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君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血透室的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91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血透室的采血针,包括主壳体、残渣血袋、分流转换组件、软管和针头替换组件,主壳体下方固定连接有套壳,主壳体左侧安装有残渣血袋,主壳体内表面安装有分流转换组件,主壳体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软管,主壳体内表面上方左侧设有一号管路,主壳体内表面下方右侧设有二号管路,软管一端安装有针头替换组件,主壳体外表面设有摩擦条,通过推动推块,带动上齿条上移,而后堵塞一号管路,同时由上齿条带动齿轮旋转,再带动下齿条左移动,便能拉动下塞阀左移,打开二号管路,实现对两边管路的便捷控制,可以让多余的空气进入残渣血袋中,减少影响,同时,也可以将残留血液送入残渣血袋中,减少人体不慎沾染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血透室的采血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血透室的采血针。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室又简称血透室,是利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因相关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场所。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采血针是一种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仪器,由针头和针杆组成,针头设在针杆的头部,在针杆上滑动连接有护套,在护套和针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护套的初始位置位于针头和针杆的头部。
[0003]但现有的采血针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多数的采血针在为采血空管或是其他设备使用时,由于自身的结构原因,都会造成首先排入一大段空气的情况,软管与针头内的气体大量进入采血空管或其他设备中,容易造成影响,同时,在采血完毕后,分离采血针结构时,常会导致一部分血液残留在采血针结构中,而后顺着管路滴落到人体身上,造成一定的血液感染危险,最后,在采血结构有时需要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更换针头,存在不便,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血透室的采血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血透室的采血针,包括主壳体(1)、残渣血袋(3)、分流转换组件(4)、软管(5)和针头替换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下方固定连接有套壳(2),所述主壳体(1)左侧安装有残渣血袋(3),所述主壳体(1)内表面安装有分流转换组件(4),所述主壳体(1)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软管(5),所述主壳体(1)内表面上方左侧设有一号管路(6),所述主壳体(1)内表面下方右侧设有二号管路(7),所述软管(5)一端安装有针头替换组件(8),所述主壳体(1)外表面设有摩擦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血透室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转换组件(4)还包括有推块(41)、上齿条(42)、上塞阀(43)、齿轮(44)、下齿条(45)、下塞阀(46)、戳管(47),所述推块(41)一侧固定连接有上齿条(42),所述上齿条(42)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塞阀(43),所述上齿条(42)右侧转动连接有齿轮(44),所述齿轮(44)下方转动连接有下齿条(45),所述下齿条(45)右侧固定连接有下塞阀(46),所述下塞阀(46)下方设有戳管(4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血透室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替换组件(8)还包括有管体(81)、侧板(82)、针套(8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吴岚江丽娟王文峰张永志杨盼
申请(专利权)人:王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