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47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速通门以及设置在速通门上的身份识别装置和设置在身份识别装置上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与速通门连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读卡器,所述读卡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腕温智能检测装置,所述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读卡器一侧的红外感应器和红外线测温仪,所述红外感应器和红外线测温仪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进行身份验证出行,而且能够在验证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红外线测温仪检测手腕上的温度,并且能够在手腕温度异常时及时阻止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身份识别开门。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身份识别开门。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身份识别开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速通门隶属于门禁控制系统,是现在出入口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速通门主要用于室内高档场所,例如写字楼、场馆、酒店、小区等场所。常见摆动式速通门的一侧搭配有机玻璃门翼,门翼运行过程为前后运行。门翼受控制系统驱动,自动打开和关闭,可以通过编程设置选择的操作模式:只要验证进入者已被授权,门翼会自动打开。目前,现有的速通门无法进行测温,如在疫情等情况下,无法掌控进入人员的体温,这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进行身份验证出行,而且能够在验证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红外线测温仪检测手腕上的温度,并且能够在手腕温度异常时及时阻止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身份识别开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速通门以及设置在速通门上的身份识别装置和设置在身份识别装置上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与速通门连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读卡器,所述读卡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腕温智能检测装置,所述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读卡器一侧的红外感应器和红外线测温仪,所述红外感应器和红外线测温仪与控制器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底座用于读卡器和腕温智能检测装置的安装固定;读卡器用于身份读取验证;红外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用于检测手腕处的温度;具体的,用户将代表身份信息的卡片或身份证放置到读卡器上进行身份验证时,其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启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用户手腕处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通过内部设定的程序发送信号给读卡器和声光报警器;例如,当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手腕处的温度超过37.2℃时,由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读卡器,使读卡器停止身份识别,同时,关闭速通门,启动声光报警器;当外线测温仪检测到手腕处的温度低于37.2℃时,由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读卡器,使读卡器进行身份识别,并在身份识别成功后打开速通门上的门板。
[0006]作为优选,所述读卡器包括二维码读卡器、身份证读卡器和条码读卡器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身份识别验证。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电路板与各电子元件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由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各个电子元件的运行。
[0008]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身份识别区和温度检测区;所述读卡器位于身份识别区的底部;所述红外感应器和红外线测温仪位于温度检测区的底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控制器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体温过高或验证失败进行声光提醒。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进行身份验证出行,而且能够在验证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红外线测温仪检测手腕上的温度,并且能够在手腕温度异常时及时阻止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身份识别开门。
[001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俯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主视图。
[0015]图中:速通门1,底座2,读卡器3,红外感应器4,红外线测温仪5,身份识别区6,温度检测区7,声光报警器8。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7]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速通门1以及设置在速通门1上的身份识别装置和设置在身份识别装置上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与速通门1连接的底座2以及设置在底座2上的读卡器3,所述读卡器3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腕温智能检测装置,所述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读卡器3一侧的红外感应器4和红外线测温仪5,所述红外感应器4和红外线测温仪5与控制器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底座2用于读卡器3和腕温智能检测装置的安装固定;读卡器3用于身份读取验证;红外感应器4用于感应人体;红外线测温仪5用于检测手腕处的温度;具体的,用户将代表身份信息的卡片或身份证放置到读卡器3上进行身份验证时,其红外感应器4感应到人体,启动红外线测温仪5检测用户手腕处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通过内部设定的程序发送信号给读卡器3和声光报警器8;例如,当红外线测温仪5检测到手腕处的温度超过37.2℃时,由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读卡器3,使读卡器3停止身份识别,同时,关闭速通门,启动声光报警器8;当外线测温仪5检测到手腕处的温度低于37.2℃时,由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读卡器3,使读卡器3进行身份识别,并在身份识别成功后打开速通门1上的门板。
[0018]作为优选,所述读卡器3包括二维码读卡器、身份证读卡器和条码读卡器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身份识别验证。
[0019]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所
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电路板与各电子元件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由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各个电子元件的运行。
[0020]作为优选,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身份识别区6和温度检测区7;所述读卡器3位于身份识别区6的底部;所述红外感应器4和红外线测温仪5位于温度检测区7的底部。
[0021]作为优选,所述底座2上还设置有声光报警器8,所述声光报警器8与控制器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体温过高或验证失败进行声光提醒。
[0022]具体实施例
[0023]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将代表身份信息的卡片或身份证放置到读卡器上进行身份验证时,其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启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用户手腕处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通过内部设定的程序发送信号给读卡器和声光报警器;例如,当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手腕处的温度超过37.2℃时,由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读卡器,使读卡器停止身份识别,同时,关闭速通门,启动声光报警器;当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到手腕处的温度低于37.2℃时,由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读卡器,使读卡器进行身份识别,并在身份识别成功后打开速通门上的门板。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速通门(1)以及设置在速通门(1)上的身份识别装置和设置在身份识别装置上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与速通门(1)连接的底座(2)以及设置在底座(2)上的读卡器(3),所述读卡器(3)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腕温智能检测装置,所述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读卡器(3)一侧的红外感应器(4)和红外线测温仪(5),所述红外感应器(4)和红外线测温仪(5)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速通门与身份识别融合的腕温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3)包括二维码读卡器、身份证读卡器和条码读卡器中的一种或多种。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建锋许嘉悦朱立琦毋海云胡馨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