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表面设置有防护层,引流管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远离引流管一侧外壁设置有穿刺针,穿刺针外壁设置有排液段,排液段开有排液槽,排液槽内壁焊接有阻隔网,导流管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罩靠近穿刺针一侧外壁焊接有气囊,气囊末端焊接有密封垫,固定罩外壁设置有通入气囊的充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导流管末端设置的穿刺针方便进入胸腔处进行排液,穿刺针上设置的排液槽不与胸腔内壁接触,避免引流孔堵塞,保证了引流畅通,阻隔网对液体进行过滤,将积液中的大颗粒进行阻隔,防止颗粒物进入导流管后导致导流管与引流管堵塞。塞。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肿瘤内科
,尤其涉及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疗的时代,临床实践证明现阶段采用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常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肿瘤患者在后期很容易产生腹腔等部位的积水,肿瘤内科在进行肿瘤止水引流操作时,通常是将引流管一头伸入患者体内,一头伸入收集袋,但是,现有引流器为一根普通医用塑料管,直接从体外插入体内进行引流。在引流器引流出体内液体的同时,部分液体会沿着引流管外壁通过插管处的伤口渗出体外,进而弄脏衣物、卧具等,且现有的引流器在引流过程中易发生堵塞,需要多次拔出引流管进行处理,给病人带来不适。
[0003]中国专利(201920916076.7)中提出了“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其通过引流管外侧活动调节的弧形罩用来贴紧胸腔处,避免液体从伤口处渗出,然而其未考虑到弧形罩在使用过程中会与患者身体产生摩擦,导致患者皮肤被磨破,易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引流管,且引流管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引流管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导流管,且导流管远离引流管一侧外壁设置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外壁设置有排液段,且排液段开有排液槽,排液槽内壁焊接有阻隔网,所述导流管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固定罩,且固定罩靠近穿刺针一侧外壁焊接有气囊,气囊末端焊接有密封垫,所述固定罩外壁设置有通入气囊的充气管,且充气管末端安装有充气泵,所述箱体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消毒箱与清洁箱,且消毒箱中盛放有医用酒精,清洁箱盛放有水,所述消毒箱与清洁箱底部均设置有通入箱体的输液管,且输液管安装有单向进液阀,箱体两侧内壁均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消毒箱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电热丝,且消毒箱一侧内壁焊接有温度传感器。
[0007]优选的,所述消毒箱靠近温度传感器一侧外壁设置有显示器,且消毒箱靠近显示器一侧外壁开有凹槽,凹槽内壁安装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传感器连接,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显示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壁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壁安装有观察窗,观察窗尺寸小于箱体外壁尺寸,观察窗外壁设置有刻度盘,刻度盘与观察窗尺寸相适配,刻度盘表面喷涂有等距离分布的刻度线。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液管,且出液管安装有控制阀,出液管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储液袋。
[0010]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靠近穿刺针一侧外壁设置有防护垫,且防护垫与穿刺针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罩设置有通入气囊的排气管,且排气管安装有控制阀。
[0012]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安装有流量控制阀,且流量控制阀与导流管相适配。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中,导流管末端设置的穿刺针方便进入胸腔处进行排液,穿刺针上设置的排液槽不与胸腔内壁接触,避免引流孔堵塞,保证了引流畅通,阻隔网对液体进行过滤,将积液中的大颗粒进行阻隔,防止颗粒物进入导流管后导致导流管与引流管堵塞;
[0015]2、当穿刺针进入胸腔后,通过医用胶带将防护垫固定,避免穿刺针脱落,接着转动固定罩,固定罩转动带动使密封垫与皮肤接触,启动充气泵,充气泵将空气抽入气囊中,气囊充气对密封垫进行挤压,相对于传统装置,避免液体沿着插管处的伤口渗出体外,进而弄脏衣物、卧具等,同时密封垫不会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使用较为舒适;
[0016]3、消毒箱中的医用酒精在装置使用后对装置进行消毒,超声波发生器使酒精以一定频率震动,将附着在装置内壁的积液清除,避免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被污染,避免对病患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的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的刻度盘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的穿刺针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箱体、2引流管、3防护层、4导流管、5穿刺针、6阻隔网、7固定罩、8气囊、9密封垫、10充气管、11充气泵、12防护垫、13消毒箱、14清洁箱、15超声波发生器、16储液袋、17电热丝、18温度传感器、19显示器、20刻度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
4,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引流管2,且引流管2表面设置有防护层3,所述引流管2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导流管4,且导流管4远离引流管2一侧外壁设置有穿刺针5,所述导流管4安装有流量控制阀,且流量控制阀与导流管4相适配,所述穿刺针5外壁设置有排液段,且排液段开有排液槽,排液槽内壁焊接有阻隔网6,穿刺针5上设置的排液槽不与胸腔内壁接触,避免引流孔堵塞,保证了引流畅通,阻隔网6对液体进行过滤,将积液中的大颗粒进行阻隔,防止颗粒物进入导流管4后导致导流管4与引流管2堵塞,所述导流管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固定罩7,且固定罩7靠近穿刺针5一侧外壁焊接有气囊8,气囊8末端焊接有密封垫9,所述固定罩7外壁设置有通入气囊8的充气管10,且充气管10末端安装有充气泵11,所述固定罩7设置有通入气囊8的排气管,且排气管安装有控制阀,接着转动固定罩7,固定罩7转动带动使密封垫9与皮肤接触,启动充气泵
11,充气泵11将空气抽入气囊8中,气囊8充气对密封垫9进行挤压,相对于传统装置,避免液体沿着插管处的伤口渗出体外,进而弄脏衣物、卧具等,同时密封垫9不会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使用较为舒适,所述导流管4靠近穿刺针5一侧外壁设置有防护垫12,且防护垫12与穿刺针5相适配,导流管4末端设置的穿刺针5方便进入胸腔处进行排液,当穿刺针5进入胸腔后,通过医用胶带将防护垫12固定,避免穿刺针5脱落;
[0024]所述箱体1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消毒箱13与清洁箱14,且消毒箱13中盛放有医用酒精,清洁箱14盛放有水,所述消毒箱13与清洁箱14底部均设置有通入箱体1的输液管,且输液管安装有单向进液阀,箱体1两侧内壁均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15,消毒箱13中的医用酒精在装置使用后对装置进行消毒,超声波发生器15使酒精以一定频率震动,将附着在装置内壁的积液清除,避免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被污染,避免对病患造成影响,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出液管,且出液管安装有控制阀,出液管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储液袋16,所述消毒箱13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电热丝17,且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引流管(2),且引流管(2)表面设置有防护层(3),所述引流管(2)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导流管(4),且导流管(4)远离引流管(2)一侧外壁设置有穿刺针(5),所述穿刺针(5)外壁设置有排液段,且排液段开有排液槽,排液槽内壁焊接有阻隔网(6),所述导流管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固定罩(7),且固定罩(7)靠近穿刺针(5)一侧外壁焊接有气囊(8),气囊(8)末端焊接有密封垫(9),所述固定罩(7)外壁设置有通入气囊(8)的充气管(10),且充气管(10)末端安装有充气泵(11),所述箱体(1)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消毒箱(13)与清洁箱(14),且消毒箱(13)中盛放有医用酒精,清洁箱(14)盛放有水,所述消毒箱(13)与清洁箱(14)底部均设置有通入箱体(1)的输液管,且输液管安装有单向进液阀,箱体(1)两侧内壁均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15),所述消毒箱(13)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电热丝(17),且消毒箱(13)一侧内壁焊接有温度传感器(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13)靠近温度传感器(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静,
申请(专利权)人:杨敏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