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撒灰放线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67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撒灰放线小车,包括:支撑架;灰斗,固设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出灰口;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且位于所述灰斗的前部;敲打机构,包括齿轮、敲击杆、挡杆和拉簧,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轮的一侧,所述挡杆横向固设在所述灰斗的外侧壁上,所述敲击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敲击杆的第一端搭接在所述齿轮的轮齿上,所述敲击杆的第二端搭接在所述挡杆上,且所述敲击杆的第二端通过拉簧与所述灰斗连接;其中,所述车轮转动时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敲击杆往复敲击所述挡杆。该撒灰放线小车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放线省时省力,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划线质量。保证划线质量。保证划线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撒灰放线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撒灰放线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白灰对施工区域进行撒灰放线,以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目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撒灰放线时,一般先拉好标线,然后使用铁锹、簸箕等装少许白灰,用手或其他工具敲打使白灰一点点散落进行划线,此种方式需要多人协作,劳动强度大,放线效率低,且放线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撒灰放线小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撒灰放线小车,包括:
[0005]支撑架;
[0006]灰斗,固设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出灰口;
[0007]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且位于所述灰斗的前部;
[0008]敲打机构,包括齿轮、敲击杆、挡杆和拉簧,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轮的一侧,所述挡杆横向固设在所述灰斗的外侧壁上,所述敲击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敲击杆的第一端搭接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撒灰放线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灰斗,固设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出灰口;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且位于所述灰斗的前部;敲打机构,包括齿轮、敲击杆、挡杆和拉簧,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轮的一侧,所述挡杆横向固设在所述灰斗的外侧壁上,所述敲击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敲击杆的第一端搭接在所述齿轮的轮齿上,所述敲击杆的第二端搭接在所述挡杆上,且所述敲击杆的第二端通过拉簧与所述灰斗连接;其中,所述车轮转动时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敲击杆往复敲击所述挡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撒灰放线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斜撑杆,两个所述斜撑杆之间通过多个横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斜撑杆的下部设有框架结构,所述灰斗固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撒灰放线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框架板,以及连接两组所述框架板的连接杆;所述框架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斜撑杆连接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三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杆与所述斜撑杆相对设置;所述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杆和第三杆的相交处。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