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17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桩、后排桩、冠梁一、冠梁二、双排桩桩顶横梁和梁顶板。在存在灰岩地区,特别是灰岩结构面变化较大、溶洞发育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前,应先进行勘察上的超前钻,充分了解地层情况,再根据灰岩、溶洞出露情况,设置前后桩的长短。前排桩与前排桩之前、后排桩与后排桩之间利用冠梁连接,前排桩与后排桩之前利用双排桩桩顶横梁进行连接,前排桩、后排桩、冠梁与双排桩桩顶横梁形成的四边形内采用横梁板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体系充分的考虑地层的变化情况,使项目的成本得到最大化控制,且施工快捷、简便。简便。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灰岩出露较早有较发育溶洞地区的二~三层地下室的基坑,且基坑周边环境较紧张,对基坑侧壁变形有一定要求时的处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二十一世纪初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综合体、住宅及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开发力度可谓空前。当地上空间不能满足人类需求时,向更深、更广的地下索取空间成为必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施工、保护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提出更加安全、经济的基坑支护形式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其中,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基坑工程支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开挖深度为12m左右的基坑工程,相比桩撑支护结构,双排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可提供大面积无支撑的施工作业面,而且还避免了拆除内支撑所产生固体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符合当前绿色施工的理念。特别是在灰岩出露较早、溶洞发育的较深基坑中,双排桩支护就更具有它的优点,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以有效地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桩(1)、后排桩(2)、冠梁一(6

1)、冠梁二(6

2)、双排桩桩顶横梁(7)和横梁板(8);前排桩(1)设置于临坑侧,即靠近坑内侧,后排桩(2)设置于所述前排桩(1)后方土体中,所述前排桩(1)桩顶和后排桩(2)桩顶分别施工冠梁一(6

1)和冠梁二(6

2),从而将前排桩(1)的各个桩和后排桩(2)的各个桩均形成一个整体,在前排桩和后排桩对应桩之间施工双排桩桩顶横梁(7),使得前排桩和后排桩形成一个对拉的整体,在前排桩(1)、后排桩(2)、冠梁一(6

1)、冠梁二(6

2)与双排桩桩顶横梁(7)之间的空间填充施工横梁板(8),形成一个整体的侧向支护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的各个桩长是由溶洞发育情况而定,各个桩底嵌入完整灰岩的长度不小于2.0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的支护高度不大于12.0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溶洞发育地层的异形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之间的中心间距为2.5d~5d,d为桩径或桩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溶洞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莹郭运龙晓东吴彪马郧陈凯王发玲王晓毅张婵娟张鹏梅洋易丽丽倪欣程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