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92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换向阀、气缸、主轴,换向阀包括阀芯和阀体,阀体上设有各气孔,气缸包括活塞、缸体、齿轮和齿条,活塞在缸体内移动,齿轮固定在主轴上,齿轮和齿条啮合,缸体上也设有各气孔,当缸体左腔室内充满气体后,活塞向右侧移动,主轴逆时针旋转,然后气体再通入到阀体的左侧内,阀芯向右侧移动,进气口的气体只能通往阀体的右侧,再通入到缸体的右腔室,活塞向左侧移动,主轴顺时针旋转,接着气体又可以通入到阀体的左侧,再进入到左腔室内,如此完成一个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活塞来堵塞气孔或阀体内密封环和阀芯上的密封片相互配合来堵塞气孔,阻断性能比较可靠,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简约。约。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玻璃清洁
,尤其涉及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需要矿车来运输,因为煤矿开采过程中不能有电子信号,所以矿车的雨刷器一般都是依靠气动来驱动的。现有的气动类型的雨刮器驱动装置的气孔之间都是依靠膜片来阻断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容易漏气,导致雨刮器不能正常使用,而且结构也相对复杂,生产制造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气动雨刮器驱动装置之间的气孔主要依靠膜片来阻断,容易漏气,而且结构复杂,制造比较麻烦的问题。
[0004]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安装雨刮器旋转臂的主轴、气缸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固定在所述气缸的上方,所述气缸包括缸体、设置在所述缸体内部的齿轮、活塞、齿条以及固定在所述缸体左右两端的左端盖一和右端盖一,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活塞中部,所述活塞左端和所述左端盖一之间设有左腔室,所述活塞右端和所述右端盖一之间设有右腔室,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主轴上,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分别固定在所述阀体两端的左端盖二和右端盖二,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的阀芯,所述阀芯可在所述阀体内移动,所述阀体内部轴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密封环,所述阀芯轴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圆形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的直径等于所述密封环的内径,当某个所述密封片处于某个所述密封环中部时,所述阀体的气流被阻断;
[0005]所述左端盖二上设有进气口和进气通道,所述阀体上壁设有水平的联接通道一、输气通道一和输气通道二,所述联接通道一从左到右依次连通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一和所述输气通道二,所述阀体下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出气通道一、排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二,所述缸体上壁分别设有与出气通道一相通的送气通道一、与所述排气通道相通的排气接收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二相通的送气通道二、水平的联接通道二和水平的联接通道三,所述左端盖一上设有一L型工作通道一,所述工作通道一在所述左端盖一内壁设有开口,所述联接通道二同时连通所述送气通道一、所述排气接收通道和所述工作通道一,所述右端盖一上设有L型工作通道二,所述工作通道二在所述右端盖一内壁设有开口,所述联接通道三同时连通所述送气通道二、工作通道二;
[0006]所述缸体上壁还设有从左到右排列的溢流通道一和溢流通道二,所述阀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溢流通道一和所述溢流通道二相通的工作通道三和工作通道四,所述工作通道三和所述工作通道四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阀体壁面相通的回流孔一和回流孔二。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左端盖二设有螺纹连接孔一,且所述螺纹连接孔一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和所述右端盖二之间还设有换向座、换向推杆、弹簧,所述换向推杆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体和所述右端盖二固定且相通,所述换向推杆包括左侧顶推部和右侧圆形限位部,所述换向座左端设有阶梯腔室,所述阶梯腔室包括左右分别的第一阶梯腔和第二阶梯腔,所述第二阶梯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阶梯腔的直径,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阶梯腔,使得所述限位部只能在所述换向座处于所述阶梯腔室左侧来回移动,所述顶推部可能在所述第一阶梯腔内和所述阀体腔室右端移动,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顶推部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所述右端盖二设有螺纹连接孔二,所述螺纹连接孔二通过一根软管与膜片调速阀出气口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右端盖二设有螺纹连接孔二,所述螺纹连接孔二与膜片调速阀的软管连接。
[00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包括换向阀、气缸、主轴,换向阀固定在气缸上,换向阀包括阀芯和阀体,阀体上设有各气孔,气缸包括活塞、缸体、齿轮和齿条,主轴转动连接在缸体上,并伸出缸体,活塞在缸体内移动,齿轮固定在主轴上,齿轮和齿条啮合,缸体上也设有各气孔,当缸体左腔室内充满气体后,活塞向右侧移动,主轴逆时针旋转,然后气体再通入到阀体的左侧内,阀芯向右侧移动,进气口的气体只能通往阀体的右侧,再通入到缸体的右腔室,活塞向左侧移动,主轴顺时针旋转,接着气体又可以通入到阀体的左侧,再进入到左腔室内,如此完成一个循环。本技术利用活塞来堵塞气孔或阀体内密封环和阀芯上的密封片相互配合来堵塞气孔,阻断性能比较可靠,使得雨刷器的使用性能比较稳定,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简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A—A方向剖面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B—B方向剖面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C—C方向剖面图;
[0017]图6为本技术换向阀的剖面图(有换向推杆);
[0018]图7为本技术换向阀的剖面图(无换向推杆)。
[0019]上述附图中,1、主轴;2、气缸;3、换向阀;21、缸体;22、齿轮;23、活塞;24、齿条;25、左端盖一;26、右端盖一;27、左腔室;28、右腔室;31、阀体;32、左端盖二;33、右端盖二;34、阀芯;311、密封环;341、密封片;5、进气口;6、进气通道;7、联接通道一;8、输气通道一;9、输气通道二;13、出气通道一;14、排气通道;15、出气通道二;16、送气通道一;17、排气接收通道;18、送气通道二;19、联接通道二;20、联接通道三;45、工作通道一;35、工作通道二;36、溢流通道一;37、溢流通道二;38、工作通道三;39、工作通道四;40、回流孔一;41、回流孔二;251、螺纹连接孔一;42、换向座;43、换向推杆;44、弹簧;431、顶推部;432、限位部;421、第一阶梯腔;422、第二阶梯腔;261、螺纹连接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1

7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包括用于安装雨刮器旋转臂的主轴1、气缸2和换向阀3,换向阀3固定在气缸2的上方,气缸2包括缸体21、设置在缸体21内部的齿轮22、活塞23、齿条24以及固定在缸体21左右两端的左端盖一25和右端盖一26,齿条24固定在活塞23中部,活塞23左端和左端盖一25之间设有左腔室27,活塞23右端和右端盖一26之间设有右腔室28,齿轮22固定在主轴1上,齿轮22和齿条24啮合,换向阀3包括阀体31,分别固定在阀体31两端的左端盖二32和右端盖二33,设置在阀体31内部的阀芯34,阀芯34可在阀体31内移动,阀体31内部轴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密封环311,阀芯34轴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圆形密封片341,密封片341的直径等于密封环311的内径,当某个密封片341处于某个密封环311中部时,阀体31的气流被阻断,当所述活塞23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刮器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雨刮器旋转臂的主轴(1)、气缸(2)和换向阀(3),所述换向阀(3)固定在所述气缸(2)的上方,所述气缸(2)包括缸体(21)、设置在所述缸体(21)内部的齿轮(22)、活塞(23)、齿条(24)以及固定在所述缸体(21)左右两端的左端盖一(25)和右端盖一(26),所述齿条(24)固定在所述活塞(23)中部,所述活塞(23)左端和所述左端盖一(25)之间设有左腔室(27),所述活塞(23)右端和所述右端盖一(26)之间设有右腔室(28),所述齿轮(22)固定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齿轮(22)和所述齿条(24)啮合,所述换向阀(3)包括阀体(31),分别固定在所述阀体(31)两端的左端盖二(32)和右端盖二(33),设置在所述阀体(31)内部的阀芯(34),所述阀芯(34)可在所述阀体(31)内移动,所述阀体(31)内部轴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密封环(311),所述阀芯(34)轴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圆形密封片(341),所述密封片(341)的直径等于所述密封环(311)的内径,当某个所述密封片(341)处于某个所述密封环(311)中部时,所述阀体(31)的气流被阻断;所述左端盖二(32)上设有进气口(5)和进气通道(6),所述阀体(31)上壁设有水平的联接通道一(7)、输气通道一(8)和输气通道二(9),所述联接通道一(7)从左到右依次连通所述进气通道(6)、所述输气通道一(8)和所述输气通道二(9),所述阀体(31)下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出气通道一(13)、排气通道(14)和出气通道二(15),所述缸体(21)上壁分别设有与出气通道一(13)相通的送气通道一(16)、与所述排气通道(14)相通的排气接收通道(17)、与所述出气通道二(15)相通的送气通道二(18)、水平的联接通道二(19)和水平的联接通道三(20),所述左端盖一(25)上设有一L型工作通道一(45),所述工作通道一(45)在所述左端盖一(25)内壁设有开口,所述联接通道二(19)同时连通所述送气通道一(16)、所述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嘉鸿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