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科药物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8261800B,提取有效成分采用沸注的方法获得。沸注时,虽然提供了设备,但中药的颗粒形态、吸水性,颗粒破碎的难易程度等与量产时都直接先关,现有的设备基本并不考虑物料的形态,干湿程度、颗粒大小、易破碎程度等。这就导致在量产时生产的效率通常并不高,且提取效率也并不理想。此外,现有的工艺或是设备,都是在考虑通过某一种方式,尽可能完全的提取有效成分,以沸注的方式为例,利用水加热中药使有效成分溶入或是析出在水中。这种方式通常并不仅仅与沸注时间有限,同样与物料的形态油管,颗粒大小,水渗入颗粒内部难易程度等等。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提取效率,将物料的颗粒尽可能破碎的更小,来获得更高提取效率是现有技术相对直观的选择,但是这种用尽可能小的颗粒进行沸注的方式,在量产时有两个较大的问题,第一,颗粒破碎的越小且要均匀所耗费的电能并不是线性增长,在达到某个粒级时会成倍增长,第二,物料破碎的非常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科药物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组件、注液组件、沸煮部、收集罐、压滤组件、浸渍组件;所述破碎组件用于将含水率不高于5%的中药物料破碎成粒径2
‑
5mm内的颗粒;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研磨仓、上研磨头、下研磨头、研磨齿、混料仓;所述上研磨头定位在研磨仓内,上研磨头的底面为倒锥台形,上研磨头由传动装置带动,能上研磨头能够沿自身轴线自转;所述下研磨头固定在研磨仓内,所述下研磨头的顶面为倒锥台形,所述下研磨头顶面中心带有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与混料仓连通使研磨后的中药能够通过通孔进入混料仓内;所述下研磨头的顶面与上研磨头下研磨头的顶面同轴,下研磨头的顶面锥角大于上研磨头锥角大于上研磨头底面的锥角,使上研磨头与下研磨头之间的间隙从外圆周到中心处间隙逐渐减小;所述注液组件的作用是让中药在压力作用下吸水,加快中药颗粒尤其是粒径2
‑
5mm这种中大颗粒快速吸饱水,在颗粒内形成水的进出通道,有利于后续的中药沸注过程中水的进出,便于加快有效成分溶入水中;所述注液组件包括进料口、注水口、集料部、注水部、加压部;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圆柱形壳体,以及有转动组件传动的转轴,转轴位于壳体内,且与壳体同轴;转轴上带有螺旋的连续叶片,所述叶片是金属片或是螺纹,叶片沿转轴径向的高度为5
‑
6mm;所述进料口用于承接混料仓混合的中药,使中药进入注液组件壳体内;所述注水口用于向壳体内注水,所述注水口与进料口之间间距是注液组件壳体的1/2
‑
2/3;所述叶片从进料口的处延伸至注水口处的部分是集料部,集料部的叶片间距从进料口处至注水口处,集料部的叶片与注液组件壳体内壁之间留有0.1
‑
0.3mm的间隙,使空气能够从物料中被挤压出去;所述叶片从注水口处至注水组件壳体远离进料口的端部之间的1/2
‑
1/3是注水部;注水部的相邻的两个叶片轴向间隙是集料部230相邻两个叶片间隙的2/3
‑
1/3;集料部230的作用主要是让中药颗粒完全浸入水中,缩小叶片间须的目的也是为了排出空气;所述注水部的叶片与注水组件壳体内壁的间隙也为0.1
‑
0.3mm;所述叶片与从注水部至注水组件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之间是加压部,所述加压部用于向水和中药混合物加压,使水注入中药颗粒内部孔隙中;所述加压部的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轴向间隙是注水部相邻叶片轴向间隙的4/5
‑
1/3;叶片缩减的量与重要种类和注水量有关,根据不含水物料和吸饱水物料之间含税量来推算,在加压部内的水量是吸饱水所需水量的1.2
‑
1.8倍之间;所述注水组件远离注水口的一端为下料口;所述沸煮部用于沸注吸饱水的中药颗粒;所述沸煮部包括第一沸煮仓、沸注加水管、混合料加注管、第二沸煮仓、搅拌加热杆、感应线圈、冲击部、第一加压部、第二加压部;所述沸煮部也包括由传动组件传动的转轴;
所述第一沸煮仓为空心球形;所述第一沸煮仓用于预热连续注入的水和中药颗粒;所述第一沸煮仓底端连通沸注加水管、上部或顶部连通混合料加注管,所述沸注加水管用于向第一沸煮仓内加水,为了避免水未经充分预热就流走,所以沸注加水管与第一沸煮仓的底端连通,且与第一沸煮仓底端相切最佳;所述混合料加注管用于承接注水组件下料口排出的水和中药混合物;所述沸煮部的转轴穿过第一沸煮仓,且与第一沸煮仓外壳连接处转动密封连接;沸煮部的转轴的轴线与第一沸煮仓的水平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沸煮仓与第一沸煮仓连通,且第二沸煮仓水平轴线与所述沸煮部的转轴轴线重合;所述沸煮部的转轴上固定所述搅拌加热干,所述搅拌加热杆有多个,分布位于第一沸煮仓和第二沸煮仓内;所述搅拌加热杆用于加热所在沸煮仓内的水并随沸煮部的转轴转动时搅拌所在沸煮仓内的物料;所述搅拌加热杆是金属杆或由陶瓷包裹的金属杆;所述感应线圈固定设置在第一沸煮仓和第二沸煮仓外,用于使搅拌加热杆升温;所述第二沸煮仓远离第一沸煮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沸煮部的转轴伸入该管道内;所述沸煮部的转轴在所述管道内处的固定有螺旋的连续的叶片;所述沸煮部的叶片形成冲击部;冲击部包括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所述第一加压部的相邻的叶片轴向间距是第二加压部相邻叶片轴向间距的1.5
‑
3倍;用于挤压中药颗粒内的有效成分和水的溶液,同时用于将第二沸注部中的溶液以及中药颗粒排出沸注部;所述冲击部和第二沸煮仓可以有多个,每一个冲击部和第二沸煮仓成一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