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65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3
锂离子电池(10)的封装结构(10a)包括金属盖(2)、高分子成形体(3)和电极(11)。金属盖(2)的背面(2c)和板部(11b)的表面(11c)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环状的突起部(51)。假设突起部(51)的高度为h、突起部(51)的宽度为w、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的厚度为H时,h/H为0.1以上0.7以下且h/w为0.1以上1.0以下。突起部(51)的轮廓(51b)为平滑的曲线和内角(51c)为1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的封装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电池中,有时为了抑制电解液等的泄漏的目的,在电极外部端子与封口板之间设置绝缘性密封垫片来确保密封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

2512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在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对长期使用时的封装结构的耐久性进行研讨。
[0006]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池的封装结构中,确保经受得住长期使用的充分的耐久性。
[0007]-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电池的封装结构包括:板状的部件2,具有通孔2a,
[0009]高分子成形体3,具有沿着所述通孔2a的周缘2b的整周设置的筒部3a和设置在该筒部3a的基部3b,以及
[0010]电极11,具有布置在所述筒部3a的内周3g侧的柱部11a和设置在该柱部11a的板部11b;
[0011]所述部件2的背面2c与所述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的表面3e接触,
[0012]所述电极11的板部11b的表面11c与所述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的背面3f接触;
[0013]所述部件2的背面2c以及所述电极11的板部11b的表面11c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环状的突起部51,所述环状的突起部51设置在所述通孔2a的周围且呈朝向该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突出的凸状;
[0014]假设所述突起部51的高度为h、所述突起部51的宽度为w、所述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的厚度为H时,h/H为0.1以上0.7以下且h/w为0.1以上1.0以下;
[0015]在所述突起部51的剖面51a,该突起部51的轮廓51b是平滑的曲线和内角51c为160
°
以上且小于360
°
的多个直线中的至少一者;
[0016]所述突起部51的所述剖面51a的面积为用所述h与所述w的积表示的值h
·
w的50%以上96%以下。
[0017]在该构成中,能够确保可经受得住长期使用的充分的耐久性。
[0018]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
[0019]所述h/H为0.15以上0.65以下且所述h/w为0.1以上0.9以下。
[0020]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
[0021]所述h/H为0.2以上0.6以下且所述h/w为0.2以上0.8以下。
[0022]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
[0023]所述h/H为0.2以上0.55以下且所述h/w为0.25以上0.75以下。
[0024]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
[0025]所述h/H为0.25以上0.5以下且所述h/w为0.3以上0.7以下。
[0026]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的基础上,
[0027]所述h/H为0.3以上0.5以下且所述h/w为0.35以上0.65以下。
[0028]第七面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面的基础上,
[0029]所述h/H为0.3以上0.5以下且所述h/w为0.4以上0.6以下。
[0030]第八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
[0031]所述高分子成形体3的原料是非粘合性树脂。
[0032]第九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到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
[0033]所述高分子成形体3的原料是氟类树脂。
[0034]第十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到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
[0035]所述电池10是锂离子电池。
附图说明
[0036]图1示例性地示出锂离子电池的封装结构。
[0037]图2示出金属盖的仰视图。
[0038]图3示出在模拟中所使用的封装结构的轴对称模型的剖视图,相当于图1的封装结构的放大图。
[0039]图4示出图3的用符号IV示出的部分的放大图。
[0040]图5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各种压缩率h/H下的“纵横比(h/w)”与经过10年后的“密封面压力”之间的关系。
[0041]图6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各种压缩率h/H下的“纵横比(h/w)”与经过10年后的“最大主变形”之间的关系。
[0042]图7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各种压缩率h/H下的“纵横比(h/w)”与经过10年后的“按压力”之间的关系。
[0043]图8示出图4的突起部的变形例。
[0044]图9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用正多边形体现出h=0.3mm、w=0.6mm的突起部51的剖面51a的轮廓51b时的“内角51c”与“密封面压力”之间的关系。
[0045]图10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用正多边形体现出h=0.3mm、w=0.6mm的突起部51的剖面51a的轮廓51b时的“内角51c”与“最大主变形”之间的关系。
[0046]图11示出图4的突起部的变形例。
[0047]图12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h=0.3mm、w=0.4mm的突起部的不同R情况下的“经过时间”与“密封面压力”之间的关系。
[0048]图13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h=0.3mm、w=0.4mm的突起部的不同R情况下的“经过时间”与“最大主变形”之间的关系。
[0049]图14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封装结构的相当于图3的图。
[0050]图15示例性地示出通过实验例1的模拟得到的、“d相关值β(d/H)”与经过10年后的

密封面压力”之间的关系。
[0051]图16示例性地示出通过实验例1的模拟得到的、“d相关值β(d/H)”与经过10年后的“最大主变形”之间的关系。
[0052]图17示例性地示出通过实验例1的模拟得到的、“d相关值β(d/H)”与经过10年后的“按压力”之间的关系。
[0053]图18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不同压缩率情况下的“d相关值β(d/H)”与经过10年后的“密封面压力”之间的关系。
[0054]图19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不同压缩率情况下的“d相关值β(d/H)”与经过10年后的“最大主变形”之间的关系。
[0055]图20示例性地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不同压缩率情况下的“d相关值β(d/H)”与经过10年后的“按压力”之间的关系。
[0056]图21示例性地示出压缩率α与d相关值β之间的关系。
[0057]图22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封装结构的相当于图1的图。
[0058]图23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封装结构的相当于图1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第一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的部件(2),具有通孔(2a),高分子成形体(3),具有沿着所述通孔(2a)的周缘(2b)的整周设置的筒部(3a)和设置在该筒部(3a)的基部(3b),以及电极(11),具有布置在所述筒部(3a)的内周(3g)侧的柱部(11a)和设置在该柱部(11a)的板部(11b);所述部件(2)的背面(2c)与所述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的表面(3e)接触;所述电极(11)的板部(11b)的表面(11c)与所述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的背面(3f)接触;所述部件(2)的背面(2c)以及所述电极(11)的板部(11b)的表面(11c)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环状的突起部(51),所述环状的突起部(51)设置在所述通孔(2a)的周围且呈朝向该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突出的凸状;假设所述突起部(51)的高度为h、所述突起部(51)的宽度为w、所述高分子成形体(3)的基部(3b)的厚度为H时,h/H为0.1以上0.7以下且h/w为0.1以上1.0以下;在所述突起部(51)的剖面(51a),该突起部(51)的轮廓(51b)是平滑的曲线和内角(51c)为160
°
以上且小于360
°
的多个直线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突起部(51)的所述剖面(51a)的面积为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红青山高久津田早登助川勝通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