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灰岩出露较早有较发育溶洞地区的二~三层地下室的基坑,且基坑周边环境较紧张,对基坑侧壁变形有一定要求时的处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二十一世纪初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综合体、住宅及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开发力度可谓空前。当地上空间不能满足人类需求时,向更深、更广的地下索取空间成为必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施工、保护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提出更加安全、经济的基坑支护形式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其中,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基坑工程支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开挖深度为12m左右的基坑工程,相比桩撑支护结构,双排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可提供大面积无支撑的施工作业面,而且还避免了拆除内支撑所产生固体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符合当前绿色施工的理念。特别是在灰岩出露较早、溶洞发育的较深基坑中,双排桩支护就更具有它的优点,具有较大的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桩(1)、后排桩(2)、冠梁一(6
‑
1)、冠梁二(6
‑
2)、双排桩桩顶横梁(7)和横梁板(8);前排桩(1)设置于临坑侧,即靠近坑内侧,后排桩(2)设置于所述前排桩(1)后方土体中,所述前排桩(1)桩顶和后排桩(2)桩顶分别施工冠梁一(6
‑
1)和冠梁二(6
‑
2),从而将前排桩(1)的各个桩和后排桩(2)的各个桩均形成一个整体,在前排桩和后排桩对应桩之间施工双排桩桩顶横梁(7),使得前排桩和后排桩形成一个对拉的整体,在前排桩(1)、后排桩(2)、冠梁一(6
‑
1)、冠梁二(6
‑
2)与双排桩桩顶横梁(7)之间的空间填充施工横梁板(8),形成一个整体的侧向支护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的各个桩长是由溶洞发育情况而定,各个桩底嵌入完整灰岩的长度不小于2.0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的支护高度不大于12.0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之间的中心间距为2.5d~5d,d为桩径或桩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溶洞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莹,郭运,龙晓东,吴彪,马郧,陈凯,王发玲,王晓毅,张婵娟,张鹏,梅洋,易丽丽,倪欣,程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