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8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包括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调节装置,滑动调节装置通过连接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连接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设置在滑动槽内部,滑动调节装置与固定装置相搭接,且固定装置转动连接在承载块的两侧,承载块的后发固定连接有绑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承载块的设置,便于采集血液时患者将手臂固定在一个位置,防止采集时患者移动,同时通过软垫可以让患者更加舒适,通过限位块A、限位块B可以防止固定装置过度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滑动调节装置的设置,可以通过滑动调节固定装置的固定角度,具有操作方式简易调节能力强的优点。具有操作方式简易调节能力强的优点。具有操作方式简易调节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儿科
,尤其涉及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
[0003]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现有的牛皮筋固定方式需要医护人员反复进行绑扎工作效率慢,同时在采集血液时针管通长使用胶带固定,固定的不够牢靠容易滚动。
[0004]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牛皮筋固定方式需要医护人员反复进行绑扎工作效率慢,同时在采集血液时针管通长使用胶带固定,固定的不够牢靠容易滚动的问题。
[0006]本实用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包括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调节装置,滑动调节装置通过连接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连接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设置在滑动槽内部,滑动调节装置与固定装置相搭接,且固定装置转动连接在承载块的两侧,承载块的后发固定连接有绑扎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块包括有软垫、限位块A、限位块B,承载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软垫,承载块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A与限位块B,且固定装置设置在限位块A与限位块B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调节装置包括有连接块、滑动块、拨动钮、移动板、齿条A,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连接块的领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且滑动槽设置在拨动钮与移动板之间,移动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A,齿条A与固定装置内的不完全齿轮相啮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转动轴、固定杆、挡板、连接轴、不完全齿轮、轴承,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呈弧形,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挡板,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与齿条A相啮合,轴承固定连接在承载块的两侧,连接轴通过轴承与承载块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绑扎装置由绑带A、绑带B、固定块、卡扣、齿条B组成,绑带A与绑带B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两侧,固定块与承载块固定连接,绑带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
绑带B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齿条B,且卡扣与齿条B相啮合。
[0012]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承载块的设置,便于采集血液时患者将手臂固定在一个位置,防止采集时患者移动,同时通过软垫可以让患者更加舒适,通过限位块A、限位块B可以防止固定装置过度开启。
[0014]2.本技术滑动调节装置的设置,可以通过滑动调节固定装置的固定角度,具有操作方式简易调节能力强的优点。
[0015]3.本技术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以在采集血液时对针管进行固定,防止采集血液时针管移动造成采集效果不佳,同时通过滑动调节装置调整固定装置的开闭角度可以挤压或放松针管,调节血液采集的速度。
[0016]4.本技术绑扎装置的设置,避免了传统的牛皮筋绑扎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的血液采集的效率,同时绑扎装置具有良好的调节性,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进行不同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承载块;101、软垫;102、限位块A;103、限位块B;2、滑动槽;3、滑动调节装置;301、连接块;302、滑动块;303、拨动钮;304、移动板;305、齿条A;4、固定装置;401、转动轴;402、固定杆;403、挡板;404、连接轴;405、不完全齿轮;406、轴承;5、绑扎装置;501、绑带A;502、绑带B;503、固定块;504、卡扣;505、齿条B。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
[0023]参见图1至附图4,一种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包括有承载块1;所述承载块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2,滑动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调节装置3,滑动调节装置3通过连接块301与滑动槽2滑动连接,连接块3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302,滑动块302设置在滑动槽2内部,滑动调节装置3与固定装置4相搭接,且固定装置4转动连接在承载块1的两侧,承载块1的后发固定连接有绑扎装置5。
[0024]其中,承载块1包括有软垫101、限位块A102、限位块B103,承载块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软垫101,承载块1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A102与限位块B103,且固定装置4设置在限位块A102与限位块B103之间,通过承载块1便于采集血液时患者将手臂固定在一个位置,防止采集时患者移动,同时通过软垫101可以让患者更加舒适,通过限位块A102、限位块
B103可以防止固定装置4过度开启。
[0025]其中,滑动调节装置3包括有连接块301、滑动块302、拨动钮303、移动板304、齿条A305,连接块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04,连接块301的领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04,且滑动槽2设置在拨动钮303与移动板304之间,移动板30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A305,齿条A305与固定装置4内的不完全齿轮405相啮合,其中,固定装置4包括有转动轴401、固定杆402、挡板403、连接轴404、不完全齿轮405、轴承406,转动轴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2,固定杆402的一端呈弧形,固定杆402上固定连接有挡板403,转动轴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04,连接轴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405,不完全齿轮405与齿条A305相啮合,轴承406固定连接在承载块1的两侧,连接轴404通过轴承406与承载块1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滑动调节装置3来调整固定装置4的固定角度,具有操作方式简易调节能力强的优点,固定装置4可以在采集血液时对针管进行固定,防止采集血液时针管移动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块(1);所述承载块(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2),滑动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调节装置(3),滑动调节装置(3)通过连接块(301)与滑动槽(2)滑动连接,连接块(3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302),滑动块(302)设置在滑动槽(2)内部,滑动调节装置(3)与固定装置(4)相搭接,且固定装置(4)转动连接在承载块(1)的两侧,承载块(1)的后发固定连接有绑扎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块(1)包括有软垫(101)、限位块A(102)、限位块B(103),承载块(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软垫(101),承载块(1)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A(102)与限位块B(103),且固定装置(4)设置在限位块A(102)与限位块B(10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儿科临床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调节装置(3)包括有连接块(301)、滑动块(302)、拨动钮(303)、移动板(304)、齿条A(305),连接块(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04),连接块(301)的领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04),且滑动槽(2)设置在拨动钮(303)与移动板(304)之间,移动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岳明
申请(专利权)人:瑞影合富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