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功率模块液冷组件、电机驱动控制器和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51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功率模块液冷组件、电机驱动控制器和电动车,液冷板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冷却槽,冷却槽内设有散热翅片,主体上还设置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具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液流通道经过冷却槽;多个冷却槽串行在通道入口与通道出口之间。功率模块液冷组件包括冷却板,电机驱动控制器包括功率模块液冷组件,电动车包括电机驱动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升液冷板的整体散热效果。整体散热效果。整体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功率模块液冷组件、电机驱动控制器和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控制器
,具体涉及一种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功率模块液冷组件、电机驱动控制器和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机驱动控制器内设置有液冷板对三相功率模块进行冷却。液冷板包括主体和盖板,主体的侧面设置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主体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进液通道的端部为通道入口,出液通道的端部为通道出口,主体上还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冷却槽,冷却槽内设置有散热翅片,多个冷却槽并联于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之间。涂敷硅脂的三相功率模块与主体固定连接且表面接触。
[0003]现有的该种液冷板存在的问题是,冷却液从通道入口进入进液通道后,最靠近通道入口的冷却槽的进液量较少,整体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整体散热效果的功率模块的液冷板。
[0005]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整体散热效果的功率模块液冷组件。
[0006]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整体散热效果的电机驱动控制器。
[0007]本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电机驱动控制器的散热效果的电动车。
[0008]本技术第一目的提供的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冷却槽,冷却槽内设有散热翅片,主体上还设置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具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液流通道经过冷却槽;多个冷却槽串行于通道入口与通道出口之间。
[0009]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冷却液依次通过多个冷却槽,虽冷却液流经持续较后的冷却槽时温度有所提高,但由于液体流量和流速得到保证,因而避免局部散热差的问题,保证整体散热效果。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冷却槽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液流通道依次经过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冷却槽。
[0011]由上可见,此设置能缩短液流通道的总长度,减小沿程损失,保证流量和流速而保证散热效果了。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液流通道与冷却槽的入口的连通方向和/或冷却槽的出口与液流通道的连通方向为冷却槽的长度方向。
[0013]由上可见,此设置避免冷却槽的截面积与液流通道的截面积之间变化过大而影响流量和流速,同时能冷却液更好地经过每一块散热翅片,提升散热效果。
[0014]进一步的方案是,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0015]由上可见,此设置使冷却槽的布置方式与功率模块的布置方式更匹配,提高散热效果。
[0016]进一步的方案是,液流通道蜿蜒地延伸于多个冷却槽之间。
[0017]由上可见,此设置使液流通道能连接在冷却槽的长度两端,也能保证液流通道依次经过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冷却槽。
[0018]进一步的方案是,液流通道包括进液通道部,进液通道部连通于通道入口与在第一方向上远离通道入口的一个冷却槽之间。
[0019]由上可见,进液通道部的设置能使冷却液进入冷却槽前流速和流量变得更稳定。
[0020]进一步的方案是,连通次序上,上一个冷却槽的出口靠近下一个冷却槽的入口且上一个所述冷却槽的出口远离下一个冷却槽的出口。
[0021]由上可见,此设置使液流通道连通于相邻两个冷却槽之间的部分的长度更短,减小沿程损失,保证流量和流速而保证散热效果了。
[0022]进一步的方案是,液流通道包括对接通道部,对接通道部与冷却槽的入口或冷却槽的出口对接,冷却槽的截面积大于对接通道部的截面积。
[0023]由上可见,此设置使冷却槽具有更大的面积,从而增大冷却槽与功率模块的配合面积,提升热传递效率。
[0024]本技术第二目的提供的功率模块液冷组件包括功率模块和液冷板,液冷板采用上述的液冷板;功率模块与主体固定连接,功率模块与冷却槽相对应设置。
[0025]本技术第三目的提供的电机驱动控制器包括上述的功率模块液冷组件。
[0026]本技术第四目的提供的电动车包括上述的电机驱动控制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液冷板实施例的主体的结构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液冷板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电机驱动控制器实施例的结构图。
[0030]图4为现有技术的液冷板中液流通道的温度云图。
[0031]图5为现有技术的液冷板中液流通道的水流速度矢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液冷板中液流通道的温度云图。
[0033]图7为本技术液冷板中液流通道的水流速度矢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电动车包括电机驱动控制器,电机驱动控制包括功率模块3和用于对功率模块3进行冷却的液冷板,功率模块3和液冷板固定连接组成本技术的功率模块液冷组件。
[0035]参见图1和图2,液冷板包括主体1和盖板2,主体1的外周同一侧设置有通道入口108和通道入口109,主体1的表侧设有凹陷的液流通道10和冷却槽11,冷却槽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冷却槽11沿x轴方向布置,x轴方向为实施例的第一方向。
[0036]冷却槽11的内轮廓呈长方形,冷却槽11的长度方向为图1所示y轴方向,冷却槽11的宽度方向为图1所示x轴方向,冷却槽11内设置有沿y轴方向延伸且沿x轴方向布置的多片散热翅片12。
[0037]从图1可见,液流通道10蜿蜒地延伸并依次经过沿第一方向布置的三个冷却槽11。
液流通道10包括进液通道部101、对接通道部和102和延伸通道部103,进液通道部101沿x轴方向连通于通道入口108与在x轴方向上远离通道入口101的冷却槽11之间,进流通道部101与该冷却槽11的入口之间通过一个对接通道部102对接。本实施例中,进流通道部101的宽度w1为15mm,对接通道部102的宽度w2为26mm,冷却槽11的宽度w3大于对接通道部102的宽度w2,即冷却槽11的截面积大于对接通道部102的截面积。
[0038]从图1可见,对接通道部102与冷却槽11的入口或者出口对接,而冷却槽11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冷却槽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另外,由于液流通道11蜿蜒而呈“S”型经过三个冷却槽11,因此,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冷却槽11之间,连通次序上的上一个冷却槽11的出口与下一个冷却槽11的入口位于同一侧而和下一个冷却槽11的出口位于相反的一侧,即上一个冷却槽11的出口靠近下一个冷却槽11的入口而远离下一个冷却槽11的出口。另外,在多个冷却槽11的连通次序上,上一个冷却槽11的出口与下一个冷却槽11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弯折相连且依次连通的第一个对接通道部102、延伸通道部103和第二个对接通道部102。另外,靠近通道出口109的一个冷却槽11通过一个对接通道部102与通道出口109连通。
[0039]结合图1和图2,盖板2盖合在主体1上并对液流通道10、冷却槽11以及散热翅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设有散热翅片,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具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所述液流通道经过所述冷却槽;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槽串行于所述通道入口与所述通道出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槽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液流通道依次经过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所述冷却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通道与所述冷却槽的入口的连通方向为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和/或所述冷却槽的出口与所述液流通道的连通方向为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通道蜿蜒地延伸于多个所述冷却槽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模块的液冷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青岐陈广辉赵文卓王崇宇熊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