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76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相对于家具主体(2)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3)运动的家具驱动装置(4),其包括:——壳体(9),该壳体构造用于在已装配的状态下至少局部地被接纳在所述家具主体(2)的家具板(6)的留空部(11)内,——用于使可运动的家具部件(3)运动的调节臂装置(5),其中,在所述家具驱动装置(4)的壳体(9)上设置有覆盖件(12),该覆盖件具有至少一个侧向突出的并且基本上环形构造的凸缘(12a)。的并且基本上环形构造的凸缘(12a)。的并且基本上环形构造的凸缘(12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家具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相对于家具主体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运动的家具驱动装置,其包括:
[0002]——壳体,该壳体构造用于在已装配的状态下至少局部地被接纳在所述家具主体的家具板的留空部内,
[0003]——用于使可运动的家具部件运动的调节臂装置。
[0004]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具,该家具具有家具主体、相对于该家具主体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和待描述类型的用于使可运动的家具部件运动的家具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5]这种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通常固定在家具主体的侧壁上,其中,家具驱动装置的调节臂装置通过至少一个蓄力器被预紧并且在已装配的状态下与可运动的家具部件连接。
[0006]近来,人们已经开始将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至少部分地集成在家具主体的家具板的留空部内(例如WO2019/091968A1所示),使得从视觉角度来看,家具驱动装置几乎不会显露出来。在这种安装情况下,在家具板中安装有例如以盲孔形式的留空部,其中,壳体在装配时可被推入该盲孔中。所述留空部例如通过铣削来制造,其中,尤其是在木质材料的纤维较粗糙的情况下存在明显的危险,即留空部的视见边缘散开(ausfranst)并且因此不美观地出现。此外,将壳体定位在留空部内是困难的,因为在集成有留空部的壳体中在壳体与留空部的壁之间留有间隙。
[0007]在DE202017102812U1中示出一种具有壳体的家具驱动装置,所述壳体在已装配的状态下完全容纳在家具主体的侧壁内部。在图3中示出前端侧区段(附图标记21),其在已装配的状态下与侧壁的窄的端侧齐平地设置。所述端侧区段21具有矩形的留空部,偏转臂装置的偏转臂被引导穿过该留空部。
[0008]在WO2008/031814A1中示出用于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磁性元件设置在能线性移动的滑动件上。该装置的前端部区域通过具有加宽的凸缘的套管封闭,该凸缘在已装配的状态下贴靠在家具主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家具驱动装置,其中,避免了上面讨论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个。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这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有覆盖件,该覆盖件具有至少一个侧向突出的并且基本上环形构造的凸缘。
[0012]根据家具驱动装置的安装情况,所述覆盖件的侧向凸缘可以具有以下优点:
[0013]1)覆盖件的侧向突出的凸缘的后侧构成用于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的可贴靠在家
具板上、优选贴靠在家具板的端侧上的深度止挡部。以这种方式,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在已装配的状态下相对于家具板占据限定的深度位置。
[0014]2)在家具驱动装置的已装配的状态下,覆盖件的侧向突出的凸缘在家具驱动装置的已装配的状态下覆盖位于壳体与留空部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以这种方式,所述间隙从视觉角度来看不再出现。
[0015]3)在家具驱动装置的已装配的状态下,覆盖件的侧向突出的凸缘可以覆盖家具板的位于家具板的端侧与留空部的壁之间的边缘。以这种方式,即使当边缘稍微散开时,也可以放弃对所述边缘的耗费的再加工。
[0016]4)在家具驱动装置的已装配的状态下,侧向突出的凸缘的区段可以贴靠在从家具板的端侧凹进的凹槽上,使得凸缘的前侧与家具板的端侧齐平地结束。除了在凸缘的前侧与家具板的端侧之间的齐平结束,凸缘的外边缘可以构成可贴靠在凹槽上的侧向止挡部。以这种方式,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在已装配的状态下占据相对于家具板的限定的侧向位置和/或高度位置。
[0017]术语“已装配的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始终理解为家具驱动装置的按照规定的并且通常的安装位置。
[0018]在已装配好家具驱动装置时,家具驱动装置的覆盖件朝向可运动的家具部件并且设置在壳体的前部区域中。
[0019]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例如可以构造成基本上方形的,其中,覆盖件在壳体在已装配在家具板上的状态下设置在方形壳体的前面的窄侧上。
[0020]根据一种实施例可以规定,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具有第一壳体壁和与第一壳体壁至少在部分区域上间隔开的第二壳体壁。在所述第一壳体壁和所述第二壳体壁之间形成开口,其中,所述覆盖件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区域中。家具驱动装置的调节臂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调节臂,所述调节臂在至少一个相对位置中突出穿过壳体的开口。
[0021]所述覆盖件可以基本上环形地包围壳体的开口,其中,调节臂装置的突出穿过壳体的开口的调节臂在至少一个相对位置中延伸穿过环形的覆盖件。
[0022]所述覆盖件可以在已装配的状态下并且在家具主体的前视图中构造成基本上矩形的。
[0023]所述覆盖件可以至少在部分区域上具有L形区段,其中,在家具驱动装置的已装配的状态下,覆盖件的L形区段的第一支腿贴靠在家具板的端侧上。替代地可以规定,在家具驱动装置的已装配的状态下,所述覆盖件的L形区段的第一支腿贴靠在从家具板的端侧凹进的凹槽上,使得L形区段的外侧与家具板的端侧齐平地结束。而在家具驱动装置的已装配的状态下,L形区段的第二支腿伸入到家具板的内部。
[0024]所述覆盖件可以与家具驱动装置的壳体连接或以替代的方式与壳体可松脱地连接。这例如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卡扣连接实现,所述覆盖件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与壳体无工具地连接并且可无工具地取下。
[0025]所述覆盖件可以由不同于壳体的材料、优选镀镍的材料(例如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构成。
附图说明
[0026]本技术的其他细节和优点由后面的附图说明给出。
[0027]图1a、图1b以透视图和分解示图示出具有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家具,
[0028]图2a、图2b以透视图示出家具驱动装置,其具有第一壳体壁和第二壳体壁,
[0029]图3以分解示图示出家具驱动装置,
[0030]图4a、图4b以水平剖面图示出安装在家具板上的家具驱动装置的两种不同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a示出家具1的透视图,该家具具有家具主体2、相对于家具主体2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3和至少一个用于使可运动的家具部件3运动的家具驱动装置4。家具1具有以侧壁形式的家具板6、上底部7和下底部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家具驱动装置4至少部分地、优选基本上完全地集成在构造成家具板6的侧壁中,其中,可运动的家具部件3可运动地支承在遮盖家具主体2的关闭位置与相对于家具主体2抬起的打开位置之间。当然,也可以将家具驱动装置4集成在水平延伸的家具板中,即例如集成在上底部7中、下底部8中和/或设置在上底部7与下底部8之间的搁板中。在这种情况下,可运动的家具部件3相对于家具主体2围绕在装配位置中竖直延伸的轴线可枢转地支承。家具驱动装置4具有用于使可运动的家具部件3运动的调节臂装置5和用于对调节臂装置5进行力加载的至少一个蓄力器10(图1b)。
[0032]图1b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使相对于家具主体(2)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3)运动的家具驱动装置(4),所述家具驱动装置包括:——壳体(9),该壳体构造用于在已装配的状态下至少局部地被接纳在所述家具主体(2)的家具板(6)的留空部(11)内,——用于使可运动的家具部件(3)运动的调节臂装置(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家具驱动装置(4)的壳体(9)上设置有覆盖件(12),该覆盖件具有至少一个侧向突出的并且基本上环形构造的凸缘(1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2)的侧向突出的凸缘(12a)的后侧(28)构成用于家具驱动装置(4)的壳体(9)的能贴靠在家具板(6)上、优选贴靠在家具板(6)的端侧(6a)上的深度止挡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家具驱动装置(4)的壳体(9)具有第一壳体壁(9a)和与第一壳体壁(9a)至少在部分区域上间隔开距离的第二壳体壁(9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壁(9a)和所述第二壳体壁(9)之间形成开口(23),其中,所述覆盖件(12)设置在所述开口(23)的区域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装置(5)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调节臂(5a、5b、5c),所述调节臂在至少一个相对位置中突出穿过壳体(9)的开口(23)。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家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2)基本上环形地包围壳体(9)的开口(23),其中,突出穿过壳体(9)的开口(23)的调节臂(5a、5b、5c)在至少一个相对位置中延伸穿过环形的覆盖件(12)。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家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2)在已装配的状态下并且在家具主体(2)的前视图中构造成基本上矩形的。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家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2)至少在部分区域上具有L形区段。9.根据权利要求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优利思百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