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膜电极家用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72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4
一种金刚石膜电极家用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水路导管,旁路导管,臭氧发生组件,单向阀,过滤层,中空管;主水路导管,旁路导管,臭氧发生组件,单向阀,过滤层等设备设置于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用低电压电解水生成臭氧、效率高、制水快,兼具臭氧消毒杀菌和过滤水功能的金刚石膜电家用净水装置,通过控制中空管的位置来打开或关闭臭氧水通路的入水口,实现了普通过滤水与臭氧水随时切换使用,可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可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可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石膜电极家用净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臭氧水制备及消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膜电家用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消毒剂和氧化剂,其灭菌效果是普通抗生素的600倍,紫外线的3000倍,作为消毒剂现广泛应用于:水质杀菌消毒、空气净化、食品的保鲜等。同时也可用于制药、生物工程、遗传工程的消毒杀菌等。在现今科技的发展和新冠疫情的肆虐的背景下使得家用臭氧消毒设备越来越受欢迎。
[0003]现有的家用净水器大多是采用单级或多级过滤的方法来实现水的净化,这种净化水只能除去水中杂质,面对细菌和病毒等难以去除的污染物往往无能为力,其他一些带有臭氧净水功能的净水器往往需要储水箱、过滤罐、电磁阀等设备,这种净水器往往需要水箱内的储水与所制臭氧混合成为臭氧水才能使用,往往造水速度偏慢,使用效率低下,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昂,造成整体设备过大、过于笨重不易移动,给家庭使用带来极大不便,而且所制备的纯净水会贮存在储水箱或者过滤罐中,极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对家庭健康带来威胁。
[0004]此外,这种臭氧净水器所用的臭氧发生器大多采用高压放电技术,通常是以空气中的氧气为原料,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臭氧通过管路再与水混合,但是臭氧在空气中稳定性较差,并且臭氧气体是没有方向性的,此种制臭氧的方法臭氧产率低,净水效果不好,且耗电量大,所制得的臭氧容易溢散,可能会腐蚀设备,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用低电压电解水生成臭氧、效率高、制水快,兼具臭氧消毒杀菌和过滤水功能的金刚石膜电家用净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金刚石膜电家用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水路导管,旁路导管,臭氧发生组件,单向阀,过滤层,开关阀;所述导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旁路导管;所述旁路导管上按水流流入方向依次连接有单向阀、臭氧发生组件;所述臭氧发生组件包括电解模块和电源,所述电解模块电极使用金刚石膜电极;所述主水路导管内还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设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外壁与主水路导管内壁接触并可沿主水路导管内壁在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移动来打开/闭合第一出水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设置于主水路导管入水口和第一密封圈之间,过滤层滤芯使用活性炭滤芯、PP棉滤芯、陶瓷滤芯、Ro反渗透膜的一种或几种。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位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第一出水口,中空管位于第二位置时打开第一出水口;所述中空管位于第一位置时中空管上端与第一密封圈下端接触;所述中空管位于第二位置时中空管下端与第二密封圈上端接触。
[0010]中空管的长度应当小于或等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距离长度的一半,且直径小于主水路导管,中空管位于第一位置时中空管管壁会遮挡住第一出水口,防止水流流入旁路导管,此时设备出水口流出的是普通净化水,当中空管位于第二位置时管壁离开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完全露出,水流进入旁路导管,流经臭氧发生组件被电解生产臭氧,此时设备出水口流出的是含有臭氧的净化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主水路导管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主水路导管出水口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通过传动组件移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条、扇形轮和连杆,所述齿条设置在中空管外壁;所述扇形轮外缘设置有啮合齿,所述扇形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连杆与扇形轮另一端连接。齿条两侧可使用密封胶或遇水膨胀胶条等材料密封,保证使用安全。
[0013]本技术的臭氧发生组件通过使用金刚石膜电极,电解水生成臭氧,使臭氧与水无缝混合,不需要储水罐等设备,大幅减小了所述水处理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同时防止了臭氧溢散,有效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此外,对比集中高析氧电位的材料,金刚石的析氧电位最高且背景电流几乎为0,有利于节能减排;高析氧电位能抑制氧气的产生,大幅提高了臭氧产生率,稳定性高,综合性能优良;本申请还通过控制中空管的位置来打开或关闭臭氧水通路的入水口,实现了普通过滤水与臭氧水随时切换使用,可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采用了电源与臭氧发生组件连体设置的方式,极大的节省了组件占用空间,缩小了设备的体积,使设备在家庭使用场景下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金刚石膜电极家用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外壳1、主水路导管2、旁路导管3、臭氧发生组件4、中空管5、单向阀6、过滤层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电源10、电解模块11、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15、传动组件16、扇形轮17、连杆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一种金刚石膜电家用净水装置,包括:外壳,主水路导管,旁路导管,臭氧发生组件,单向阀,过滤层,中空管;主水路导管,旁路导管,臭氧发生组件,单向阀,过滤层等设备设置于外壳内。
[0018]在主水路导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旁路导管;在旁路导管上按水流流入方向依次连接有单向阀、臭氧发生组件;臭
氧发生组件包括电解模块和电源,电源选用纽扣电池盒,电解模块电极使用金刚石膜电极,优选为BBD电极;在主水路导管内还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设置中空管,使中空管外壁与导管内壁接触并可沿导管内壁在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轴向运动,并可借由摩擦力在其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位置静止。所用臭氧发生组件产生的臭氧浓度最高达到1ppm,产率达到1.1
×
10

4mg/mi n,可有效杀菌灭活。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之间。过滤层使用活性炭和PP棉的复合滤芯,具有良好的吸附过滤作用,能有效除去水中的余氯、异味,颜色及有机物等。中空管的长度应当小于或等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距离长度的一半,且直径小于主水路导管,中空管位于第一位置时中空管管壁会遮挡住第一出水口,防止水流流入旁路导管,此时设备出水口流出的是普通净化水,当中空管位于第二位置时管壁离开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完全露出,水流进入旁路导管,流经臭氧发生组件被电解生产臭氧,此时设备出水口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膜电极家用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水路导管,旁路导管,臭氧发生组件,单向阀,过滤层,中空管;所述外壳内设置主水路导管;所述主水路导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连接旁路导管;所述旁路导管上按水流方向连接有臭氧发生组件、单向阀;所述臭氧发生组件包括电解模块和电源,所述电解模块的阳极为金刚石膜电极;所述主水路导管内还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设置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外壁与主水路导管内壁接触并可沿主水路导管内壁在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移动来打开/闭合第一出水口。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膜电家用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之间。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膜电及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訾蓬赵小玻王传奇曹延新徐金昌李小安毕涵田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欣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