而现有技术中针对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的技术人员在到达食源性疾病的爆发现场前,往往会因为需要准备较多器具而浪费时间,并且在现场的信息采集过程中,因为携带使用多个工具箱,取用器械不方便,样本的放置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且样本放置时,因采集种类多,需要的放置容器也较为多,而现有采集的容器较为单一且数量较少,同时会因为采样包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器具损坏或采集样本的撒漏,影响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的技术人员在到达食源性疾病的爆发现场前,往往会因为需要准备较多器具而浪费时间,并且在现场的信息采集过程中,因为携带使用多个工具箱,取用器械不方便,样本的放置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且样本放置时,因采集种类多,需要的放置容器也较为多,而现有采集的容器较为单一且数量较少,同时会因为采样包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器具损坏或采集样本的撒漏,影响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通过铰轴活动铰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槽,且卡扣与卡槽相匹配,所述上固定有把手,所述箱体的下内壁上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螺纹柱,所述箱体内设置多组取样机构,且多组取样机构分为两层叠加,每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采样盒,所述采样盒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柱上,所述采样盒的圆周表面固定有标签袋,所述采样盒的圆周内壁上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采样盒的上方设置有盒盖,且盒盖通过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于采样盒内,所述盒盖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柱,且第二螺纹柱与螺纹孔相匹配,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工具包。
[0008]优选的,所述工具包包括设置在其内的手套、医用口罩、医用帽、记号笔、签字笔、标签纸、记录本、酒精棉球、酒精喷瓶、酒精灯、打火机、胶带纸和医疗垃圾袋。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内壁均固定有三个等距分布的插袋。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内壁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绑带,且多个绑带均采用弹性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后内壁上部固定有多个挂扣,多个所述挂扣上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弹性连接件,且多个转轴与多个挂扣之间均设置有扭力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固定有拧把,且拧把的表层套设有橡胶套。
[0013]优选的,多个所述标签袋的上部均设置有开口,且多个标签袋均采用透明材质。
[0014]优选的,多个所述盒盖的圆周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方案中,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箱体内整体布局紧凑,功能多样,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医疗工具均可放置并固定,实用性强,且多组取样机构的设置也能提高可采取的数量,多组取样机构与箱体的连接方式使取放都较为便捷,且不会发生侧翻现象,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的技术人员在到达食源性疾病的爆发现场前,往往会因为需要准备较多器具而浪费时间,并且在现场的信息采集过程中,因为携带使用多个工具箱,取用器械不方便,样本的放置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且样本放置时,因采集种类多,需要的放置容器也较为多,而现有采集的容器较为单一,数量较少,同时会因为采样包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器具损坏或采集样本的撒漏,影响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等问题,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箱体和箱盖的活动铰接来打开或关闭整个箱体,并通过箱体和箱盖上的卡槽和卡扣进行卡接固定,打开箱体后,如需使用取样机构时,可通过取样机构内的采样盒与箱体底部的第一螺纹柱进行拧松取出,然后通过盒盖上的螺纹连接件将盒盖从采样盒上取出,此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工具包内的工具放置在采样盒内,然后通过工具包内的笔将信息具体标签写出,并通过将写好的标签纸插接至采样盒上的标签袋内,以防混淆,多组取样机构的设置也能大大提高可采取信息的数量,且两层取样机构即使多组取样机构之间上下可互相堆叠,提高了箱体内空间利用效率。
[0017]2、本方案中,在工具包可放置手套、医用口罩、医用帽、记号笔、签字笔、标签纸、记录本、酒精棉球、酒精喷瓶、酒精灯、打火机、胶带纸和医疗垃圾袋等医疗用品,每次使用后进行补充,方便下次的快速使用,在箱体的左右内壁固定的三个等距分布的插袋可以对一些特殊的医疗器械进行挂装固定,且挂装的工具较为稳固,进一步提高箱体内空间利用率和装置的功能多样性,箱体下内壁多个绑带的设置可以将一些采集需要的工具捆绑至箱体的底部进行固定,使用时取出,挂扣上弹性连接件的设置可以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挂扣之间的转轴上的扭力弹簧进行放置挂装在挂扣上的工具脱落,提高对工具固定的稳定性,带有橡胶套拧把的设置提高了装置携带便捷度和舒适度,将多个标签袋的上部均设置有开口可方便对标签纸的插入,并且将多个标签袋均采用透明材质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加直观地查看采集信息,将多个盒盖的圆周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可提高转动盒盖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第一视角;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爆炸图第二视角。
[0024]图中:1、箱体;2、箱盖;3、把手;4、卡扣;5、卡槽;6、拧把;7、取样机构;701、采样盒;702、螺纹孔;703、盒盖;704、螺纹连接件;705、第二螺纹柱;706、标签袋;8、第一螺纹柱;9、插袋;10、绑带;11、工具包;12、挂扣;13、弹性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通过铰轴活动铰接有箱盖(2),所述箱盖(2)与箱体(1)上分别设置有卡扣(4)和卡槽(5),且卡扣(4)与卡槽(5)相匹配,所述箱盖(2)上固定有把手(3),所述箱体(1)的下内壁上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螺纹柱(8),所述箱体(1)内设置多组取样机构(7),且多组取样机构(7)分为两层叠加,每组所述取样机构(7)包括采样盒(701),所述采样盒(701)通过螺纹孔(702)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柱(8)上,所述采样盒(701)的圆周表面固定有标签袋(706),所述采样盒(701)的圆周内壁上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采样盒(701)的上方设置有盒盖(703),且盒盖(703)通过螺纹连接件(704)螺纹连接于采样盒(701)内,所述盒盖(703)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柱(705),且第二螺纹柱(705)与螺纹孔(702)相匹配,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工具包(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源性疾病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11)包括设置在其内的手套、医用口罩、医用帽、记号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张剑峰刘忠卫闫军李敬晶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检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