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旭东专利>正文

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84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包括导管腔接头和球囊腔接头,所述导管腔接头上右侧与球囊腔接头相互连接,所述导管腔接头的右端与球囊管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球囊管的内腔设置有导引管,所述球囊管的右端上部与小球囊相互连接,所述导引管和球囊管组成为双腔导管,且双腔导管外径为1.91mm,且空间与功能相互独立,所述球囊管的右端下部与大球囊相互连接,所述导引管的中端设置有近端标记点,所述导引管的右端设置有远端标记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可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操作,进行切割粉碎血栓,减少溶栓药物剂量,同时可以增加溶栓效果;此外,还可以降低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风险。还可以降低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风险。还可以降低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静 脉 血 栓 栓 塞 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发病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的表现方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深静脉系统的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栓,引起相应血管血液回流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病因。当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后,栓子可顺着血流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致命性肺动脉栓塞,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在美国,VTE发病率约为1.17/1000人年,每年新发VTE约35万例;我国的VTE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目前VTE仍然是导致死亡的第三位血管疾病。
[0003]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抗凝治疗是DVT的最基本方法,可有效地抑制血栓蔓延,加速血栓溶解和血管再通。溶栓治疗包括系统溶栓和导管溶栓,系统溶栓是经外周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其溶栓效率低、出血风险大;导管溶栓是将带侧孔的溶栓导管直接向血栓内注射溶栓药物,减少了溶栓药物剂量和降低出血风险,但仍难于彻底清除全部血栓。外科手术取栓需切开静脉,然后应用Fogarty导管清除静脉内血栓;但常常伴有静脉瓣与血管壁损伤、出血等并发症。药物

机械联合血栓切除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血栓粉碎并抽吸出体外,同时结合局部溶栓药物喷射灌注,可加速血栓溶解、减少溶栓药物剂量;但该手术方式治疗费用高,大部分患者难于支付高昂手术费,限期了其进一步运用。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临床效果好、快速清除血栓、物美价廉的医疗器械,我们技术了分列式球囊碎栓导管,期望快速彻底清除血栓、恢复静脉血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包括导管腔接头和球囊腔接头,所述导管腔接头上右侧与球囊腔接头相互连接,所述导管腔接头的右端与球囊管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球囊管的内腔设置有导引管,所述球囊管的右端上部与小球囊相互连接,所述球囊管的右端下部与大球囊相互连接,所述导引管的中端设置有近端标记点,所述导引管的右端设置有远端标记点。
[0006]优选的,所述导引管和球囊管组成为双腔导管,且双腔导管外径为1.91mm,且空间与功能相互独立。
[0007]优选的,所述大球囊和小球囊在导引管水平方向上,按串联交替的方式排列成锯齿状,在导引管周径360
°
方向上,大球囊和小球囊依次对应排列,大球囊与小球囊组成相互
交替呈锯齿状串联排列的锯齿状球囊,所述锯齿状球囊长度40mm

80mm,直径8

18mm;所述锯齿状球囊的远端和近端均有不透X射线的标记点。
[0008]优选的,所述导引管内径为0.9mm,所述导引管与导管腔接头相通,导丝通过导管腔接头进入导引管腔内。
[0009]优选的,所述球囊管与球囊腔接头相通。
[0010]优选的,所述小球囊和大球囊均呈半椭圆形,其工作压力6atm、爆破压力18at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在血管腔内推送、回撤,以及进行360
°
旋转操作,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反复切割粉碎血栓;由于创新性的锯齿状球囊结构,可显著提高切割粉碎血栓的效率,且粉碎后的血栓颗粒更小,同时减少血管壁残留血栓;可达到减少溶栓药物剂量,降低出血和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导引管3和球囊管4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底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导管腔接头,2、球囊腔接头,3、导引管,4、球囊管,5、近端标记点,6、小球囊,7、大球囊,8、远端标记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包括导管腔接头1和球囊腔接头2,所述导管腔接头1上右侧与球囊腔接头2相互连接,所述导管腔接头1的右端与球囊管4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球囊管4与球囊腔接头2相通,所述球囊管4的内腔设置有导引管3,所述导引管3内径为0.9mm,所述导引管3与导管腔接头1相通,导丝通过导管腔接头1进入导引管3腔内,所述导引管3和球囊管4组成为双腔导管,且双腔导管外径为1.91mm,且空间与功能相互独立,所述球囊管4的右端上部与小球囊6相互连接,
所述球囊管4的右端下部与大球囊7相互连接,所述大球囊7和小球囊6在导引管3水平方向上,按串联交替的方式排列成锯齿状。在导引管周径360
°
方向上,大球囊7和小球囊6依次对应排列,所述小球囊6和大球囊7均呈半椭圆形,其工作压力6atm、爆破压力18atm,大球囊7与小球囊6组成相互交替呈锯齿状串联排列的锯齿状球囊,所述锯齿状球囊长度40mm

80mm,直径8

18mm;所述锯齿状球囊的远端和近端均有不透X射线的标记点,所述导引管3的中端设置有近端标记点5,分别为近端标记点5和远端标记点8,所述导引管3的右端设置有远端标记点8,有助于球囊在血管内准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包括导管腔接头(1)和球囊腔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腔接头(1)上右侧与球囊腔接头(2)相互连接,所述导管腔接头(1)的右端与球囊管(4)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球囊管(4)的内腔设置有导引管(3),所述球囊管(4)的右端上部与小球囊(6)相互连接,所述球囊管(4)的右端下部与大球囊(7)相互连接,所述导引管(3)的中端设置有近端标记点(5),所述导引管(3)的右端设置有远端标记点(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管(3)和球囊管(4)组成为双腔导管,且双腔导管外径为1.91mm,且空间与功能相互独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球囊(7)和小球囊(6)在导引管(3)水平方向上,按串联交替的方式排列成锯齿状,在导引管周径3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东李启洋
申请(专利权)人:陈旭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