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博超专利>正文

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滑梯复合儿童游乐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48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滑梯复合儿童游乐设施


[0001]本技术涉及滑梯和跷跷板
,尤其涉及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滑梯复合儿童游乐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滑梯和跷跷板是两类常见的户外娱乐设施。在(澳)布鲁斯
·
格利尔梅耶编;吴宝强译.户外儿童娱乐设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2.中作者表示“当娱乐活动中的各种要素被良好驾驭时,儿童娱乐的效果最好。”然而现有的复合滑梯多为如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306250293S将秋千同滑梯彼此整合以增加趣味性与功能性,或如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306285910S将多个多种类型或方向的螺旋滑梯、滚轴滑梯等进行整合。现有技术大多不能很好地将不同娱乐项目进行组织,形成完整的游玩环线。并且在功能的复合型方面,现有技术单一地结合滑梯或单一地结合跷跷板。滑梯和跷跷板构成的户外场所常常不能使监护人纳入到娱乐中。现有技术无法在设施中回应亲子和教育等主题,无法为作为监护的成人提供近距离的监护和休憩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滑梯复合儿童游乐设施,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滑梯复合儿童游乐设施,包括有主体平台以及分布在主体平台前、后两端的滑梯、楼梯,所述主体平台的中部设置有中央平台,所述主体平台在中央平台的外围设置有整体高度环绕下降的坡转平台,所述坡转平台包括有依次首尾连接的最高平台、第一斜坡、次高平台、第二斜坡、较低平台、第三斜坡以及最低平台,所述最高平台的内侧设置有通往中央平台的坡转台阶,所述最低平台与中央平台等高,所述中央平台内平行放置有多个跷跷板,所述最低平台与滑梯抵接,并且最低平台的上端面与滑梯的最高位齐平,所述楼梯分为主踏步楼梯以及分支踏步楼梯,所述主踏步楼梯的上端连接有低层休憩平台,所述分支踏步楼梯设置在低层休憩平台的一侧,并且其上端与设置在主体平台一侧的顶层休憩平台连接,所述坡转平台、中央平台、主踏步楼梯以及分支踏步楼梯的外侧均设置有扶手。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支踏步楼梯的中部向外延伸设置有中层休憩平台,所述中层休憩平台的外侧设置有扶手。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层休憩平台与中层休憩平台、中层休憩平台与低层休憩平台之间的高度差为主踏步楼梯的楼梯踏步高度的整数倍。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梯的宽度比最低平台的宽度小0.4m。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最高坡转平台的标高与顶层休憩平台的标高相同。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踏步楼梯以及分支踏步楼梯的踏面应当选择防滑材料或者采用褶皱表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滑梯复合儿童游乐设施,在使用的时候,儿童通过主踏步楼梯爬上低层休憩平台、中层休憩平台、顶层休憩平台。到达顶层休憩平台可休息或通过顶层休憩平台到达坡转平台,经过最高平台、第一斜坡、次高平台、第二斜坡可到达跷跷板一侧,再通过较低平台、第三斜坡到达最低平台,可以选择滑滑梯或者到达跷跷板的另一侧,之后,穿过中央平台通过坡转台阶、最高平台又可回到顶层休憩平台。综上可得,本技术解决了儿童游乐滑梯空间及跷跷板的空间利用率低,功能性不足,趣味性单一的问题。
[0012]本技术方案在设计构思上具有新颖性,将潘洛斯无限循环阶梯进行应用,坡道和台阶进行处理完成了实体化,有利于激发儿童对二维三维世界区别的理解,提升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0013]本技术方案在实施可能性上具有实用性,将现有的相对复杂、危险性更高的多种复合螺旋滑梯的施工难度大大降低,采用简单的点线面元素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保持对儿童的持久吸引,提升儿童游乐的安全性,降低游乐设施的投入成本和施工难度;
[0014]本技术方案在研究上具有创造性,将景观领域的休憩平台的概念同游乐领域的经典设施以及环境设计领域开敞性和密闭性空间组合的理论结合起来,聚焦学科共同焦点,解决应用中的共同困境,是具有创造性的构思。
附图说明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滑梯复合儿童游乐设施,包括有主体平台1以及分布在主体平台1前、后两端的滑梯2、楼梯3,主体平台1的高度不超过2.5m,主体平台1的中部设置有中央平台4,主体平台1在中央平台4的外围设置有整体高度环绕下降的坡转平台,坡转平台包括有依次首尾连接的最高平台5、第一斜坡6、次高平台7、第二斜坡8、较低平台9、第三斜坡10以及最低平台11,最高平台5的内侧设置有通往中央平台4的坡转台阶12,最低平台11与中央平台4等高,中央平台4内平行放置有多个跷跷板13,最低平台11与滑梯2抵接,并且最低平台11的上端面与滑梯2的最高位齐平,楼梯3分为主踏步楼梯31以及分支踏步楼梯32,主踏步楼梯31的上端连接有低层休憩平台14,分支踏步楼梯32设置在低层休憩平台14的一侧,并且其上端与设置在主体平台1一侧的顶层休憩平台15连接,坡转平台、中央平台4、主踏步楼梯31以及分支踏步楼梯32的外侧均设置有扶手17。本技术中主踏步楼梯31、分支踏步楼梯32以及坡转台阶12的台阶数目以及低层休憩平台14、中层休憩平台16具体同第几级台阶标高相同由设计师决定(只要满足国标《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

2019托儿所、幼儿园楼梯最小宽度0.260m、最大高度0.130m;小学楼梯最小宽度0.260m、最大高度0.150m。的要求。)
[0019]坡转平台的最高平台5由顶层休憩平台15升高一级台阶而建。
[0020]坡转平台的第一斜坡6的起始点与坡转平台的最高平台5高程相等,且其横坡方向同中央平台4的长边方向相同。(斜坡宽度只要满足国标《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

2016生活房间外廊在建筑外廊位置布置时对外部通行廊道最小净宽需要大于1.8m的要求;其坡度只要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室外场地儿童游戏场坡度在0.3

2.5之间的要求。);
[0021]坡转平台的次高平台7与第一斜坡6的终止点高程相等,其长度由具体设计要求决定。(其宽度只要满足国标《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

2016生活房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滑梯复合儿童游乐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体平台以及分布在主体平台前、后两端的滑梯、楼梯,所述主体平台的中部设置有中央平台,所述主体平台在中央平台的外围设置有整体高度环绕下降的坡转平台,所述坡转平台包括有依次首尾连接的最高平台、第一斜坡、次高平台、第二斜坡、较低平台、第三斜坡以及最低平台,所述最高平台的内侧设置有通往中央平台的坡转台阶,所述最低平台与中央平台等高,所述中央平台内平行放置有多个跷跷板,所述最低平台与滑梯抵接,并且最低平台的上端面与滑梯的最高位齐平,所述楼梯分为主踏步楼梯以及分支踏步楼梯,所述主踏步楼梯的上端连接有低层休憩平台,所述分支踏步楼梯设置在低层休憩平台的一侧,并且其上端与设置在主体平台一侧的顶层休憩平台连接,所述坡转平台、中央平台、主踏步楼梯以及分支踏步楼梯的外侧均设置有扶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发于无限阶梯的跷跷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博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