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式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583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式干燥系统,用于半流化湿物料的干燥,该搅拌式干燥系统包括:干燥腔,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搅拌装置,贯穿嵌设于干燥腔内靠近其底部一侧,包括多个桨叶与搅拌轴组件,桨叶与搅拌轴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桨叶位于干燥腔内,搅拌轴组件具有气流通道及出气口,出气口位于搅拌轴组件与桨叶连接的一端,且与气流通道相连通;沿气流通道进入的热气流通过出气口输送至干燥腔内部,对干燥腔内的湿物料进行烘干;该搅拌式干燥系统提供的热气流可进入至湿物料内部进行干燥,传热效率高,传热均匀;且通过桨叶来搅拌湿物料,扬程较小,产生尾气较少且处理方便。产生尾气较少且处理方便。产生尾气较少且处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式干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脱水干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搅拌式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在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对于粉状或颗粒状湿物料的干燥要求不断提高,含有大量水分或液体的湿物料,不利于物料的输送与储存,且湿物料的浸出液的产生会引起环境的污染。因此,对于湿物料使用脱水干燥的方法来降低含水量或含液量是十分必要的。
[0003]现有的干燥系统主要为平板、烘箱、流化床或滚筒烘干机,采用平板与烘箱干燥时,传热效率低,且传热不均匀;流化床通过气流将需干燥的湿物料吹成悬浮颗粒状态,适用于湿物料颗粒较为均一的物料,且需要湿物料内部较为松散,对于含水量大且具有粘度的湿物料不适用;滚筒烘干机利用滚筒的上下滚动反复翻转湿物料,由于翻转幅度较大,产生尾气较大且处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传热效率低,且传热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搅拌式干燥系统。
[0005]一种搅拌式干燥系统,包括:
[0006]干燥腔,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0007]搅拌装置,贯穿嵌设于所述干燥腔内靠近其底部一侧,包括多个桨叶与搅拌轴组件,所述桨叶与所述搅拌轴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桨叶位于所述干燥腔内,所述搅拌轴组件具有气流通道及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搅拌轴组件与所述桨叶连接的一端,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
[0008]上述搅拌式干燥系统,在干燥腔顶部开设有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可向干燥腔中添加需干燥的湿物料,在干燥腔靠近其底部一侧贯穿嵌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有多个桨叶与搅拌轴组件,其中,桨叶与搅拌轴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且桨叶位于干燥腔内,搅拌轴组件驱动多个桨叶转动,对进入至干燥腔内的湿物料进行搅拌干燥。搅拌轴组件具有供热气流流动的气流通道及出气口,并且出气口位于搅拌轴组件与桨叶连接的一端,出气口与气流通道相连通,沿气流通道进入的热气流通过出气口进入至干燥腔内部,对干燥腔内的湿物料进行烘干。该搅拌式干燥系统提供的热气流可进入至湿物料内部进行干燥,传热效率高,传热均匀;且通过桨叶来搅拌湿物料,扬程较小,产生尾气较少且处理方便。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桨叶上设置有导流槽和/或导流面,所述导流槽和/或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出气口一一对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组件包括搅拌轴与连接件,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桨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桨叶对应的所述出气口。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第
一输出轴的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的同步轮组及固定座,所述同步轮组插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搅拌轴插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搅拌轴组件、所述电机、所述同步轮组均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包括进气组件及一端与所述进气组件相连接的加热组件,且所述加热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阀,且与所述搅拌轴组件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净化器、除水器及流量阀,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腔及嵌设于所述加热腔内的加热丝,所述加热腔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流量阀连接,所述加热腔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可拆卸式地插接于所述搅拌轴组件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腔还包括顶盖、腔体及底盖,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顶盖上,所述底盖上设置有轴封圈,所述搅拌轴组件插设于所述轴封圈上,所述顶盖的横截面自所述进料口朝向所述底盖呈渐扩状,所述底盖的横截面自所述轴封圈朝向所述顶盖呈渐扩状。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及所述底盖均包括内壁及与所述内壁间隔设置的外壁,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形成有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内设置有加热板与保温层,所述加热板贴附于所述内壁,所述保温层贴附于所述外壁。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观察窗与压力平衡口,所述观察窗与所述压力平衡口分布于所述进料口两侧;所述顶盖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两侧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连接有液体收集器,且所述液体收集器还与所述压力平衡口相连通。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进料口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搅拌式干燥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搅拌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干燥腔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中圆圈A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8为图6中圆圈B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搅拌式干燥系统;
[0029]110、干燥腔;111、进料口;112、顶盖、113、腔体;114、底盖;115、轴封圈;116、观察窗;117、压力平衡口;118、集液槽;119、液体收集器;
[0030]1101、内壁;1102、外壁;1103、加热板;1104、保温层;1105、挡料板;1106、出料口;1107、堵头;
[0031]120、搅拌装置;121、桨叶;122、搅拌轴组件;123、气流通道;124、出气口;125、导流槽;126、搅拌轴;127、连接件;128、驱动组件;
[0032]1281、电机、1282、同步轮组;1283、固定座;1284、第一输出轴;1285、第二输出轴;
[0033]130、供气装置;131、进气组件;132、加热组件;133、旋转头;
[0034]1311、空压机;1312、净化器;1313、除水器;1314、流量阀;
[0035]1321、加热腔;1322、加热丝;
[0036]140、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腔,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搅拌装置,贯穿嵌设于所述干燥腔内靠近其底部一侧,包括多个桨叶与搅拌轴组件,所述桨叶与所述搅拌轴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桨叶位于所述干燥腔内,所述搅拌轴组件具有气流通道及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搅拌轴组件与所述桨叶连接的一端,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上设置有导流槽和/或导流面,所述导流槽和/或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出气口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组件包括搅拌轴与连接件,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桨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桨叶对应的所述出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第一输出轴的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的同步轮组及固定座,所述同步轮组插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搅拌轴插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搅拌轴组件、所述电机、所述同步轮组均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包括进气组件及一端与所述进气组件相连接的加热组件,且所述加热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阀,且与所述搅拌轴组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辉雷杰华郑旭峰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