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碗,皮碗用于分隔原水与浓水的膜组件中,膜组件包括膜元件和膜壳,膜元件套装于膜壳内,皮碗包括基体和与基体固定连接的扩展唇,扩展唇面向膜元件一侧设置有主迎水面,扩展唇面向膜壳内壁一侧作为背水面,当将基体贴装在膜元件外周面上,并使水流冲击主迎水面时,背水面抵靠在膜壳内壁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背水面与膜壳内壁之间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优,而水流挤压作用也不会对平展状的扩展唇产生毛边,有利于使皮碗能够重复利用,提升其利用效率,另外,在制作该皮碗时,仅制作一个扩展唇,可使单只皮碗的材料制作成本缩减14%,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利于降低制作成本。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碗
[0001]本技术属于净化水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皮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皮碗用于分隔原水与浓水的膜组件中,所述膜组件包括膜元件和膜壳,所述膜元件套装于所述膜壳内,皮碗贴装在膜元件外周面上,皮碗结构一般都是单唇边结构,使用时需要在皮碗组装部位缠上胶带之类物品,以增强对膜组件的密封效果,采用这种结构的皮碗,装配操作十分繁琐,且增加了对密封材料的管理和采购等工作,十分不便,也增加了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皮碗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体(1)、扩展唇A(3)和扩展唇B(4),在使用时,所述基体(1)贴装在膜元件外周面上,扩展唇B(4)内径大于扩展唇A(3)内径,使水流进入扩展唇A(3)与膜元件之间,水流对扩展唇A(3)、扩展唇B(4)同时产生挤压或冲击效果,使扩展唇A(3)与扩展唇B(4)的连接处紧贴在膜壳内壁上,达到隔绝原水和浓水的效果,然而,外部水流也有可能对扩展唇A(3)面向膜壳内壁一侧造成冲击或挤压,从而使扩展唇A(3)相对于扩展唇B(4)产生形变,从而使扩展唇A(3)与扩展唇B(4)的连接处脱离膜壳内壁,从而影响了密封效果,另外,在水流的冲击或挤压作用下,扩展唇A(3)与扩展唇B(4)的连接处极易出现毛边,影响了皮碗的外观质量,使皮碗无法重复使用。另外,公开号为:“CN20467775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皮碗,包括外圈和连接于外圈的内圈;所述内圈由内圈外唇和内圈内唇构成V型双唇边;所述外圈为单唇边。所述内圈外唇顶部有回环向圈内延伸;所述外圈和内圈内唇的管状内面上有凸出的加强筋。采用该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V型的双唇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膜组件的密封效果,也可省去缠绕物等包装材料,但是,该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当安装有膜组件的皮碗处于水流的压力作用条件下时,积存在皮碗内圈、外圈各表面上的水的质量不同,其对皮碗内圈、外圈各表面产生的压力也不相同,从而使皮碗内圈、外圈各侧壁收缩率不同,使之与膜元件的的各处之间的贴合度不同,而出现了局部区域密封效果不良的问题,影响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碗。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皮碗,所述皮碗用于分隔原水与浓水的膜组件中,所述膜组件包括膜元件和膜壳,所述膜元件套装于所述膜壳内,所述皮碗包括基体和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的扩展唇,所述扩展唇面向所述膜元件一侧设置有主迎水面,所述扩展唇面向所述膜壳内壁一侧作为背水面,当将所述基体贴装在所述膜元件外周面上,并使水流冲击所述主迎水面时,所述背水面抵靠在所述膜壳内壁上。
[0006]所述主迎水面边沿还连接有副迎水面,当将所述基体贴装在所述膜元件外周面上,并使水流冲击所述主迎水面和副迎水面时,所述背水面抵靠在所述膜壳内壁上。
[0007]所述副迎水面相对于所述膜元件中心轴线的倾角大于所述主迎水面相对于所述
膜元件中心轴线的倾角。
[0008]所述基体的俯视投影均为圆环形状,并且所述基体内径与所述膜元件外径一致。
[0009]所述扩展唇的俯视投影均为圆环形状。
[0010]所述扩展唇高度不小于所述基体高度的三分之二。
[0011]所述扩展唇壁厚小于所述基体壁厚。
[0012]所述基体与扩展唇是一体制造成形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当将皮碗基体贴装在膜元件外周面上时,水流对主迎水面和副迎水面产生冲击或挤压作用,使扩展唇背水面紧贴膜壳内壁,相比现有技术,背水面与膜壳内壁之间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优,而水流挤压作用也不会对平展状的扩展唇产生毛边,有利于使皮碗能够重复利用,提升其利用效率,另外,在制作该皮碗时,仅制作一个扩展唇,可使单只皮碗的材料制作成本缩减14%,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皮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
基体,2
‑
扩展唇,3
‑
扩展唇A,4
‑
扩展唇B,21
‑
主迎水面,22
‑
副迎水面,23
‑
背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8]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皮碗,皮碗用于分隔原水与浓水的膜组件中,膜组件包括膜元件和膜壳,膜元件套装于膜壳内,皮碗包括基体1和与基体1固定连接的扩展唇2,扩展唇2面向膜元件一侧设置有主迎水面21,扩展唇2面向膜壳内壁一侧作为背水面23,当将基体1贴装在膜元件外周面上,并使水流冲击主迎水面21时,背水面23抵靠在膜壳内壁上。
[0019]进一步地,主迎水面21边沿还连接有副迎水面22,当将基体1贴装在膜元件外周面上,并使水流冲击主迎水面21和副迎水面22时,背水面23抵靠在膜壳内壁上。副迎水面22相对于膜元件中心轴线的倾角大于主迎水面21相对于膜元件中心轴线的倾角。
[0020]另外,基体1的俯视投影均为圆环形状,并且基体1内径与膜元件外径一致。扩展唇2的俯视投影均为圆环形状。扩展唇2高度不小于基体1高度的三分之二。扩展唇2壁厚小于基体1壁厚。基体1与扩展唇2是一体制造成形的。
[0021]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当将皮碗基体贴装在膜元件外周面上时,水流对主迎水面和副迎水面产生冲击或挤压作用,使扩展唇背水面紧贴膜壳内壁,相比现有技术,背水面与膜壳内壁之间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优,而水流挤压作用也不会对平展状的扩展唇产生毛边,有利于使皮碗能够重复利用,提升其利用效率,另外,在制作该皮碗时,仅制作一个扩展唇,可使单只皮碗的材料制作成本缩减14%,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用于分隔原水与浓水的膜组件中,所述膜组件包括膜元件和膜壳,所述膜元件套装于所述膜壳内,所述皮碗包括基体(1)和与所述基体(1)固定连接的扩展唇(2),所述扩展唇(2)面向所述膜元件一侧设置有主迎水面(21),所述扩展唇(2)面向所述膜壳内壁一侧作为背水面(23),当将所述基体(1)贴装在所述膜元件外周面上,并使水流冲击所述主迎水面(21)时,所述背水面(23)抵靠在所述膜壳内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迎水面(21)边沿还连接有副迎水面(22),当将所述基体(1)贴装在所述膜元件外周面上,并使水流冲击所述主迎水面(21)和副迎水面(22)时,所述背水面(23)抵靠在所述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昌宇,吴宗策,张慧林,
申请(专利权)人: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