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线胶囊内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45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线胶囊内视镜,包括胶囊内视镜、线控外壳、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与所述线控外壳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视镜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将所述胶囊内视镜分为胶囊前部和胶囊后部,所述胶囊前部设有摄像头,所述线控外壳包裹所述胶囊后部,所述线控外壳内部设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可以使所述胶囊内视镜脱离所述线控外壳,有线胶囊内视镜的结构简单,医生可以根据检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选择是否将有线胶囊内视镜分离,从而让胶囊内视镜保留在患者体内并对肠道深处进行检查。道深处进行检查。道深处进行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线胶囊内视镜


[0001]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线胶囊内视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消化内科领域采用胶囊内视镜进行消化系统的相关检查已经十分常见,但是患者在服用了胶囊内镜进行检查后往往需要等待胶囊内镜自行从体内排出,因此出现了末端带牵引线的胶囊内视镜,在检查后可以通过牵引线将胶囊内视镜取出,但是这种技术带牵引线的胶囊内视镜不能过长的深入肠道,导致对肠道深处的检查效果不够全面,如果患者病灶出现在肠道深处时不容易在检查中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实际检查过程随时进行分离并检查肠道更深位置的有线胶囊内视镜。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一种有线胶囊内视镜,包括胶囊内视镜、线控外壳、控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视镜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将所述胶囊内视镜分为胶囊前部和胶囊后部,所述胶囊前部设有摄像头,所述线控外壳包裹所述胶囊后部,所述线控外壳内部设有可使所述胶囊内视镜脱离所述线控外壳的分离装置,所述控制线穿过所述线控外壳与所述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线控外壳内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形状向对应的凸缘,在胶囊内视镜与所述线控外壳连接时所述凸缘嵌入所述环形凹槽,操作所述分离装置可使所述凸缘脱离凹槽并形成所述胶囊内视镜与所述线控外壳的分离。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控外壳由弹性材料构成,包含第一固定壳、第二固定壳、包裹壳以及底壳,所述包裹壳、所述第一固定壳和所述第二固定壳周向环绕在所述胶囊内视镜的后部并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所述包裹壳分隔所述第一固定壳和所述第二固定壳,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壳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托盘、第一弹性件、弹性杆、第二弹性件、推杆、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所述底壳上,所述控制线穿过所述底壳并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机连接并可在电机带动下向所述线控外壳的开口方向运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盘连接,所述胶囊内视镜未与所述线控外壳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极限,所述弹性杆处于向底壳方向弯曲的状态并对所述第一固定壳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产生拉力,所述胶囊内视镜与所述线控外壳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放松状态,所述弹性杆对所述第一固定壳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产生推力。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有线胶囊内视镜的结构简单,医生
可以根据检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选择是否将有线胶囊内视镜分离,从而让胶囊内视镜保留在患者体内并对肠道更深的位置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技术有线胶囊内视镜的整体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有线胶囊内视镜的整体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有线胶囊内视镜的胶囊内视镜未分离时剖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有线胶囊内视镜的胶囊内视镜分离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使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使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5]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一种有线胶囊内视镜,包括胶囊内视镜1、线控外壳2、控制线3,胶囊内视镜1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4,环形凹槽4将胶囊内视镜分1为胶囊前部和胶囊后部,胶囊前部设有摄像头,线控外壳2包裹胶囊后部,线控外壳2内部设有可使胶囊内视镜1脱离线控外壳2的分离装置,控制线3穿过线控外壳与分离装置连接,线控外壳内部设有与环形凹槽4形状向对应的凸缘9,在胶囊内视镜1与线控外壳2连接时凸缘9嵌入环形凹槽4,操作分离装置可使凸缘9脱离环形凹槽4并形成胶囊内视镜1与线控外壳2的分离。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检查效果选择是否启动分离装置,令胶囊内视镜1和线控外壳2分离,使胶囊内视镜1随着肠道运动或接受体外干涉进入肠道深处进行拍摄检查,如果不需分离,则在检查后可以通过控制线3将胶囊内视镜1和线控外壳2一起拿出回收。
[0017]线控外壳2由弹性材料构成,包含第一固定壳5、第二固定壳6、包裹壳以及底壳8,包裹壳7、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周向环绕在胶囊内视镜的后部并与底壳8固定连接,包裹壳7分隔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凸缘9设置在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上。由于整个线控外壳2由弹性材料构成,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只和底壳8连接,因此在受到朝向线控外壳2外部的作用力时,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会沿着与底壳8的交接位置向外弯曲,而在受到朝向线控外壳2内部的作用力时,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会将胶囊内视镜1的后部包裹的更紧,凸缘9结构可以避免胶囊内视镜1与线控外壳2产生轴向的相对运动。
[0018]分离装置包括托盘10、第一弹性件11、弹性杆12、第二弹性件13、推杆14、电动机15,电动机15固定在底壳8上,控制线穿过底壳8并与电动机15连接,推杆14的一端与电动机15连接并可在电机带动下向线控外壳的开口方向运动,另一端与第二弹性件13的一端连
接,第二弹性件13的另一端与弹性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弹性杆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第一弹性件11的一端与弹性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托盘10连接,胶囊内视镜1未与线控外壳2分离时,第一弹性件11、第二弹性件13处于压缩极限,弹性杆12处于向底壳8方向弯曲的状态并对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产生拉力,胶囊内视镜1与线控外壳2分离时,第一弹性件11、第二弹性件13处于放松状态,弹性杆12对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产生推力。当胶囊内视镜1装入线控外壳2时,胶囊内视镜1首先与托盘10抵接,随后压迫第一弹性件11、弹性杆12、第二弹性件13发生形变,待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的凸缘9嵌入环形凹槽4时第一弹性件11和第二弹性件13处于压缩极限,弹性杆12受力向底壳8方向弯曲并对第一固定壳5和第二固定壳6产生向线控外壳2内部的拉力,当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胶囊内视镜1与线控外壳2分离时,在操作界面发出启动指令,电动机15通过控制线3接收到指令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线胶囊内视镜,包括胶囊内视镜、线控外壳、控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视镜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将所述胶囊内视镜分为胶囊前部和胶囊后部,所述胶囊前部设有摄像头,所述线控外壳包裹所述胶囊后部;所述线控外壳内部设有可使所述胶囊内视镜脱离所述线控外壳的分离装置,所述控制线穿过所述线控外壳与所述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线控外壳内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形状向对应的凸缘,在胶囊内视镜与所述线控外壳连接时所述凸缘嵌入所述环形凹槽,操作所述分离装置可使所述凸缘脱离凹槽并形成所述胶囊内视镜与所述线控外壳的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胶囊内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外壳由弹性材料构成,包含第一固定壳、第二固定壳、包裹壳以及底壳,所述包裹壳、所述第一固定壳和所述第二固定壳周向环绕在所述胶囊内视镜的后部并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所述包裹壳分隔所述第一固定壳和所述第二固定壳,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范月娟冒朋飞顾洁巫苏晓陈紫兰潘利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