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73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网络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一包括有至少一前插接口及至少一后结合口的绝缘胶体、至少一光源容置槽、至少一设于光源容置槽内的导光组件、一通过后结合口设置于绝缘胶体一侧的组接胶体、至少一发光组件、及一体化的固设于该组接胶体上的传输导体组。采用上述结构,不但可使网络插座连接器具有发光功能,且组装时,只要将导光组件置入光源容置槽,使发光组件从导光组件的第一端面将光传导至导光组件的第二端面即可,配合传输导体组与组接胶体的一体化设计,有效简化整体组装动作,并利用导光方式简化发光网络插座连接器设计。接器设计。接器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插座连接器


[0001]本技术为提供一种网络插座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发光功能,且整体设计简单、组装动作方便快速的网络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网络信息也随的蓬勃发展,利用网络便捷迅速的特性可谓四通八达无远弗界,也使得网络的运用更加普遍,且网络信号传输大都是通过RJ型式的网络连接器(如RJ45)为主,以作为计算机主机和外部网络的沟通桥梁。有一种网络连接器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LED),该网络连接器可由LED的闪烁灯光来告知使用者目前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状态。
[0003]一般而言,网络连接器的LED系设于母座的前端,而LED需要额外供电,只好另外拉线至电路板上,故必须在网络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绝缘胶体上预留线路通道,故使具有LED的网络连接器在结构设计上较为复杂,又因为网络连接器的端子一般皆与绝缘胶体共同射出成形,故LED只能后装穿线,导致组装动作上的困扰,一旦LED损坏,因维修LED的工序繁琐,一般只能将整个网络连接器进行汰换,尤其某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其上通常具有至少4~8埠,不论就设计、组装、或维修而言,传统具有LED的网络连接器,在多埠设计时将更凸显其缺失。
[0004]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具有发光功能,且整体设计简单、组装动作方便快速的网络插座连接器。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在绝缘胶体上预留设置导光组件的光源容置槽,以使发光组件与屏蔽壳体或绝缘胶体分离设置,以此简化网络连接器的设计、降低组装或维修难度,同时另具有一与传输导体组一体化设计的组接胶体,使传输导体组与绝缘胶体的结合更为方便,进一步提升整体组装便利性。
[000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络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一包括有至少一前插接口及至少一后结合口的绝缘胶体、至少一光源容置槽、至少一包括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的导光组件、一组接胶体、至少一发光组件、及一传输导体组,当前插接口为复数时,该绝缘胶体包括有至少一隔离胶体、及至少一隔离弹片。该绝缘胶体设于屏蔽壳体内,该后结合口与前插接口连通,该光源容置槽形成于绝缘胶体内,该导光组件设于光源容置槽内,该第一端面裸露于组接胶体一侧,该第二端面位于第一端面相对侧且裸露于前插接口一侧,该组接胶体通过后结合口设置于绝缘胶体一侧,该发光组件设于第一端面一侧,该传输导体组一体化的固设于该组接胶体上,该隔离胶体形成于前插接口间,而
该隔离弹片设于各该隔离胶体内。
[0008]本技术的发光动作,利用设置于电路基板上的发光组件,通过导光组件的传导,于绝缘胶体的前端显示其光源,且本技术不但可使网络插座连接器具有发光功能,组装时只要将导光组件置入光源容置槽,使发光组件从导光组件的第一端面将光传导至导光组件的第二端面,借此将发光组件与屏蔽壳体及绝缘胶体分离设置,有效简化网络连接器的设计,并配合传输导体组与组接胶体的一体化设计,使传输导体组可通过插设动作完成组装,组装完成时也同时对导光组件进行限位,进而简化整体组装动作。至于绝缘胶体具有复数个前插接口时,为多端口型式的网络连接器,除上述结构外,进一步于隔离胶体处设置隔离弹片,借此于多端口型式的网络连接器的各插接埠(前插接口)间,提供一具有接地屏蔽效果的隔离弹片。
[0009]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技术中具有LED的网络连接器所存在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维修LED的工序繁琐、及整体组装动作繁杂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2]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0013]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4]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一。
[0015]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发光示意图。
[0016]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二。
[0017]图8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8]图9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10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组立体图。
[0020]图11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插接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0022]图13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0023]图14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遮光示意图。
[0024]图15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0025]其中:屏蔽壳体、1、1a、1b,前组装口、11a,盖体止退件、12a,胶体止退件、13a,内缩弹片、14a,后盖、15a、15b,绝缘胶体、2、2a、2b,前插接口、211、211b、211c,后结合口、212,端子容置槽、22、22a,端子限位部、221a,支撑台、222a,避位空间、223a,凸出部、224a,导引斜面、2241a,端子结合口、23,胶体卡扣部、241、241a,盖体止退部、242a,胶体止退槽、243a,内缩口、244a,光源容置槽、25、25a,光源固持部、251,隔离胶体、26b、26c,中空容置层、261b,弹片结合口、262b,遮光部、263b,导光组件、3、3a,第一导光部、31,第一端面、311,第二导光部、32,第二端面、321,斜角部、33,组接胶体、4,内凹壁、41,胶体卡合部、42、42a,发光组件、5、5a、5b,传输导体组、6、6a,焊接部组、61a,第一传输导体焊接部、611a,第二传输导体焊接部、612a,第三传输导体焊接部、613a,第四传输导体焊接部、614a,第五传输导体焊接部、
615a,第六传输导体焊接部、616a,第七传输导体焊接部、617a,第八传输导体焊接部、618a,固持部组、62a,第一固持部、621a,第二固持部、622a,第三固持部、623a,第四固持部、624a,接触部组、63a,上弯折部、631a,隔离弹片、7b、7c,第一金属片、71b,第一隔离卡扣部、711b,弹片弯折部、72b,第二金属片、73b,第二隔离卡扣部、731b,壳体接触部、74b,公头连接器、8a,接触块、81a,电路基板、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现借助于附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0027]请参阅图1至4所示,其中图4为以传输导体组6的第一个端子为基准的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网络插座连接器,包括: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屏蔽壳体;一绝缘胶体,设于该屏蔽壳体内,该绝缘胶体包括有一前插接口、及一与该前插接口连通的后结合口;至少一光源容置槽,形成于该绝缘胶体内;至少一导光组件,设于该光源容置槽内,且该导光组件包括有一第一端面、及一位于该第一端面相对侧且裸露于该前插接口一侧的第二端面;一组接胶体,通过该后结合口设置于该绝缘胶体一侧,且该第一端面裸露于该组接胶体一侧;至少一发光组件,设于该第一端面一侧;及一传输导体组,一体化的固设于该组接胶体上。2.一种网络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屏蔽壳体;一绝缘胶体,设于该屏蔽壳体内,该绝缘胶体包括有复数个前插接口、复数个与各该前插接口连通的后结合口、及至少一形成于各前插接口间的隔离胶体;至少一隔离弹片,设于各该隔离胶体内;复数个光源容置槽,形成于该绝缘胶体内;复数个导光组件,设于该光源容置槽内,且各该导光组件包括有一第一端面、及一位于该第一端面相对侧且裸露于各该前插接口一侧的第二端面;复数个组接胶体,通过各该后结合口设置于该绝缘胶体一侧,且该第一端面裸露于该组接胶体一侧;复数个发光组件,设于各该第一端面一侧;及一传输导体组,一体化的固设于各组接胶体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屏蔽壳体具有一供该绝缘胶体插入设置的前组装口、二个分别由该屏蔽壳体的后盖延伸至左右两侧的盖体止退件、二个分别形成于该屏蔽壳体左右两侧的胶体止退件、及二个分别形成于该屏蔽壳体左右两侧的内缩弹片,且该绝缘胶体具有二个与该盖体止退件对应卡合的盖体止退部、二个与该胶体止退件对应结合的胶体止退槽、及二个供该内缩弹片通过的内缩口。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源容置槽一侧形成有一光源固持部,且该绝缘胶体内具有八个端子容置槽、及八个分别连通各该端子容置槽及该后结合口的端子结合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光组件具有一设于该光源固持部上的第一导光部、一设于该光源容置槽内的第二导光部、及一连结该第一导光部及该第二导光部的斜角部。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组接胶体邻近该绝缘胶体一侧具有一内凹壁、及至少一形成于该内凹壁上的胶体卡合部,而该绝缘胶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与该胶体卡合部对应结合的胶体卡扣部。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轩禾林昱宏林永常叶博文叶子维叶语仑
申请(专利权)人:维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