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17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通过转动电机、转轴、轴承、第一限位板、卷筒、电子线束、第二限位板、转动块、盖板和活动槽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铺设效率高的功能,解决了一般的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铺设效率低的问题,在使用该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对线缆进行铺设时可通过转动电机的转动性将电子线束进行快速的铺设,并且在铺设过程中不用担心电子线束发生缠绕卡死等现象,极大的增加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随着社会用电量增加,各种电器设备用量的陡增的原因,大多情况下需要使用到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拥有着较好的屏蔽优点以及抗干扰性,使用起来的效果针对于普通的电子线束更为优秀。
[0003]但是现有的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在进行铺设安装时采用的方式是人们携带并进行铺设的方式,这样的铺设方式使得人们在使用该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非常容易造成线缆缠绕等问题,非常的影响该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的铺设效率等问题。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一般的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铺设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电子线束本体。
[0007]所述电子线束本体包括电线芯线,所述电线芯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软性隔离层,所述软性隔离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抗干扰层,所述卷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壳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把,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套,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柱以转动电机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形状大小与转轴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盖板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形状大小与转动块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转动块以第二限位板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轴,且壳体通过活动轴与盖板活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形状大小与插块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0014]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5]1.本技术通过转动电机、转轴、轴承、第一限位板、卷筒、电子线束本体、第二限位板、转动块、盖板和活动槽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铺设效率高的功能,解决了一般的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铺设效率低的问题,在使用该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对线缆进行铺设时可通过转动电机的转动性将电子线束本体进行快速的铺设,并且在铺设过程中不用担心电子线束本体发生缠绕卡死等现象,极大的增加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0016]2.本技术通过把手和把套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便于携带的功能,在对电子线束本体进行铺设时可通过手握把手对整体进行携带并完成铺设的过程中,使得人们使用时更加的方便,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侧剖图;
[0019]图2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侧视图;
[0020]图3为实施例的电子线束结构剖视图;
[0021]图4为实施例的盖板与活动槽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壳体;2、防护壳;3、防尘网;4、固定柱;5、转动电机;6、转轴;7、轴承;8、第一限位板;9、卷筒;10、电子线束本体;101、电线芯线;102、软性隔离层;103、抗干扰层;11、第二限位板;12、转动块;13、活动轴;14、盖板;15、活动槽;16、拉把;17、把手;18、把套;19、插块;20、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防护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防护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8,第一限位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卷筒9,卷筒9的外壁活
动连接有电子线束本体10。
[0027]电子线束本体10包括电线芯线101,电线芯线1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软性隔离层102,软性隔离层1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抗干扰层103,卷筒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1,第二限位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2,壳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14,盖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把16,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7,把手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套18,通过把手17和把套18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便于携带的功能,在对电子线束本体10进行铺设时可通过手握把手17对整体进行携带并完成铺设的过程中,使得人们使用时更加的方便,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盖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19。
[0028]工作时,首先启动转动电机5,转动电机5带动转轴6旋转,转轴6带动第一限位板8转动,第一限位板8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卷筒9转动,卷筒9在转动时会将其外壁缠绕的电子线束本体10导出壳体1内部,并从壳体1一侧的开口导出,待电子线束本体10铺设完成后关闭转动电机5,从而完成工作。
[0029]本实施例中,固定柱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柱4以转动电机5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柱4使得转动电机5运行时更加稳定。
[0030]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7,且轴承7的形状大小与转轴6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过转动电机5、转轴6、轴承7、第一限位板8、卷筒9、电子线束本体1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所述防护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所述防护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所述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8),所述第一限位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卷筒(9),所述卷筒(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电子线束本体(10);所述电子线束本体(10)包括电线芯线(101),所述电线芯线(1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软性隔离层(102),所述软性隔离层(1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抗干扰层(103),所述卷筒(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1),所述第二限位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2),所述壳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把(16),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7),所述把手(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套(18),所述盖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19)。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德贤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