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块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1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1
本申请涉及相机模块和终端设备。相机模块包括:第一光路转换单元,配置成在与第一光轴相交的第二光轴的方向上反射或折射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第二光路转换单元,配置成在第三光轴的方向上反射或折射沿第二光轴入射的光,其中,第三光轴分别与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相交;以及光学成像系统,设置在第一光路转换单元与第二光路转换单元之间。元与第二光路转换单元之间。元与第二光路转换单元之间。

Camera module and termi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模块及终端设备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5月19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 10

2020

005994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0003]以下描述涉及长焦成像的相机模块。

技术介绍

[0004]相机模块可以安装在便携式终端上。在示例中,相机模块可以安装在无线通信终端的相应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由于便携式终端的相机模块可以易于使用和携带,因此相机模块不仅可以用于对短距离物体进行成像,还可以用于对远程或远距离物体进行成像。因此,便携式终端的相机模块具有与普通相机相当的长焦功能可能是有益的。然而,由于安装相机模块的空间可能基于无线终端的大小而受到限制,因此可能难以实现或执行长焦功能。因此,开发一种在不增加无线终端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长焦性能的光学成像系统和相机模块可能是有益的。
[0005]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以上中的任何内容是否可以用作关于本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包括:第一光路转换单元,配置成在与第一光轴相交的第二光轴的方向上反射或折射沿所述第一光轴入射的光;第二光路转换单元,配置成在第三光轴的方向上反射或折射沿所述第二光轴入射的光,其中,所述第三光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相交;以及光学成像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路转换单元与所述第二光路转换单元之间,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2.1<f/ImgHT,其中,f是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并且ImgHT是成像面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0.5<BFL/f,其中,BFL是从最靠近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中的成像面的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成像面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到成像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具有屈光力的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到成像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等于或大于19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的第一交点到所述第二光轴和所述第三光轴的第二交点的距离大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10.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包括:第一光路转换单元和第二光路转换单元,所述第一光路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二光路转换单元中的每个配置成改变光路;以及光学成像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路转换单元与所述第二光路转换单元之间,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组,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4.0<BFL/ImgHT和2.1<f/ImgHT,其中,BFL是从最靠近成像面设置的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成像面的距离,f是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并且ImgHT是所述成像面的高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透镜组包括从物侧
到成像侧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宰赫金镇世赵镛主梁召渼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