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鼻饲用滴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尤其是涉及新生儿鼻饲用滴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鼻饲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新生儿胃管鼻饲法主要针对吸吮、吞咽能力低下的早产儿及因各种疾病不能进食的新生儿,为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增强抗病能力,常需留置胃管,然后采取鼻饲喂养,目前新生儿进行鼻饲喂养时,通常将流质状食物(如混合奶:把食物混合在奶中,内容为奶、蛋、糖、油、盐)装入注射器,然后经鼻饲管,利用重力使鼻饲液从鼻饲管中流下,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要一直扶着注射器,无法对鼻饲中的新生儿进行照料,当遇到哭闹的新生儿时,鼻饲管容易脱落,医护人员也无法第一时间对呛奶、呕吐等突发情况进行处理,而且鼻饲液的温度并不稳定,随着长时间的鼻饲滴注,鼻饲液也会随之变凉,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固定新生儿鼻饲管和鼻饲注射器,并能够对鼻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鼻饲用滴注固定装置,包括支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机构(2),每个支撑机构(2)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夹持机构(3),每个所述支撑机构(2)的后方均设有一个固定器(4),每个固定器(4)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固定槽(5),每个所述固定器(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长齿条(6),每个长齿条(6)的前方均啮合有两个圆柱齿轮(7),每个圆柱齿轮(7)的右侧均啮合有一个短齿条(8),每个短齿条(8)的前方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吸盘(9),所述长齿条(6)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一个固定手柄(10),固定手柄(10)与固定器(4)的相互配合形成长齿条(6)的限位结构,所述支架主体(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桌面(11)、一个第二桌面(12)和一个翻转桌面(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鼻饲用滴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有一个与支架主体(1)转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14),每个第一伸缩杆(1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伸缩杆(15),每个第二伸缩杆(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三伸缩杆(16),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杆(14)和第二伸缩杆(15)的右侧均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7),每个所述第二伸缩杆(15)和第三伸缩杆(16)的右侧均开设有一个固定凹槽(18),每个固定凹槽(18)内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弹簧(19),每个固定弹簧(19)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凸起(20),每个固定凸起(20)与对应的固定孔(17)相互配合形成第二伸缩杆(15)、第三伸缩杆(16)的限位结构,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下方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21),所述支架主体(1)的上方设有多个限位凸起(22),每个限位槽(21)与对应的限位凸起(22)相互配合形成对应的第一伸缩杆(14)的限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鼻饲用滴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上方设有两个固定卡环(23),所述支架主体(1)的后方设有一个支撑板(24),每个固定卡环(23)与支撑板(24)相互配合形成所对应的支撑机构(2)的限位结构,所述支架主体(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杆(25),转动杆(25)的外侧固定套装有多个第一锥齿轮(26),每个第一锥齿轮(26)的下方均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27),每个第二锥齿轮(27)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28),支撑杆(28)与支架主体(1)转动连接,转动杆(25)、第一锥齿轮(26)和第二锥齿轮(27)相互配合形成支撑杆(28)的限位结构,支撑杆(28)和支架主体(1)相互配合形成翻转桌面(13)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紫玮,王书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