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60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通过使形成于屏板的边缘部分的外侧面与封接端面的交叉部上的倒角部的表面状态最优化,以未然地防止屏板与漏斗的封接热处理时发生所谓的三角破损,同时防止熔融玻璃的异常下垂,且避免因污垢等的附着残留而引起的电场集中所导致的破损等。为此,在屏板(1)的边缘部分(5)的外侧面(10)与封接端面(6)的交叉部上形成外侧倒角部(8),并且在该外侧倒角部(8)的表面上形成凹凸平均深度Rz和平均周期Sm分别为5μm≤Rz≤30μm、100μm≤Sm≤400μm第一粗糙面(11)。该第一粗糙面(11)形成于封接端面(6)的全周范围的区域上、或外侧倒角部(8)中包括对角轴(DA)的规定区域上或者外侧倒角部(8)的边部(4)的纵向中央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更详细地说,涉及形成于该屏板的边缘部分的内外侧面与密封端面的交叉部的倒角部及其周围的面状态的改良技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彩色电视接收器等的显示装置中所用的阴极射线管,具有映出图像的显像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以下简称为屏板)、以及大致呈漏斗状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漏斗(以下简称为漏斗)作为主要的玻璃部件。如图4所示,屏板1具有带表示图像的有效画面的大致矩形的荧屏部分2、以及经由荧屏周边复合R部分3连接于该荧屏部分2的四个边部4,由这些边部4构成边缘部分5,并且在该边缘部分5的开口端上形成用于与上述漏斗进行封接的封接端面6。该屏板1是在加压成形工序中通过将熔融玻璃块(以下称为填料)供给至到底模(底金属模)和侧模(壳金属模)构成的承模(阴模)内,由挤压模(柱塞金属模)加压而成形的。然后,在该加压成形工序结束后,根据需要执行对屏板的所需部分进行研磨的研磨工序。在上述加压成形工序中,最好是从底金属模中取出屏板时该屏板从底金属模乃至壳金属模易于分离(脱模性良好),进而,最好能不发生玻璃的折皱瑕疵。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在以下述专利文献1~4中,根据这样的需要公开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采用以下结构,即具有大致呈矩形的荧屏部分以及通过由若干不同曲率半径构成圆弧表面的荧屏周边复合R部分并与荧屏部分大致垂直连接的边缘部分,其中,上述边缘部分具有以对角轴为分界的各边部,并且在其开口端具有封接端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边缘部分的外侧面与封接端面的交叉部形成外侧倒角部,并且上述外侧倒角部的表面呈凹凸不平状,其凹凸的平均深度Rz与平均周期Sm分别满足5μm≤Rz≤30μm、100μm≤Sm≤400μm,上述外侧倒角部表面称为第一粗糙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冈忠典伊藤茂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