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及纤维支气管镜和配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92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9
一种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及纤维支气管镜和配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冲洗管由插入内镜外管的器械通道中的冲液管(3)和定位在冲液管(3)中的吸液管(1)组成,冲液管(3)插入内镜外管的器械通道中,冲液管(3)和吸液管(1)之间形成冲洗通道(2),吸液管(1)的前端伸出冲液管(3),该前端的外表面呈圆弧状或锥状导向结构以便将冲洗通道(2)中喷出的液体引导喷向气管壁;吸液管(1)的后端伸出冲液管(3)外与负压源相连通;所述的冲液管(3)的后端连接有与内镜上的鲁尔接头相连的内镜锁紧接头(4)和注液口(9),注液口(9)用于与带压力的冲洗液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清洁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使用的优点。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及纤维支气管镜和配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呼吸道清洁用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及其纤维支气管镜以及基于所述纤维支气管镜的呼吸道末梢洁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支气管内窥镜一般用于支气管检查、吸痰、清洁手术中,起到去除痰栓、痰液,清洁患者气道的作用,常见的吸痰操作方式为先冲水,然后进行吸液操作。冲水方式为水流向前方直接灌注。冲水和吸痰共用一个通道。这种传统的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清洁(吸痰)方法存在以下临床痛点:1)对于粘附在支气管粘膜的稠厚或干结的痰液,难以快速清理或吸出,严重影响通气功能,甚至危及病人生命;2)其产品结构和操作性能不足以将呼吸道末梢的炎性分泌物或异物清除;3)传统纤维支气管镜的产品设计,只能采用冲水后再吸引的工作模式,不能快速清理呼吸道,耗费时间长,明显增加操作风险;4)操作时先冲水再进行吸液,其冲水和吸液共用一根管腔易造成吸痰管道污染,容易造成患者窒息等安全隐患。因此,现有产品对粘附痰液、深部末梢支气管痰液清理难以彻底和快速,操作风险大、相对费时费力。因此,临床急需创新设计出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对呼吸道粘膜进行冲刷清洗和吸痰,并能够通过快速虹吸作用清理呼吸道末梢分泌物的装置。为此中国专利2021100349436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申请人发现该专利中使用的冲洗管和吸液管均固定在内镜手术通道中,它利用内镜的外管作为输液通道,喷液过程中由于喷孔数量有限,需要转动内镜才能实现全角度冲洗,使用不便,同时,清洁消毒不便,内镜不能重复使用,导致手术成本过高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支气管内镜存在冲洗范围受限及冲洗管不能更换造成手术器械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更换方便的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同时设计一种相应的内镜结构以一种基于所述内容的纤维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冲洗配套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0005]一种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其特征是:它是和纤维支气管镜配套使用,由插入内镜外管的器械通道中的冲液管3和定位在冲液管3中的吸液管1组成,冲液管3插入内镜外管的器械通道中,冲液管3和吸液管1之间形成冲洗通道2,吸液管1的前端伸出冲液管3,该前端的外表面呈圆弧状或锥状导向结构以便将冲洗通道2中喷出的液体引导喷向气管壁;吸液管1的后端伸出冲液管3外与负压源相连通;所述的冲液管3的后端连接有与内镜上的鲁尔接头相连的内镜锁紧接头4和注液口9,注液口9用于与带压力的冲洗液源相连通,带压力的冲洗液从注液口注入冲液管3内,沿冲洗通道2流到冲液管3的出口端并在吸液管1前端的圆弧状或锥状导向结构的作用下喷向气管内壁,将粘附在气管壁上的痰液冲离气管
壁,再由安装在冲液管中的吸液管1吸出气管外。
[0006]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与纤维支气管镜分开包装,使用前再置入内镜中使用。
[0007]所述的吸液管1的后端通过吸引口7与负压源相连通,负压源产生吸力将痰液和清洗液从气管/支气管中吸出。
[0008]所述的吸液管1的后端通过一个吸液腔8与吸引口7相连通。
[0009]所述的冲液管3的注液口9通过吸液腔8与冲液管3相连通,所述的吸液腔8连接有泄液接头5以防止冲洗压力过大造成人体器管损伤。
[001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0011]一种基于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的纤维支气管镜,其特征是它包括外管21、操作手柄12和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操作手柄12上设有器械口11,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从器械口11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的外管21的器械通道中,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上的锁紧接头4锁紧在操作手柄12上;在外管21端部的镜头座上安装有照明光源19和内窥镜镜头20。
[0012]所述的操作手柄12上安装有将内窥镜镜头20与内镜主机14相连的接口26。
[00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
[0014]一种基于纤维支气管镜的呼吸道冲洗配套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0015]一控制主机16,该控制主机用于控制注水装置17注水和痰液回收装置15的负压发生器工作,以及时向支气管末梢注水冲洗并将冲洗产生的痰液及废水吸入痰液回收装置15中;
[0016]一注水装置17,注水装置17受控于控制主机16,它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水源18相连通,它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的注液口9相连通;
[0017]一痰液回收装置15,该痰液回收装置15由负压泵和回收罐组成,负压泵受控于控制主机16,负压泵通过负压管与回收罐的负压发生腔相连接,回收罐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上的吸引口7相连通;
[0018]一纤维支气管镜25,该纤维支气管镜25包括操作手柄12和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操作手柄12上设有拨轮13、器械口11,拨轮13与钢丝相连,钢丝与外管21的远端相连,通过控制内镜外管21远端的弯曲变形实现内窥镜镜头20的全角度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可更换地安装在外管21的器械通道中,并通过鲁尔接头固定在与外管21相连的操作手柄12上。
[0019]所述的内镜呼道冲洗管22中的冲液管3的冲水模式和吸液管1和吸引模式由控制主机16控制,其工作模式有以下三种:

冲水的同时进行吸引;

控制主机16控制冲水T时间进行冲洗,冲水至一定时间开始进行T1时间吸引,且T略大于T1即T>T1;

分别先冲洗后吸引和先吸引后冲洗。
[0020]所述的内镜主机14连接有显示器23。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技术采用冲吸一体式样,手把握持式控制弯曲装置,冲水、吸液分为不同管腔,经管壁360
°
冲洗,水流呈发散状直接向气管粘膜进行冲刷,解决了以往直接向气道内注水,而不能对粘膜加压冲洗洁净支气管的难题。由于冲水和吸引分别通过独立的通道控制,
可以方便灵活采用不同的操作模式,例如同时冲吸、错时冲吸、虹吸冲吸等,达到高效快速清洁呼吸道,并可有效清洁呼吸道末梢的目的。且操作省时省力、无痰液二次污染,能明显缩短操作时间、降低支气管镜呼吸道炎性分泌物清理的操作风险。
[0023]通过控制主机16(由:主机、软件组成)控制进行脉冲式、间歇性冲洗,且冲洗方向可调节。解决了持续注水清洗易引起气道窒息的难题,配有内窥镜头可视下选择清洗气道,配有活检孔道并能对痰栓患者进行及时清洁。易于医生操作头部呈喇叭口(圆弧形和锥形)造型设计更易于360度清洗腔道细小支气管,水流环状斜喷并对支气管壁痰液清洗更加彻底。
[0024]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稳定可靠,本技术实现了冲洗管的快速更换,内镜主体可按常规消毒后反复使用,同时实现了一镜多用,既可做常规检查,又可用于对肺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其特征是:它是和纤维支气管镜配套使用,由插入内镜外管的器械通道中的冲液管(3)和定位在冲液管(3)中的吸液管(1)组成,冲液管(3)插入内镜外管的器械通道中,冲液管(3)和吸液管(1)之间形成冲洗通道(2),吸液管(1)的前端伸出冲液管(3),该前端的外表面呈圆弧状或锥状导向结构以便将冲洗通道(2)中喷出的液体引导喷向气管壁;吸液管(1)的后端伸出冲液管(3)外与负压源相连通;所述的冲液管(3)的后端连接有与内镜上的鲁尔接头相连的内镜锁紧接头(4)和注液口(9),注液口(9)用于与带压力的冲洗液源相连通,带压力的冲洗液从注液口注入冲液管(3)内,沿冲洗通道(2)流到冲液管(3)的出口端并在吸液管(1)前端的圆弧状或锥状导向结构的作用下喷向气管内壁,将粘附在气管壁上的痰液冲离气管壁,再由安装在冲液管中的吸液管(1)吸出气管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液管(1)的后端通过吸引口(7)与负压源相连通,负压源产生吸力将痰液和清洗液从气管/支气管中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液管(1)的后端通过一个吸液腔(8)与吸引口(7)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冲液管(3)的注液口(9)通过吸液腔(8)与冲液管(3)相连通,所述的吸液腔(8)连接有泄液接头(5)以防止冲洗压力过大造成人体器管损伤。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的纤维支气管镜,其特征是它包括外管(21)、操作手柄(12)和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操作手柄(12)上设有器械口(11),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从器械口(11)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的外管(21)的器械通道中,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冲洗管(22)上的锁紧接头(4)锁紧在操作手柄(12)上;在外管(21)端部的镜头座上安装有照明光源(19)和内窥镜镜头(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