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计多专利>正文

一种钢板桩维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65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板桩维修机,所述维修机用于修正钢板桩,包括:机床,用于承载所述钢板桩;第一油缸,设于所述机床上方,用于从上向下压所述缩钢板桩;第二油缸,沿所述机床的第一方向设置,用于压缩所述钢板桩;输送滚筒支架,均沿着所述机床的第二方向设置,用于输送所述钢板桩至所述机床上进行修正;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二油缸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压缩所述钢板桩,所述输送滚筒支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输送所述钢板桩;模具,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缸的下方,用于固定所述钢板桩;液压系统,与所述第一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输送滚筒支架均连接,用于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人工成本且能够提高钢板桩的使用效率。使用效率。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桩维修机


[0001]本技术涉及钢板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桩维修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板桩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码头、货场、护岸、防波堤、导流堤、防渗墙、挡水墙等永久性钢板桩结构领域,在型钢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生产需求,在生产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钢板桩表面弯曲。
[0003]现有的矫正钢板桩表面弯曲的工具,大多采用人工以及一些简单的工具敲打,这样会导致人力成本高,且效率差;影响钢板桩的利用率以及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桩维修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力成本高,且矫正钢板桩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钢板桩维修机,所述维修机用于修正钢板桩,包括:
[0007]机床,用于承载所述钢板桩;
[0008]第一油缸,设于所述机床上方,用于从上向下压所述缩钢板桩;
[0009]第二油缸,沿所述机床的第一方向设置,用于压缩所述钢板桩;
[0010]输送滚筒支架,均沿着所述机床的第二方向设置,用于输送所述钢板桩至所述机床上进行修正;其中,
[0011]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二油缸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压缩所述钢板桩,所述输送滚筒支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输送所述钢板桩;
[0012]模具,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缸的下方,用于固定所述钢板桩;
[0013]液压系统,与所述第一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输送滚筒支架均连接,用于提供动力。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进一步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和横杆,其中,
[0015]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相对设置在所述机床的两侧,所述横杆设置在所述机床的上方,且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杆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油缸Ⅰ和第二油缸Ⅱ,且所述第二油缸Ⅰ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上,且穿过所述第一立杆,所述第二油缸Ⅱ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杆上,且穿过所述第二立杆,所述第一油缸设置在所述横杆上,且从上向下穿过所述横杆。
[0017]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包括
[0018]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中,
[0019]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一油缸的靠近所述机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具设置在
所述机床上,且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底端均连接有上顶泵,用于将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向上顶出。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侧弯矫正机构,所述侧弯矫正机构包括,
[0021]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相对设置在所述机床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平行设置;
[0022]侧弯矫正台,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且所述侧弯矫正台上开设有与所述模具相匹配的凹槽;
[0023]下顶缸,其设置在所述模具与所述侧弯矫正台之间,且当所述侧弯矫正台沿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做转动至所述机床上时,所述下顶缸能够与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模具的一端齐平,所述下顶缸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泵,用于支撑钢板桩。
[0024]进一步地,所述下顶缸靠近所述侧弯矫正台的一侧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模具一端的长度。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机床固定连接。
[002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27]所述输送滚筒支架包括第一输送滚筒支架和第二输送滚筒支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机床的相对两侧,其用于将所述钢板桩输送至模具处修正;
[0028]所述侧弯矫正机构包括第一侧弯矫正机构和第二侧弯矫正机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模具的两侧。
[0029]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滚筒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滚筒,其中,
[0030]所述滚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与所述机床固定连接;
[0031]所述滚筒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端齐平,所述滚筒的下端面高于所述机床的上端面。
[0032]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电机、油泵、油箱、液压阀组、电柜、遥控器以及散热器,其中,
[0033]所述电机、所述油泵、所述液压阀组以及所述遥控器均与所述电柜电连接;
[0034]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油泵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油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油箱的出油口,所述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阀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压阀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油缸以及第二油缸均连接,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柜和所述电机均连接,用于对电柜和电机散热,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003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提出的钢板桩维修机,上油缸,主要是用于压缩钢板桩施工后存在弯曲或者变形的情况,除了上油缸,左右两边都各有一个侧油缸,上油缸压缩下来的时候左右两侧可以同时压缩把钢板桩出现弯曲的部分直接矫正。前后都各有一组输送滚筒支架,输送滚筒支架的作用是把钢板桩传送进去需要压缩的位置,可以用遥控器把钢板桩拉入中间模具位置固定,前后各有侧弯校正固定座主要目的是为了稳住钢板桩,不要让他移动。下顶缸的作用是遇到U形的钢板桩,变形的需要用到下顶缸,直接前后两个下顶缸共同使用把它直接矫正,这样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钢板桩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桩维修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图1中加入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
[0040]100

第一油缸;
[0041]201

第一立杆;202

第二立杆;203

横杆;
[0042]300

第二油缸;401

第一模具;402

第二模具;
[0043]500

侧弯矫正机构;501

第一固定座;502

侧弯矫正台;503

下顶缸;504
‑ꢀ
支撑泵;
[0044]600

输送滚筒支架;700

机床;
[0045]800

液压系统;801

电机;802

油泵;803

液压阀组;804

电柜;805

遥控器; 806

油箱;807

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桩维修机,所述维修机用于修正钢板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用于承载所述钢板桩;第一油缸,设于所述机床上方,用于从上向下压缩所述钢板桩;第二油缸,沿所述机床的第一方向设置,用于压缩所述钢板桩;输送滚筒支架,均沿着所述机床的第二方向设置,用于输送所述钢板桩至所述机床上进行修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二油缸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压缩所述钢板桩,所述输送滚筒支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输送所述钢板桩;模具,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缸的下方,用于固定所述钢板桩;液压系统,与所述第一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输送滚筒支架均连接,用于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桩维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和横杆,其中,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相对设置在所述机床的两侧,所述横杆设置在所述机床的上方,且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桩维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油缸Ⅰ和第二油缸Ⅱ,且所述第二油缸Ⅰ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上,且穿过所述第一立杆,所述第二油缸Ⅱ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杆上,且穿过所述第二立杆,所述第一油缸设置在所述横杆上,且从上向下穿过所述横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桩维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一油缸的靠近所述机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具设置在所述机床上,且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底端均设置有上顶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桩维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弯矫正机构,所述侧弯矫正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相对设置在所述机床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平行设置;侧弯矫正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计多戴源俊
申请(专利权)人:杨计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