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淑美专利>正文

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00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软毛刷,所述清洁软毛刷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清洁杆的通孔,所述清洁软毛刷底部环绕通孔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空槽,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导流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转动珠,所述转动珠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防护壳体一体化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增强清洁效果,避免溶液残留。避免溶液残留。避免溶液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镜又称内窥镜,借助内镜医生可以观察患者胃内的情况,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因此它对医生和患者非常有用,为了防止内镜管重复使用导致交叉感染,需要在使用后对内镜管进行护理消毒。
[0003]现有的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在进行消毒清洁时,大多只能用消毒液对内镜进行简单的浸泡,不能对内镜的周围进行擦拭,消毒不够彻底,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通过启动电机,使清洁软毛刷对内镜本体的周围进行消毒清洁,再通过加热管对内镜本体进行高温消毒和烘干,能够对内镜进行彻底地消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只能用消毒液对内镜进行简单的浸泡,不能对内镜的周围进行擦拭,消毒不够彻底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软毛刷,所述清洁软毛刷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清洁杆的通孔,所述清洁软毛刷底部环绕通孔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空槽,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导流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转动珠,所述转动珠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防护壳体一体化设置,所述导流板与防护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防护壳体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防护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内镜本体。
[0007]优选的,所述清洁杆与清洁软毛刷固定连接,所述清洁杆与防护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清洁杆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立杆。
[0008]优选的,所述导流板、支撑柱和清洁杆均一体化设置,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关于导流板的中心点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导流板、清洁杆和内镜本体的中心点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固定槽转动连接,所述密封圈的直径大于固定槽的直径,且小于导流板的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的顶部插接有消毒溶液管和水管,所述消毒溶液管远离防护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消毒液槽,所述水管远离防护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水槽,所述消毒溶液
管和水管的端部均安装有水泵。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加热管关于防护壳体的中心点环形阵列分布。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启动电机,使输出端的导流板旋转,导流板底部设置有转动珠,能够减小与防护壳体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运转,导流板带动清洁杆和清洁软毛刷在内镜本体周围旋转,从而便于对内镜本体进行清洁,能够大大增强清洁效果,然后打开出水口,使消毒溶液流出,其中清洁软毛刷底部设置的空槽和通孔能够使内部的溶液流出,避免溶液残留,导流板表面的锥形块和导流槽能够避免溶液在导流板上残留;
[0014]2、通过使水槽内部的水进入到防护壳体,能够对内镜本体表面残留的消毒溶液进行清洁,通过启动加热管,能够对内镜本体进行烘干和高温消毒,加热管设置有四个,均设置于内镜本体四周,便于对内镜本体进行彻底的清洁,从而能够防止内镜管在下次使用时对患者引起感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清洁杆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导流板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底板;2、防护壳体;3、导流板;4、支撑柱;5、清洁杆;6、清洁软毛刷;7、空槽;8、通孔;9、锥形块;10、导流槽;11、环形槽;12、转动珠;13、固定槽;14、密封圈;15、电机;16、出水口;17、插槽;18、内镜本体;19、消毒溶液管;20、消毒液槽;21、水管;22、水槽;23、防水板;24、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2,所述防护壳体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杆5,所述清洁杆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软毛刷6,所述清洁软毛刷6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清洁杆5的通孔8,所述清洁软毛刷6底部环绕通孔8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空槽7,所述导流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9,所述导流板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导流槽10,所述导流板3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转动珠12,所述转动珠1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与防护壳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导流板3与防护壳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所述导流板3的底部安装有电机15,所述防护壳体2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6,所述防护壳体2的顶部
开设有插槽17,所述插槽17的内部插接有内镜本体18。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洁杆5与清洁软毛刷6固定连接,所述清洁杆5与防护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清洁杆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立杆,能够对内镜本体18表面进行擦拭清洁。
[00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板3、支撑柱4和清洁杆5均一体化设置,所述支撑柱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4关于导流板3的中心点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导流板3、清洁杆5和内镜本体18的中心点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能够增强装置的稳定性,便于装置运转。
[0027]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导流板3与固定槽13转动连接,所述密封圈14的直径大于固定槽13的直径,且小于导流板3的直径,能够避免水进入电机15内部,对装置造成损害。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壳体2的顶部插接有消毒溶液管19和水管21,所述消毒溶液管19远离防护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消毒液槽20,所述水管21远离防护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水槽22,所述消毒溶液管19和水管21的端部均安装有水泵,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消毒和清洁。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板23,所述防水板23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24,所述加热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2),所述防护壳体(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杆(5),所述清洁杆(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软毛刷(6),所述清洁软毛刷(6)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清洁杆(5)的通孔(8),所述清洁软毛刷(6)底部环绕通孔(8)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空槽(7),所述导流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9),所述导流板(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导流槽(10),所述导流板(3)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转动珠(12),所述转动珠(1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与防护壳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导流板(3)与防护壳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所述导流板(3)的底部安装有电机(15),所述防护壳体(2)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6),所述防护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插槽(17),所述插槽(17)的内部插接有内镜本体(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杆(5)与清洁软毛刷(6)固定连接,所述清洁杆(5)与防护壳体(2)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淑美尚建国刘青张庆梅
申请(专利权)人:牛淑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