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85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处理从反硝化反应池中排出的污水时,由于污泥和污水混杂在一起,导致填料铁淤积以及污泥流失的问题,当污水从进水口进入箱体通过分泥板时,一部分不含污泥的污水从左侧的分水口落入到左侧的溜板上并通过填料盒处理进入到箱体底部,另一部分污水混合污泥从分泥口落入到盲板上,之后在刮泥装置和滤膜板的作用下,污泥和污水分离,污泥最终从滤膜板上经由刮泥装置被送入污泥池中,污水经过滤膜板和右侧的溜板,继而通过填料盒落入到箱体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污泥和污水分开处理,便于污水的净化和对污泥的后续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特别是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化工生产中,利用填料铁进行污水的脱氮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传统的污水处理时,一般是将填料铁直接放置在污水处理池中,污水处理池中混杂有大量污泥,极易容易导致填料铁淤积在污泥中,导致污水与填料接触面减小,反应效率不高,污水处理效果差强人意。另外,在处理反硝化池排出的污水时,处理过的废水被排走时仍然混杂有大量的污泥,造成污泥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处理从反硝化反应池中排出的污水时,由于污泥和污水混杂在一起,导致填料铁淤积以及污泥流失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的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右端上侧开设有进水口,箱体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斜向左下方布置的分泥板,分泥板板右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纵向布置的分泥口,分泥板板左侧开设有分水口,箱体右端开设有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矩形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右端上侧开设有进水口(2),箱体(1)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斜向左下方布置的分泥板(3),分泥板(3)板右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纵向布置的分泥口(4),分泥板(3)板左侧开设有分水口(5),箱体(1)右端开设有位于进水口(2)下方的排泥口(6),分泥板(3)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分水口(5)右侧的挡板(7),挡板(7)上固定连接有斜向右下布置且向外伸出排泥口(6)的滤膜板(8),箱体(1)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斜向左下方布置且位于滤膜板(8)上方的盲板(9),箱体(1)前后两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多组分别沿滤网板和盲板(9)长度方向均布的刮泥装置,刮泥装置由动力装置进行驱动,每组所述刮泥装置包括与箱体(1)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的转轴(10),每个转轴(10)上沿其周向均布有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自适应刮泥组件包括分别与转轴(10)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直杆(11),两直杆(11)的相对端上均开设有直槽(12),两直槽(12)内滑动连接有平行于转轴(10)轴线的刮泥杆(13),刮泥杆(13)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直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丰薛朝逢柴陆军薛海峰颜智张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市惠众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