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路线损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527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领域,提出了高压线路线损分析系统,包括均与中心处理单元连接的数据接口模块、计算模块、展示模块和移动作业终端,移动作业终端包括均与主控电路连接的N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线路线损分析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配电网自动化
,涉及高压线路线损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线损分析,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由于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线损分析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高压线路线损分析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电线路线损分析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均与中心处理单元连接的数据接口模块、计算模块、展示模块和移动作业终端,
[0005]所述移动作业终端包括均与主控电路连接的NB

IOT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视频拍摄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NB

IOT模块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连接,
[0006]所述GPS定位模块包括GPS接口芯片U1,所述GPS接口芯片U1的GPS_ANT端与天线E11连接,所述GPS接口芯片U1的UTXD1端和URXD1端均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移动作业终端还包括定时电路,所述定时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2、定时电路和按键SW1,
[0008]所述时基芯片U2的TRIG端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2连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3的连接点还与所述按键SW1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SW1的另一端接地,
[0009]所述定时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容C1的串联点接入所述时基芯片U2的DIS端和THRS端,所述时基芯片U2的OUT端用于控制所述视频拍摄模块的通电/断电。
[0010]进一步,还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时基芯片U2的OUT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视频拍摄模块的供电端连接。
[0011]进一步,还包括电池电量监测电路,所述电池电量监测电路包括监控芯片U3和电阻R7,所述监控芯片U3的VIN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监控芯片U3的VCC端通过电阻R8与电池正极连接,
[0012]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接地的一端还与所述监控芯片U3的GND端连接,所述电阻R7与电池负极连接的一端还与所述监控芯片的CG端连接,所述监控芯片U3的SDA端和SCL端均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0013]进一步,还包括电池电量报警电路,所述电池电量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4和报警器BL,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监控芯片U3的ALM端连接,
[0014]所述报警器BL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报警器BL的另一端与所述监控芯片U3的ALM端连接。
[00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中数据接口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传感器采集的线路电压、电流信号,计算模块对线路电压、电流信号进行计算,以判断线损是否异常;当判断线损异常时,中心处理单元下发指令到移动作业终端,携带该移动作业终端的现场维修人员根据中心处理单元的指令进行指定线路的维修。
[0017]移动作业终端配备有视频拍摄模块,可以对现场情况进行摄像和拍照,并通过NB

IOT通讯模块上传到中心处理单元;移动作业终端还配备有GPS定位模块,对工作现场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其中,GPS接口芯片U1通过天线E11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定位信息,并通过UTXD1端和URXD1端发送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再将该定位信息通过NB

IOT通讯模块上传到中心处理单元,便于后台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现场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就近分配任务。
[0018]本技术形成一个从数据采集到现场处理的整体线损异常分析处理系统,优化了线损异常处理的工作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对及时发现电量损失漏洞,挽回电量损失,保障电力安全生产、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电路原理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GPS定位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定时电路原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电池电量监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图2所示,本实施例高压线路线损分析系统包括均与中心处理单元连接的数据接口模块、计算模块、展示模块和移动作业终端,
[0026]移动作业终端包括均与主控电路连接的NB

IOT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视频拍摄模块和存储模块,NB

IOT模块与中心处理单元连接,
[0027]如图2所示,GPS定位模块包括GPS接口芯片U1,GPS接口芯片U1的GPS_ANT端与天线E11连接,GPS接口芯片U1的UTXD1端和URXD1端均与主控电路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数据接口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传感器采集的线路电压、电流信号,计算
模块对线路电压、电流信号进行计算,以判断线损是否异常;当判断线损异常时,中心处理单元下发指令到移动作业终端,携带该移动作业终端的现场维修人员根据中心处理单元的指令进行指定线路的维修。
[0029]移动作业终端配备有视频拍摄模块,可以对现场情况进行摄像和拍照,并通过NB

IOT通讯模块上传到中心处理单元;移动作业终端还配备有GPS定位模块,对工作现场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其中,GPS接口芯片U1通过天线E11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定位信息,并通过UTXD1端和URXD1端发送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再将该定位信息通过NB

IOT通讯模块上传到中心处理单元,便于后台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现场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就近分配任务。
[0030]本实施例形成一个从数据采集到现场处理的整体线损异常分析处理系统,优化了线损异常处理的工作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对及时发现电量损失漏洞,挽回电量损失,保障电力安全生产、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线路线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与中心处理单元连接的数据接口模块、计算模块、展示模块和移动作业终端,所述移动作业终端包括均与主控电路连接的NB

IOT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视频拍摄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NB

IOT模块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包括GPS接口芯片U1,所述GPS接口芯片U1的GPS_ANT端与天线E11连接,所述GPS接口芯片U1的UTXD1端和URXD1端均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路线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作业终端还包括定时电路,所述定时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2、定时电路和按键SW1,所述时基芯片U2的TRIG端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2连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3的连接点还与所述按键SW1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SW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定时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容C1的串联点接入所述时基芯片U2的DIS端和THRS端,所述时基芯片U2的OUT端用于控制所述视频拍摄模块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慕范永胜刘敏周路强常宇奇刘永平刘杨弓昊乔如妤于凯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供用电稽查局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