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全义专利>正文

一种皮内卧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22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内卧针,包括:卧针本体和针翼;卧针本体包括针尖、针柄和过渡针颈,针尖和针柄平行设置且相近的一端通过过渡针颈连接,尾翼与针柄复合在一起,针尖与过渡针颈的结合处为圆形过渡角结构;针柄与过渡针颈的结合处为斜折角结构;针翼与针柄复合而成的整体为裸露在皮肤外为固定端,用于固定在皮下的针具;与针颈的连接处采用斜折角结构的目的能够使卧针斜折角的针体与皮肤紧密贴近,使针颈与针孔的角度吻合度、亲和度更好,进而降低了由于肢体活动时引起的局部摩擦频率、而不容易引起卧针在皮内留针的不适感,又不易对针孔处的毛细血管和针孔皮肤造成损伤,且更有利于针体在皮下稳定的留针。针。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内卧针


[0001]本技术涉及针灸针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皮内卧针。

技术介绍

[0002]针灸疗法是中医疗法其中一种具有理想医疗效果的独特方法,但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酸、麻、胀、痛使很多针灸的人望而生畏,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使很多人不能坚持治疗和不容易接受治疗,严重的影响了针灸的使用和推广,也是使现代人和西方一大批人不愿意接受针灸的主要原因,如何减少和消除针灸的酸麻胀痛和使针灸的疗效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皮内卧针》的针具可以在人体皮内留针48

72小时或更长时间,而且针入时无痛、快速,儿童与惧针者均无恐惧感,久留针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正常工作,包括膝关节病在膝关节卧针不影响正常的赛场弛聘,无不适、无障碍。
[0003]但现有的针尖与针孔的不吻合而有牵强扭曲问题存在、增加了局部摩擦频率而容易引起不适感和容易损伤针孔的毛细血管和针孔皮肤;尾翼厚度大在生活活动中和工作中局部与衣服的摩擦和与外物体的接触中异物感增强,自然是增加了不适感,不利于卧针的舒适与安全;针柄尾翼的下面加垫一块胶布来固定针具,这一块胶布的胶面朝上与贴在皮肤的胶布粘在一起将针柄固定住,卧针植入皮内后其针柄已经紧贴在皮肤的表面,垫入胶布时必须把针柄抬起一个间隙才可以把胶布填入,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被针者的疼痛和不适,增加了染菌的机会,尤其是在战地急救(止痛等)卧针、需要在野外操作治疗时,必须缩短操作时间,并且因为要抬起针的尾翼来添加胶布的过程容易把卧针尾翼与针尖的角度改变,造成与皮肤的吻合度不正确,增加了一块胶布的厚度同时增加了针尾翼在皮肤的厚度,垫入的胶布要准确地将针翼完整的托起,所以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延长了操作治疗时间。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留针,且无痛感,减少障碍感的针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皮内卧针,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皮内卧针,包括:卧针本体和针翼;
[0008]所述卧针本体包括针尖、针柄和过渡针颈,所述针尖和所述针柄平行设置且相近的一端通过所述过渡针颈连接,所述针尖与所述过渡针颈的结合处为圆形过渡角结构;所述针柄与所述过渡针颈的结合处为斜折角结构;
[0009]所述针翼固定在所述针柄上。
[001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皮内卧针,针柄与针颈的连接处采用斜折角结构,能够卧针真如皮肤的角度吻合,降低牵引扭曲的
问题进而降低了局部摩擦频率而容易引起不适感,不易对针孔的毛细血管和针孔皮肤造成损伤,且更有利于针尖在皮下稳定的留针。
[0011]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皮内卧针中,所述针柄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多次弯折,形成环状固定端;
[0012]所述环状固定端且每个折弯处均为圆形过渡角结构;此方案环状固定端,降低了固定端的厚度,降低在生活活动中和工作中局部与衣服的摩擦和与外物体的接触中异物感,提升舒适性,有利于卧针的舒适与安全。
[0013]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皮内卧针中,所述针翼为柔性胶片,与所述环状固定端通过热熔一体成型,所述针翼与所述环状固定端处于同一平面,且其厚度与所述环状固定端的厚度相同。
[0014]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皮内卧针中,所述针翼为PVC材质的塑料薄片,尾翼采用柔软性医用PVC薄片,它与皮肤接触更具有亲和性和舒适性,使得卧针者感到更舒适;
[0015]所述塑料薄片的顶部端面设置均匀的凸起麻点,且为粘性胶面,此方案能够将针翼粘接在外部的胶带上,不需要在针翼与皮肤之间增加垫片,避免改变针尖的角度,节约治疗时间,降低感染的风险,保证针尖与针孔的吻合,保证留针时间和安全性。
[0016]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皮内卧针中,所述针翼的边缘超出所述环形固定端的边缘1~1.5mm。
[0017]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皮内卧针中,所述针柄与所述针尖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6~1.2mm。
[0018]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皮内卧针中,所述针柄与所述过渡针颈间的夹角α为25
°
~35
°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去除针翼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配合针翼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针入皮肤内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请参阅1

4为本技术的一种皮内卧针,包括:
[0028]卧针本体1和针翼2;
[0029]卧针本体1包括针尖10、针柄11和过渡针颈12,针尖10和针柄11平行设置且相近的一端通过过渡针颈12连接,针尖10与过渡针颈12的结合处为圆形过渡角结构3;
[0030]针柄11与过渡针颈12的结合处为斜折角结构4;
[0031]针翼2固定在针柄11上。
[0032]具体的,针尖10所在平面与所述针柄11所在平面平行,且针柄11所在平面处于针尖10所在平面的上方。
[0033]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针柄11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多次弯折,形成环状固定端;
[0034]环状固定端且每个弯折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卧针本体(1)和针翼(2);所述卧针本体(1)包括针尖(10)、针柄(11)和过渡针颈(12),所述针尖(10)和所述针柄(11)平行设置且相近的一端通过所述过渡针颈(12)连接,所述针尖(10)与所述过渡针颈(12)的结合处为圆形过渡角结构(3);所述针柄(11)与所述过渡针颈(12)的结合处为斜折角结构(4);所述针翼(2)固定在所述针柄(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11)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多次弯折,形成环状固定端;所述环状固定端且每个折弯处均为圆形过渡角结构(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内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10)所在平面与所述针柄(11)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针柄(11)所在平面处于所述针尖(10)所在平面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全义
申请(专利权)人:于全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