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58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臭氧杀菌模块、臭氧净化模块、空气净化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和框体;所述臭氧杀菌模块、臭氧净化模块位于顶盖内侧;所述臭氧杀菌模块包括第一臭氧发生器组和扩散风机;所述臭氧净化模块包括第二臭氧发生器组;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框体内;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除尘滤网、催化剂滤网和离心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选择两种净化模式,在杀菌消毒模式下,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净化滤网进行杀菌消毒,结束杀菌消毒后自动对残留臭氧进行催化分解;在空气净化模式下,利用催化剂滤网在分解臭氧产生的活性氧,将室内空气进行高效杀菌除尘除味。效杀菌除尘除味。效杀菌除尘除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冠疫情以来,人们对生活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污染十分重视。生活环境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病毒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冰箱、鞋柜、垃圾桶、厕所等。细菌和病毒极易侵袭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臭氧是已知的强氧化剂之一,在杀菌消毒性能在空气消毒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臭氧在杀菌灭毒过程中还原成氧气和水,不残留有害物,避免二次污染。因此大部分空气杀菌消毒设备都采用臭氧技术。现有的多数空气净化装置的功能较单一,只有杀菌功能或只有空气净化功能,并且结构复杂,产品造价高。如公开号为CN10362344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除臭杀菌装置及其方法,公开号为CN166554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利用臭氧的空气净化除臭杀菌器,前述两件专利只利用单一的臭氧或负离子同时对空气进行杀菌除味,除味效果不明显。经臭氧杀菌消毒设备杀菌消毒后,高浓度的臭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解或者经通风消除,通风会带来新的污染,不适合密闭空间的杀菌消毒。公开号为CN1117434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杀菌除臭净化装置,采用臭氧和催化剂对进入净化装置内的空气进行杀菌除臭,但是结构复杂且不能对外扩散臭氧进行主动杀菌消毒。
[0003]现有的空气杀菌除臭装置,净化效果较差,且净化功能较为单一,应用场景经常受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臭氧杀菌模块、臭氧净化模块、空气净化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和框体,所述顶盖和框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臭氧杀菌模块和臭氧净化模块位于顶盖内侧,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框体内;所述臭氧杀菌模块和臭氧净化模块为一个整体的臭氧发生系统;所述臭氧杀菌模块包括第一臭氧发生器组和扩散风机;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组输出的臭氧量为2.5

12g/h,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组输出的臭氧量为5

15mg/h;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除尘滤网、催化剂滤网和离心风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定时器和触摸屏,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第一臭氧发生器组、第二臭氧发生器组、扩散风机和离心风机的运行;所述框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满足空气杀菌消毒时,第一臭氧发生器组产生臭氧,在扩散风机作用下经进风口扩散;满足净化空气时,待净化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口、第二臭氧发生器组、空气净化模块、离心风机、出风口。
[0007]可选的,所述框体靠近顶盖的两侧有格栅状进风口,所述框体远离顶盖的顶部有
出风口。
[0008]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和PLC中的一种;所述控制器分别向第一臭氧发生器组、第二臭氧发生器组、扩散风机或离心风机发送控制信号;所述触摸屏向控制器发送工作模式信号。
[0009]可选的,所述除尘滤网为HEPA滤网;所述催化剂滤网能够快速去除分解臭氧并利用产生的活性氧去除甲醛等化学污染物,包括催化剂颗粒网、催化剂蜂窝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0011]1.本技术采用双模式,可通过控制器,自由选择杀菌消毒模式和空气净化模式,适用于家庭、医院等多种生活场景。
[0012]2.杀菌消毒模式可主动向空气快速扩散高浓度臭氧,达到主动对空气、物体表面和除尘滤网进行杀菌的效果,随后进行空气净化模式,对室内臭氧进行彻底催化分解。
[0013]3.空气净化模式可以将污染的空气吸入净化器,经臭氧杀菌后,再经过除尘滤网和催化剂滤网,催化剂滤网可以将臭氧快速分解为活性氧,并利用活性氧将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进一步进行杀灭,同时对空气中异味气体进行高效去除。我司提交的申请号202010509256.0的专利技术专利就介绍了具有这个功能的催化材料,该材料孔结构多样,活性位点丰富,可满足本净化装置的要求。
[0014]4.利用臭氧对除尘滤网进行杀菌,阻止滤网上细菌堆积产生异味。
附图说明
[0015]图1 是实施例1所述的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实施例1所述的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0017]图中:1

壳体,11

顶盖,12

框体,121

进风口,122

出风口,2

臭氧杀菌模块,21

第一臭氧发生器组,22

扩散风机, 3

臭氧净化模块,31

第二臭氧发生器组,4

空气净化模块,41

除尘滤网,42

催化剂滤网,43

离心风机,5

控制模块,51

控制器,52

定时器,53

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双模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及壳体内的臭氧杀菌模块2、臭氧净化模块3、空气净化模块4和控制模块5;壳体包括顶盖11和框体12,顶盖11和框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臭氧杀菌模块2和臭氧净化模块3位于顶盖11内侧,所述空气净化模块4和控制模块5位于框体12内;所述臭氧杀菌模块2和臭氧净化模块3为一个整体的臭氧发生系统,臭氧杀菌模块2包括第一臭氧发生器组21和扩散风机22,第一臭氧发生器组21输出的臭氧量为3

12g/h,由独立的三组臭氧发生器组成,臭氧发生量分别为3、3、6g/h,能通过控制器单独控制开启;所述臭氧净化模块包括第二臭氧发生器组31,输出的臭氧量为5

15mg/h,由独立的二组臭氧发生器组成,臭氧发生量分别为5、10mg/h,能通过控制器单独控制开启;空气净化模块4包括除尘滤网41、催化剂滤网42和离心风机43;控制模块5包括控制器51、定时器52和触摸屏53;控制模块5分别控制第一臭氧发生器21、扩散风机22、第二臭氧发生器组31和离心风
机43的开启或关闭;框体12上分别设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22,满足空气杀菌消毒时,第一臭氧发生器组21产生臭氧,在扩散风机22作用下经进风口121扩散;满足净化空气时,待净化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口121、第二臭氧发生器组31、空气净化模块4、出风口122;其中,框体12靠近顶盖11的两侧有格栅状进风口121,框体远离顶盖11的顶部有出风口122;其中,控制器51为PLC中的一种;控制器51向第一臭氧发生器组21、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杀菌除味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壳体内的臭氧杀菌模块(2)、臭氧净化模块(3)、空气净化模块(4)和控制模块(5);所述壳体包括顶盖(11)和框体(12),所述顶盖(11)和框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臭氧杀菌模块(2)和臭氧净化模块(3)位于顶盖(11)内侧,所述空气净化模块(4)和控制模块(5)位于框体(12)内;所述臭氧杀菌模块(2)和臭氧净化模块(3)为一个整体的臭氧发生系统;所述臭氧杀菌模块(2)包括第一臭氧发生器组(21)和扩散风机(22),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组(21)输出的臭氧量为3

12g/h,所述臭氧净化模块(3)包括第二臭氧发生器组(31),输出的臭氧量为5

15mg/h;所述空气净化模块(4)包括除尘滤网(41)、催化剂滤网(42)和离心风机(43);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控制器(51)、定时器(52)和触摸屏(53),所述控制模块(5)分别控制第一臭氧发生器组(21)、扩散风机(22)、第二臭氧发生器组(31)和离心风机(43)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框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鸽赵开广王伟曾红燕顾辉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新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